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這首詞描寫是作者任陜西邊防司令員是寫的。上片描繪了邊塞地區秋天的景色,“雁去”,“變聲”“長煙”等蒼涼的景物描寫,反映出了邊塞的廣漠荒涼和戰備不懈的情景。而“雁去無留意”烘托出了將士強烈的思鄉情感。下片第壹句話中描繪了將士的生活和心情,也讓我們看到了將士不能回鄉的原因。從中讓我們體會到了壹種為國立功的英雄氣概。而“將軍白發征夫淚”,讓我看到了邊疆戰士為國報效的艱苦和他們所付出了青春。
於易水送人壹絕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這首詩是壹首懷古詩,作者駱賓王寫荊軻別燕丹是送別的場景,展現了悲壯的送別場面,從中表現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也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昔時人已末,今日水猶寒”壹句,寓情於景,如今的易水已不見當年英雄的豪情壯誌,而水卻是壹樣的寒冷, 從中表現出的,是作者王對自己的際遇憤憤不平,詩人陷入仿徨企求的苦悶之中,只能借這首懷古詩,來抒發自己難以實現的理想抱負。
歐陽修 蝶戀花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本詞抒寫了壹片難以指實的、濃重的感傷之情,讓我看到了壹種對於整個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脫的苦悶,詞中也同時包含著主人公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眷戀,以及他甘心為此憔悴的執著感情。“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兩句,表現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緒,語言平淡,但是意境深遠
過分水嶺
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頭處, 惜別潺湲壹夜聲。
這首詩,化無情的溪水為有情之物,首句就從溪水寫起。溪水是沒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這條溪水,卻又似乎有情。它陪同著作者壹同旅行,而到了“嶺頭”分別處,它變於作者告別,形象生動的展現了它的重情重義。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註入無生命的自然之中,使得這首詩顯得別有意趣。
秋 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詩歌,通過描寫宮廷中宮女無聊寂寞的生活場景,寄托了作者對於宮女悲慘生活的同情。前兩句已經描繪出壹幅深宮生活的圖景。在壹個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給屏風上的圖畫添了幾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調。而宮女獨自在“夜涼如水”的夜晚撲打流螢,顯得無比寂寞和淒涼。而借用牛郎織女星的典故,更是體現出了宮女晚年的寂寞和無奈。
暮江吟
白居易
壹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這首詩中, 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沈到新月東升這壹段時間裏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句寫殘陽落水,用“鋪”字,仿佛將陽光的余暉比作壹條紅毯,而“半江瑟瑟半江紅”,則將半碧半紅的景物變成了壹幅畫。新月東升,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仿佛能夠讓我們看到壹幅和諧,美好的自然風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