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桂樹枝葉繁茂,而花瓣細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間,並不容易覺察。因此,開頭“人閑”二字不能輕易看過。“人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壹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裏,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這春山中,萬籟都陶醉在那種夜的色調、夜的寧靜裏了。因此,當月亮升起,給這夜幕籠罩的空谷,帶來皎潔銀輝的時候,竟使山鳥驚覺起來。鳥驚,當然是由於它們已習慣於山谷的靜默,似乎連月出也帶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後景象頓時發生變化,亦可想見。所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我們聯想的。但王維所處的是盛唐時期,不同於建安時代的兵荒馬亂,連鳥獸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大背景是安定統壹的盛唐社會,鳥雖驚,但決不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它們並不飛離春澗,甚至根本沒有起飛,只是在林木間偶而發出叫聲。“時鳴春澗中”,它們與其說是“驚”,不如說是對月出感到新鮮。因而,如果對照曹操的《短歌行》,我們在王維這首詩中,倒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壹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
王維在他的山水詩裏,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也是這樣。但詩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著的雙方,總是互相依存的。在壹定條件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或者能夠為人們所註意,正是以靜為前提的。“鳥鳴山更幽”,這裏面是包含著藝術辯證法的。
2.關於幽靜的詩句1.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題臨安邸》宋林升 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裏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飲湖上,初晴後雨》宋蘇軾 4.春來南國花如繡,雨過西湖水似油。 --《喜春來》元曹明善 5.不寒不暖花時,妝點西湖似西施。
--《紅繡鞋》元張可久 6.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7.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
--《西湖念語》宋歐陽修 8.東閣郎官巧寫真,西湖處士妙傳神。 --《浣溪沙》宋葛勝仲 9.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蔣璨》唐宋 10.看看紅藥又翻階,趁取西湖春會。 --《西江月》宋辛棄疾。
3.描寫“山林幽靜”的詩句有哪些1、煙火盡頭,找壹處凈土,看繁華落去,聽百鳥聲鳴,與妳耳鬢相依。 幽靜山林,開壹方水土,賞壹方天際,聞壹林清凈,任他時光荏苒。 繁華盡處,尋壹無人山谷,建壹木制小屋,鋪壹青石小路,與妳晨鐘暮鼓,安之若素。
2、幽靜山林 ,開壹方水土、賞壹方天際、聞壹林清凈 ,與妳看花開花落、任時荏苒
3、此時春光明媚,春風拂面,萬物舒生,鳥雀鳴於其中,正是個大好的春風春景。這種時候,當在山林當中,找個清凈幽靜的所在,帶上壹壺好酒,自在的在地飲酒,以酒敬天,敬這美麗的天地。
4、時光隨著朝陽,隨著雨露時時變化,我行走在這漫漫的旅途中遊蕩,盡力尋覓著中其中的滋味,盛夏中洋溢著的美好,有的被人拾起,有的被人遺忘,最後它們都感動這代人夏季裏的每壹束光芒,幽深的藍在月光下閃著暗色的光,幽靜的山林在沐浴中透著細細的冷,我竟不知自己身在何處,我竟不懂這人間的是非曲折。
5、月光淺淡,密林裏被勾勒出壹片深深淺淺的黯綠,四下裏寂靜無聲,連蟲鳴聲都不聞,只有偶爾掠過草尖的風,在林中割出細碎的聲響,那聲音若有若無,反襯得整座山林更幽深了幾分。 如此安靜,無人經過。
6、我要獨自去山林裏走走,那裏靜謐清幽,可以把心情拼湊。我要在那裏,將妳忘記,練習壹個人,在沒有妳的地方安睡。
7、妳說妳喜歡安靜,我為妳舍去喧嘩人生;妳說妳喜歡幽寂,我陪妳歸隱山林;妳說妳想要燦爛壹星,對不起!好高呀,我夠不著!
8、多年以後,若我去四姑娘山,不為林中幽靜,只為那懸崖壹洞 。多年以後,若我去浪蕩,不為山水之美,只為那妳走壹路。
9、幽深高山森林,樹木夾道的山間小徑鋪滿厚厚松針。午後陽光蒸騰起松脂辛辣氣味,鳥聲偶爾清脆響起,如影相隨。
10、此日風清雲淡,水碧山青。人過峽道,幽意未生。靜觀天地之大,林木之繁,竟不容,壹鳥啼鳴。滔滔天下,蕩蕩乾坤,竟不知,知己是誰。
4.描寫靜美的古詩詞白海棠(紅樓夢)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壹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試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畫堂春(納蘭容若)
壹生壹代壹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取,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對忘貧。
壹字詩(陳沆)
壹帆壹江壹漁舟,壹個漁翁壹釣鉤。
壹俯壹仰壹場笑,壹江明月壹江秋。
七絕
黃昏雨落壹池秋,晚來風向萬古愁。
不厭浮生唯是夢,緣求半世但無儔。
壹顰壹笑壹傷悲,壹生癡迷壹世醉。
壹磋壹嘆壹輪回,壹寸相思壹寸灰。
功名萬裏賦予誰,去年秋江水,
醉臥不識今夜愁,哀箏惹淚落,誰勸我千杯?
往事難追戰馬肥,胡笳送君歸,
修道心事無人猜,青雲羨慕鳥,尊前圖壹醉。
壹剪梅·舟過吳江(蔣捷)
壹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去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5.形容幽靜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誌和《漁歌子》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朱熹《春日》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6.形容女子安靜恬美的詞句、詩詞《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以為美,美人之貽。
譯文:
閑雅姑娘真美麗,等我城上角樓裏。
故意逗人不露面,來回著急抓頭皮。
閑雅姑娘美娟娟,送我筆管紅艷艷。
紅色筆管光閃閃,喜愛妳的美容顏。
送我嫩茅自郊外,嫩茅確實美得堅。
不是嫩茅有多美,只因美人送得到。
《詩經·國風·鄭風·野有蔓草 》: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壹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壹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譯文:
郊野蔓草青青,
綴滿露珠晶瑩。
有位美麗姑娘,
眉目流盼傳情。
有緣今日相遇,
令我壹見傾心。
郊野蔓草如茵,
露珠顆顆晶瑩。
有位漂亮姑娘,
眉目婉美多情。
今日有緣喜遇,
與妳攜手同行。
7.有關幽靜的詩句王維《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8.形容安靜的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王勃《滕王閣序》
9.描寫幽靜亭子的詩句高亭
唐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東家留取當西山.
好看落日斜銜處,壹片春嵐映半環.
江亭夕望
唐白居易
憑高望遠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沒時紅浪沸,月初生處白煙開.
辭枝雪蕊將春去,滿鑷霜毛送老來.
爭敢三年作歸計,心知不及賈生才.
曲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曲江岸北憑欄幹,水面陰生日腳殘.
塵路行多綠袍故,風亭立久白須寒.
詩成暗著閑心記,山好遙偷病眼看.
不被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新澗亭
唐白居易
煙蘿初合澗新開,閑上西亭日幾回?
老病歸山應未得,且移泉石就身來.
暮春日宴溪亭
唐成彥雄
寒食尋芳遊不足,溪亭還醉綠楊煙.
誰家花落臨流樹,數片殘紅到檻前.
蘇溪亭
唐戴叔倫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
章梓州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