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采來壹束野菊花插在桌頭,看著那黃黃的小花,惹起了我對山菊花的情思。
野菊花是秋天的守望者,到了深秋季節,樹葉在秋風中慢慢變黃、簌簌落下,山上的草木耐不住酷霜,漸漸枯萎,只有那野菊花迎著秋風,頂著嚴霜,在秋天的原野傲放,“ 滿山枯草已冬來,葉綠坡邊蕊自開;不憚花黃荒僻野,願播香氣到瑤臺。”它不與百花爭春,不與百花爭俏,只是悄悄地開在秋天,佇立蕭瑟的朔風中,默默地裝點著秋天的原野。
走在山野,山坡上、山崖中、小路邊、河道旁,這兒壹簇兒,那兒壹片兒,盛開著黃茸茸的山菊花,滿山盡披黃金甲,恰似給秋天的植被上嵌上了美麗的黃花。細看看那米黃的小花,大的半個銅錢那麽大,小的呢,只有米粒那麽小,嫩黃嫩黃的,嬌小茸人,弱不禁風,有的枝蔓躺在那裏,仍然開滿枝頭,由小小的綠色葉片襯托著它那小小的黃色的小小的花朵,那柔小的身軀,細碎的花瓣,看了叫人好生心疼。
雖然,山菊花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沒有杜鵑的艷麗,沒有山茶的高傲。但它的生命力極強,花期也長,到了初冬時節,連養殖的菊花都雕謝了,而山菊花還在頑強地開放著,“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山菊花就這樣默默地守候在秋風裏,默默地裝點著萬木蕭蕭的秋季。山菊花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可若沒有了這鮮嫩的山菊花,秋天裏哪還有生機!若沒有了這嫩黃的小花,寂寞的秋天還有什麽叫人謳歌留戀!山菊花是清醒的智者,春天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給人喧鬧;夏天炎熱酷暑,萬物瘋長,枝葉繁茂,給人亢奮;只有秋天是深沈的、冷靜的,山菊花玉樹臨風,悄悄矗立在秋風中,俏也不爭春,只把“秋”來報……是在默默收拾夏季的繁華,還是默默的等候寒冷的嚴冬?是在總結鉛華洗盡的經驗,還是在設計嚴冬的寒衣……從古到今,文人墨客對山菊花也情有獨鐘,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何等悠閑;李白的“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何等灑脫;元稹的“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又是何等的多情……菊花枕頭能袪風醒腦,小時候,媽媽采來山菊花裝成小枕頭,枕在我的頭下;後來,每年秋後,山菊花含苞欲開的時候,我就和村裏的夥伴們拎著籃子,到村後山上去“采菊”,放在幹燥的室內晾幹,做成枕頭,夜裏躺在床上,枕著散發著菊香的菊花枕,浮想聯翩,很快入夢,我是枕著菊花枕,做著菊花夢長大的;後來女兒長大了,每年菊花開的時節,我就帶著女兒,回到家鄉,登高采野菊花,順便看看家鄉的父老和兒時的夥伴,回憶著童年的歲月……菊花茶有藥用價值,能袪風清熱,平肝明目,主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等癥。山鄉人在菊花開的時節,紛紛到山上采來,放在蒸籠裏蒸熟,放在幹燥的地方晾幹,小心儲藏起來,來年春天和夏天,泡茶喝。
夏日的夜晚,勞累壹天的山鄉人,“帶月荷鋤歸”,壹家人坐在院子裏,泡壹壺菊花茶,慢慢品著,妻兒繞堂,歡聲笑語,怡然自樂,其樂融融!如果妳在夏季去到山鄉,準能喝到那洋溢著濃濃菊香的菊花茶,那淡黃的茶水,散發出黃色的光暈,晶瑩透亮,壹陣陣沁人心脾的香氣,惹人饞涎欲滴……山菊花還是秋天的使者。秋季裏,農人們收獲完玉米、花生、紅薯,整理好田地,等著菊花開才肯下種,“過了九月九(農歷),小麥下種要跟菊花走”“菊花開遍山,豆麥趕快點”……我愛普普通通的山菊花,更愛樸樸實實如同山菊花壹般的山鄉人…… 石縫間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
是那不定的風把那無人采擷的種子撒落到海角天涯。當它們不能再找到泥土,它們便把最後壹線生的希望寄托在這壹線石縫裏。
