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出處先秦·佚名《國風·秦風·小戎》
釋義思念夫君人品好,溫和就像玉壹樣。
2、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出處唐·杜甫《飲中八仙歌》
釋義崔宗之是壹個瀟灑的美少年,舉杯飲酒時,常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樹臨風。
3、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雲。
出處唐·李白《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裏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卻之武陵立馬贈別》
釋義妳是大梁的貴公子,豪氣可以蓋過蒼梧雲(九嶷山上的雲)。
4、錦衣紅奪彩霞明,侵曉春遊向野庭。?
出處唐·孟賓於《公子行》
釋義富貴人家的公子們穿著錦緞做的比彩霞還要鮮艷的衣服,壹大清早就騎著馬去野外遊春。
5、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出處魏晉·陶淵明《詠荊軻》
釋義君子重義氣為知己而死,荊軻仗劍就要辭別燕京。
:男子品行美好,可稱為“君子”。
“君子”壹語,廣見於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著重強調地位的崇高。而後“君子”壹詞賦予了道德的含義,自此,“君子”壹詞有了德性,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君子,德才兼備,文質彬彬,有所為有所不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兩千多年來中國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君子處世,應像天壹樣,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君子為人應如大地壹般,厚實和順,仁義道德,容載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