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靈巖寺作文400字以上
略陽靈巖寺 初冬到略陽探訪朋友,略陽的朋友帶我探訪靈巖寺.上山的路上,我們沒有遇到其他的遊人,但是我能感覺到壹個朋友比我們早到了.這位朋友就是初冬,初冬每年都要來到靈巖寺,他和靈巖寺的友誼有好幾千年了.因為初冬的到來,靈巖寺內心寧靜,他讓那些不能理解初冬的凡夫俗子不要打擾自己和初冬的對話.我和略陽的朋友雖是凡夫俗子,但是我和她都應該能聽到那寧靜的對話,於是我們就輕輕地踏著小徑拾級而上.洗心靈巖寺真得算壹方寶地,依山而建的整個寺廟可以說是鑲在壹個大石頭裏,最讓人心動的是這裏的石頭有著水的柔情.我們能聽到水在石頭裏流動,就像我們的血液流動壹樣.沿路有天然的水潭,人工建造的溝渠、水池也盡量道法自然.朋友介紹路邊壹個小水池,水池名為“洗心”,水靜靜地流動著,水中壹些落葉或沈或浮.我的心的確也是池塘壹方,裏面也雜陳著落葉、落花、天光、雲影……洗心,我們的心在塵世中被塵埃沾染著,去洗壹洗、拭壹拭,或許會更清澈、明凈.我就伸出手指,沾上壹點池水……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這壹滴水能洗心嗎?江山在路邊的平臺上,我們憑欄眺望.對面是山、腳下是山,這山與那山其實都是秦嶺的壹部分,這山與那山之間是南行的嘉陵江.山靜靜的,各色樹葉掩映的群山就如盛開的花兒在習習的江風中搖曳.初冬時節,水落石出,江水混濁.她問我有什麽感覺,我說沒什麽感覺.其實我們都知道,沒有感覺或許就是壹種最好的感覺.這如畫江山,本似壹壺老酒、壹杯清茶,就是要讓人慢慢品味.放下酒壺之後,才知道醉的滋味;離開這如畫的江山之後,才開始回味.謝謝李白在千年前的詩句——相看兩不厭,在江風吹動發梢的時候,我們就靜靜地看這些山、水、草、木……碑刻《郙閣頌》是靈巖寺中最著名的摩崖石刻,我不懂書法,但作為壹個初中語文教師,我對漢字有著深深的敬意,我站在《郙閣頌》下默默凝望著……石頭會說話,寫字的人、刻字的人把壹顆種子埋藏在石頭裏,他們看見石頭開出美麗的花.每壹方石碑、磚雕都是沈默的思想者,只是靜靜觀看著世事變幻.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曾站在這裏,而我又能說什麽呢?佛像大雄殿裏坐著金身的佛像,他在高高的臺基上坐著.殿下的空場上站著我和我的朋友,我們眼中裝著自己的佛像.佛像不是佛,只是像佛.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都是佛像,只要找到壹個角度,我們都像佛.我們看佛像,其實是看自己.我們能看到過去的我、現世的我、未來的我.朋友說還有尊睡佛在溶洞裏,哪裏有病就去摸摸佛像.鉆進黑黑的洞裏,終於找到了沈睡的佛像,不忍打擾、不敢驚動他,我輕輕地退出山洞,和朋友壹起告別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