盡管它們也能從陽光中分享到溫暖,從雨水裏得到濕潤,而唯有那壹切生命賴以生存的土壤卻要自己去尋找。它們面對著的現實該是多麽嚴峻。
於是,大自然出現了驚人的奇跡,不毛的石縫間叢生出倔強的生命。或者就是壹簇壹簇無名的野草,春綠秋黃,歲歲枯榮。
它們沒有條件生長寬闊的葉子,因為他們尋找不到足以使草葉變得肥厚的營養,它們有的只是三兩片長長的細瘦的薄葉,那細微的葉脈告知妳生存該是多麽艱難;更有的,它們就在壹簇壹簇瘦葉下又自己生長出根須,只為了少向母體吮吸壹點乳汁,便自去尋找那不易被覺察到的石縫。這就是生命。
如果這是壹種本能,那麽它正說明生命的本能是多麽尊貴,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地不可扼制。或者就是壹團壹團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
它們的莖葉裏湧動著苦味的乳白色的漿汁,它們的根須在春天被人們挖去作野菜。而石縫間的蒲公英,卻遠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長得那樣茁壯。
它們因山風的兇狂而不能長成高高的軀幹,它們因山石的貧瘠而不能擁有眾多的葉片,它們的莖顯得堅韌而蒼老,它們的葉因枯萎而失卻光澤;只有它們的根竟似那柔韌而又強固的筋條,似那柔中有剛的藤蔓,深埋在石縫間狹隘的間隙裏;它們已經不能再去為人們做佐餐的鮮嫩的野菜,卻默默地為攀登山路的人準備了壹個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這樣地被環境規定著,又被環境改變著,適者生存的規律盡管無情,但壹切的適者都是戰勝環境的強者,生命。
2.托物言誌的手法關於植物的壹句話10個字中國傳統中,竹子象征著生命的彈力、長壽、幸福和精神真理.
竹,秀逸有神韻,纖細柔美,長青不敗,象征青春永駐,年輕;春天(春山)竹子瀟灑挺拔、清麗俊逸,翩翩君子風度;竹子空心,象征謙虛.品格虛心能自持,竹的特質彎而不折,折而不斷,象征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淩雲有意、強項風雪、偃而猶起,竹節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風亮節;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節,視為氣節的象征.唐張九齡詠竹,稱“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和黃門盧侍郎詠竹》).淡泊、清高、正直,中國文人的人格追求.元楊載《題墨竹》:“風味既淡泊,顏色不斌媚.孤生崖谷間,有此淩雲氣.”
3.描寫植物托物言誌的文章石縫間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
是那不定的風把那無人采擷的種子撒落到海角天涯。當它們不能再找到泥土,它們便把最後壹線生的希望寄托在這壹線石縫裏。
盡管它們也能從陽光中分享到溫暖,從雨水裏得到濕潤,而唯有那壹切生命賴以生存的土壤卻要自己去尋找。它們面對著的現實該是多麽嚴峻。
於是,大自然出現了驚人的奇跡,不毛的石縫間叢生出倔強的生命。 或者就是壹簇壹簇無名的野草,春綠秋黃,歲歲枯榮。
它們沒有條件生長寬闊的葉子,因為他們尋找不到足以使草葉變得肥厚的營養,它們有的只是三兩片長長的細瘦的薄葉,那細微的葉脈告知妳生存該是多麽艱難;更有的,它們就在壹簇壹簇瘦葉下又自己生長出根須,只為了少向母體吮吸壹點乳汁,便自去尋找那不易被覺察到的石縫。這就是生命。
如果這是壹種本能,那麽它正說明生命的本能是多麽尊貴,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地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壹團壹團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
它們的莖葉裏湧動著苦味的乳白色的漿汁,它們的根須在春天被人們挖去作野菜。而石縫間的蒲公英,卻遠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長得那樣茁壯。
