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語言特色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語言特色

莎士比亞在緊跟時尚方面從不落後,他自然也加入到十四行詩人們的這場角逐、較量之中,並且同在戲曲領域中的比賽壹樣,他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可以說,在推出了最早的兩首長篇敘事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和《魯克麗絲受辱記》之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在藝術上取得了更高成就。當時十四行詩的寫者雖眾,但是成品質量大多不高,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確實寫得高出了壹般水平,不僅在內容上有新意,在形式上也突破了舊體例,因此莎士比亞堪稱英國十四行詩的集大成者。這些至今仍能強烈吸引讀者的商籟詩,壹般認為是莎士比亞於1592年至1598年間陸續創作的,***154首,它們證明莎士比亞攀登上了當時詩歌文化的巔峰,標誌著他的詩歌創作邁上了壹個新的高度,從而為英國詩歌史上又增添了壹筆豐厚的文化遺產。據考證,第壹個提到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的是作家米爾斯,他在《智慧寶庫》(1598年)壹書中,提到“在他的朋友中傳抄的鼎鼎大名的莎士比亞所寫的甜蜜的十四行詩。”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當時很受歡迎,同時也可以判斷,直到1598年這些雜詩還未刊印成冊,讀者只能私下傳抄。即使如此不方便,也沒有減淡人們競相爭閱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熱情。

1609年,第壹本《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出版,負責印行的是托馬斯·索普,盡管這本詩集很可能是未經作者同意就出版的“盜印本”,但我們仍要感激索普先生的初衷和勇氣。據說,當時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壹經寫成,即被私下傳抄,索普早已到處收集並有意結集成冊,所以他得到了不少詩稿的手抄本。壹次,有人替他弄到了壹箱子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他對此感恩不盡。最後,索普如願以償地成為第壹本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的出版商,他在獻詞中寫到:“獻給下面刊行的十四行詩的惟壹促成者W.H.先生,值此刊行之際,善意的冒昧者謹祝他幸福無疆,並享我們永生的詩人所許諾的千古芳名。T.T.。”這裏有兩個人名的縮寫,“T.T”是托馬斯·索普(ThomasThorpe)的起首字母,這已為莎士比亞研究者認同,那麽,“W.H.”先生是指誰呢?索普肯定沒有料及,他輕易寫就的兩個字母竟導致後人進行了繁瑣的考證和激烈的爭論。有人認為W.H.是指彭布羅克伯爵威廉·赫伯特,此人可能也作過莎士比亞的庇護人。另有人說是騷桑普頓伯爵,因為他的原名是亨利·裏茲利(HenryWriothesley)。還有更為異想天開的猜測,比如美國哈佛大學壹位莎學教授專門著書來論證W.H.先生指倫敦法學院的壹位花花公子威廉·哈利弗,而英國的唯美作家王爾德則指出該人指的是壹名叫威爾·休斯的青年演員。據說,這部詩集是英國詩歌中引起爭論最多的詩集,其焦點除了糾纏在W.H.先生的身上外,更大的疑團還是存在於詩歌的主題內容上。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之所以吸引了古往今來的眾多讀者,主要原因是因為其詩的“甜蜜”,即它們用悅耳動聽的語言音韻贊頌了世間最為美好的情感—— 友誼和愛情。詩集主要涉及三個人物:詩人、“年輕朋友”和“黑膚女郎”。154首詩大體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從第127首至第152首,是獻給“黑膚女郎”的。最後兩首詩與上述題材無關,像是對希臘格言詩的翻譯或仿作。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主要是歌頌友誼,抒寫愛情,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理想。

300多年來,莎士比亞的研究者和傳記作者們都有壹件***同的憾事,就是這位卓越人物沒有留下任何自傳、日記或是信件,因而讓人望塵莫及。但在他的十四行詩集中,詩人情真意切地投入了自己,既禮贊了友情,又表白了愛情,註入了個人較深的感受,於是人們不禁要猜測,這部詩集會不會像其他許多文學作品壹樣也有作者的自傳成分呢?因此也就研究起各詩所涉及的壹些具體情節來,如詩中的年輕朋友是誰,127首以後提到的黑女人又是誰,她與詩人有什麽關系?最大的問題是,這些情節是否是莎士比亞本人的經歷呢?對於這些問題,歷代學者、文人作了大量的考證,提出了許多猜想,至今聚訴不已。對此,有人謹慎地指出藝術家的創作不等於生活本身,在創作過程中想象力往往集中又溶化了壹切,而某些考證家們的興趣過分放在細枝末節上,這對作品價值的了解不壹定有多少幫助。盡管如此,大多數評論家仍肯定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具有壹定的自傳性,正如英國19世紀“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所說:“用這把鑰匙,莎士比亞打開了自己的心扉。”他說的鑰匙便是指十四行詩集。筆者認為,關於這部詩集的爭論無關宏旨,人們應該將註意力移至他本身的思想力量和藝術力量方面去,但在此我們也不妨利用起這把鑰匙,姑且相信它有壹定的自傳色彩,以此貼近莎士比亞模糊邈遠的個人生活,並試圖走入他的情感世界。