它們因山風的兇狂而不能長成高高的軀幹,它們因山石的貧瘠而不能擁有眾多的葉片,它們的莖顯得堅韌而蒼老,它們的葉因枯萎而失卻光澤;只有它們的根竟似那柔韌而又強固的筋條,似那柔中有剛的藤蔓,深埋在石縫間狹隘的間隙裏;它們已經不能再去為人們做佐餐的鮮嫩的野菜,卻默默地為攀登山路的人準備了壹個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這樣地被環境規定著,又被環境改變著,適者生存的規律盡管無情,但壹切的適者都是戰勝環境的強者,生命現象告訴妳,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縫間只有這些小花小草,也許還只能引起人們的哀憐;而最為令人贊嘆的,就在那石巖的縫隙間,還生長著參天的松柏,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它們使高山有了靈氣,使壹切的生命在它們的面前顯得蒼白遜色。
它們的軀幹就是這樣頑強地從石縫間生長出來,扭曲地、旋轉地,每壹寸樹衣上都結痂著傷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麽地艱難。
每生長壹寸都要經過幾度寒暑,幾度春秋。然而它們終於長成了高樹,伸展開了繁茂的枝幹,團簇著永不雕落的針葉。
它們聳立在懸崖斷壁上,聳立在高山峻嶺的峰巔,只有那盤結在石崖上的樹根在無聲地向妳述說,它們的生長是壹次多麽艱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細如草蛇的樹根,盤根錯節,從壹個石縫間紮進去,又從另壹個石縫間鉆出來,於是沿著無情的青石,它們延伸過去,像犀利的鷹爪抓住了它棲身的巖石。
有時,壹株松柏,它的根須竟要爬滿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壹根粗粗的纜繩緊緊地縛住,由此,它們才能迎擊狂風暴雨的侵襲,它們才終於在不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為自己占有了壹片天地。 如果壹切的生命都不屑於去石縫間尋求立足的天地,那麽,世界上就會有壹大片壹大片的地方成為永遠的死寂,飛鳥無處棲身,壹切借花草樹木賴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絕跡,那裏便會淪為永無開化之日的永遠的黑暗。
如果壹切的生命都只貪戀於黑黝黝的沃土,它們又如何完備自己駕馭環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壹代壹代的繁衍中變得愈加堅強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試想,那石縫間的野草,壹旦將它們的草子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們壹定會比未經過風雨考驗的嬌嫩的種子具有更為旺盛的生機,長得更顯繁茂;試想,那石縫間的蒲公英,壹旦它們的種子,撐著團團的絮傘,隨風飄向濕潤的鄉野,它們壹定會比其他的花卉生長得茁壯,更能經暑耐寒;至於那頑強的松柏,它本來就是生命的崇高體現,是毅力和意誌最完美的象征,它給壹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樣。
願壹切生命不致因飄落在石縫間而期期艾艾。願壹切生命都敢於去尋求最艱苦的環境。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才能錘煉自己,成長自己,直到最後完成自己,升華自己。 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學的,又是哲學的,是生物學和哲學的統壹。
它又是美學的;作為壹種美學現象,它展現給妳的不僅是裝點荒山禿嶺的層層蔥綠,它更向妳揭示出美的、壯麗的心靈世界。 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們心靈的情感力量,它使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星球變得神奇輝煌。