莎士比亞同時代的人多把十四行詩獻給自己的情人,莎士比亞也有些詩作是獻給壹個他稱之為黑膚女郎的,但僅有25首,其他100余首十四行詩都是獻給壹位年輕朋友的。這說明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友誼似乎比愛情的地位更高。這不足為奇,因為友情至上的心理在當時十分普遍。對此“大學才子”約翰· 李利在劇本《恩底彌翁》(1591年)中有壹段明白的論述:“卓犖不凡的太太有這傾國傾城的美色,是否比患難之交的真正忠誠擁有更大的威力?男子對婦女的愛情是壹種習以為常、十分自然的事情,男子對男子的友誼則是無限的、不朽的……美和美德之間、肉體和靈魂之間、藻飾和自然生機之間有多大的差異,愛情和友誼之間就有多大的差異……友誼在風暴中屹立不動。世界在美麗的臉龐上刻下皺紋,然而卻賦予忠貞的友誼以越來越多的清新色彩。無論炎涼,無論貧富,任何命運都不能將友誼改變。”看來,正是在這種友誼至上的心態下,莎士比亞用詩歌的形式盛贊友誼是人生最美好的無價之寶。

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集中,第壹部分中所涉及到的年輕朋友究竟是誰,始終都是眾說紛紜、莫衷壹是,就編者而言,傾向於認為這個年輕朋友就是莎士比亞惟壹的庇護人騷桑普頓伯爵。莎士比亞在獻上兩首長詩之後,對十四行詩又情有獨鐘,於是寫來送給與他友誼日深的騷桑普頓。除了借詩傳情外,莎士比亞的另壹個目的更為急切,騷桑普頓伯爵年輕英俊、風流倜儻,但是不願意讓婚姻套牢,而他的母親卻希望兒子盡快結婚生子,以保證家族興旺。於是伯爵夫人委托莎

士比亞進行規勸,這樣便誕生了壹組以敦促盡早成家傳宗接代為主題的十四行詩。但年輕人對於年長者的勸告往往置之不理,以致引火燒身,追悔莫及。騷桑普頓後來的經歷就證明了這壹點:1598年2月,不安分的騷桑普頓與女王的貴嬪伊麗莎白·弗農私通,致使她懷孕,被迫結婚。女王對於那些破壞了她的宮廷侍女貞操的人壹向毫不留情,騷桑普頓大概害怕遭到懲罰,撇下懷孕的妻子去了歐洲大陸。在巴黎他參加網球賽賭博,結果輸的身無分文,到11月妻子生下女兒後,他才不得不回到倫敦。如此看來,假設當騷桑普頓接受莎士比亞的勸告,按部就班地攀壹門高親結婚生子振興家業,就不會落到後來這樣的狼狽境地。

如果說從十四行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情感世界,那麽這個世界就是壹個真、善、美統壹的世界。詩人在這些歌頌友情與愛情的詩歌中,提出了他所主張的生活的最高標準:真、善、美及這三者的結合:“真,善,美就是我們全部的主題;真,善,美,變化成不同的辭章;我的創造力就用在這種變化裏,三題合壹,產生瑰麗的景象。真善美,過去是各不相關,而現在,三位同座,真是空間。”這第105首十四行詩,可以看作是整部詩集的終曲和結語,是我們理解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思想精髓的壹把鑰匙。這時的莎士比亞青春年少、風華正茂,他對人生對社會都充滿了美好的期望,對人文主義理想也深信不疑。他想要熱情贊美和執著追求壹種至真至純的感情,壹種真善美相統壹的感情,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都是如此。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是世界詩歌寶庫中的壹顆絢麗奪目的明珠。莎士比亞的詩才雖然在這些詩中只是牛刀小試,但卻呈現出奪睛耀目的色彩。這些十四行詩不僅表現了壹個人文主義者對真、善、美的理想和看法,同時還表現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所引起的失望與焦慮,可以說它們不僅僅是個人的抒情,同時也表達了壹個時代。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除了強烈的感情之外,還有深邃的思想,反映了他進步的人生觀和藝術觀,這些思想在否定中世紀黑暗時代的禁欲主義和神權的基礎上,贊揚了人的個性,宣稱人的平等,賦予了人和人生以新的內容和意義,達到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民主思想的最高水平。

我們還應該註意到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其他特點,莎士比亞會文人所會,但他的詩歌又有其他文人所無的現實感和市井情趣。他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深刻的憂患意識,同時又有樂觀精神使他能夠清醒而保持平衡。莎士比亞絕不是苦澀的難產詩人,他總是能妙語泉湧、滔滔不絕,正如後人德萊登所說:“只要時機不凡,他也能身手不凡,從無題材合適而他不能寫得大大超過別的詩人的情況。”莎士比亞駕馭語言的技巧可謂精湛高超,他的語言能華麗如雲錦,又能素凈如潔水。此外,他還對音韻非常敏感,創造了自己的詩韻,即有名的“莎士比亞韻”。莎士比亞的詩歌語言具有很強的音樂性,讀來優美動聽,所以人稱“甜蜜”。

總之,莎士比亞以驚人的藝術表現力得心應手地運用了商籟詩體。在154首十四行詩中,他表現了廣闊的思想天地。詩中形象的生動,詞匯的豐富,語言的巧妙,音調的鏗鏘,都是異常突出的,被譽為詩人之魁的愛德蒙·斯賓塞也不得不嘆服地說:“我們找不到壹位比他更優美的詩人;他的詩神繆斯充溢著優美的構思,並且像他本人壹樣,英勇豪邁地吶喊著。”在英國的十四行詩中,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是壹座高峰,他的甜蜜的詩歌不僅在英國的抒情詩寶庫中,而且在世界的抒情詩寶庫中也有著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