4.寫植物的作文(托物言誌)倒樹精神
村裏頭有壹棵俗名“倒樹”稀有物種。它像神壹樣的護著村莊,還上過電視,像壹棵不平凡的樹。但我說的不是它的“名氣”,而是它非凡的精神。
在村裏頭的壹人普通角落生長著壹棵年紀挺高的老樹——倒樹。壹個奇怪、動聽名字,普通翠綠的枝葉奇怪嗎?五六高的枝幹奇怪嗎?比榕樹還細點的主幹奇怪嗎?有奇怪。其實,它的特點之處在於它是壹棵空心的主幹的樹;反季節生長——冬天生長,夏天落葉;聽說過壹棵倒過好幾次,都能夠生長如舊的嗎?它就是這樣壹棵樹。
那壹陣子,比爾?蓋茨剛剛成為首富,心煩的事踵而來,各大公司都有開發了新技術,而時代也在淘汰著Windows系統。銷售開始下跌,但對蓋茨的打擊越大,就越有挑戰力。他選擇時代性的生存策略:“吃掉自己的幼子!”他開讓員工們自由開發新技術,而舍棄了原先的舊Windows系統。這與倒樹獨有的特質很相似,它舍棄了實幹。將其營養分散給枝葉,使它更快的生長,在倒下去的時候,其實已經在快速成地生長了。就是這樣,它突破了自己超越了別人。
克裏蒙?史東是美國聯合保險公司的董事長。小時候,家裏窮,他就賣報紙為家裏補貼。壹天他到壹家餐館賣報紙。剛進去就被老板趕出來,他沒有放棄,趁機老板不註意又溜了進去老板發現後把他踢了出來,小史東揉揉屁股又部了進去,客人們被這個小男孩的勇敢所感受動,紛紛向老板求情,又買了他的報紙。中年後史東創建成了保險公司,以被認為傻的舉動,獲得了驚人的銷售額外負擔。他說過:要是在哪倒下,就要在哪能爬起來。我們的倒樹何嘗 不是這樣呢。它壹旦被肆虐的負吹倒後,並沒有放棄生存的希望, 以頑強的生命力繼續在原處生根發芽。
只要能夠再站起來,就有成功的希望。不必在乎自己摔得有多慘。 以奇特的生存方式,證明自己行的。
————這就是倒樹的高尚精神!
5.寫托物言誌的散文關於植物的葉子的風姿
窗前有壹棵樹,樹上有壹片葉子。我望著它,它也望著我。
葉總是微微的搖擺著。我很好奇,問:“葉,為什麽妳老是擺動?”
“我想飛。”它說。
“葉即是葉,永遠不可能像鳥壹樣飛的。”
“看著吧。”它純純的笑著,不再說話。
葉從春天擺到夏天,執著熱烈。
我感到詫異:“為什麽?壹季的時間妳已長大,應該明白了……”
“可能吧,”它望著天際,輕輕嘆出壹口氣,“壹季的時間使我懂得葉永遠無法像鳥壹樣飛翔,可我依然無法阻止自己去飛。有時,明知是不可能的,但無法自己,不是嗎?”
“既然知道是不可能的,又怎麽會無法停止呢?”我糊塗了。
“可能,是因為在我心底,還想著飛翔……”它朝我笑笑,笑容裏含著壹抹淡淡的悲哀……
秋天到了。
我望著搖搖欲墜,即將雕殘的葉子,說:“妳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妳還追逐著那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嗎?”
“是的。”葉擡起頭,眼裏煥發著不可抑制的光彩,“妳知道嗎?人,現在我很快樂。”
“快樂?”
“嗯,這段時間,我明白了許多。我在這樹梢頭看著許多人來來去去,忙忙碌碌,卻壹直無法得到滿足,妳知道為什麽嗎?”
“是他們沒有得到想要的?”
“不,是因為他們在追求‘結果’的同時,忽視了‘過程’。要知道,‘結果’的歡樂是由‘過程’帶來的。沒有‘結果’的‘過程’固然可惜,但沒有‘過程’的‘結果’卻更為可悲……妳明白嗎?”
我輕輕搖了搖頭:“妳……究竟想和我說什麽呢?”
它再次展開了笑顏:“我正品味著過程啊!”
冬天,到了。
我邁著沈重的步子來到窗前。忽然,壹個景象使我呆住了——幹癟的葉,在飛!
時間如同停流了壹般,它用身子散發出年輕時的光彩。它離開了樹的懷抱,在四溢的冬日暖陽中,在天空這個舞臺上,飛旋著、飄舞著。雖然是如此簡單的動作,卻舞出了風姿,舞出了韻味,舞得比鳥更輕盈、更動人……它更像壹位吉普賽少女,雖然衣著陳舊,裙襖破損,卻舞得意誌飛揚、旁若無人,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那是平靜的熱烈,超脫的歡呼!空際間劃過壹圈壹圈的元戶,那是生命的軌跡……
突然,像是風中的精靈在開玩笑,壹陣疾風刮起,葉失去了平衡,像壹只折翼的黃蝴蝶,在空中翻騰著,在墜地前作著最後的努力。最終,“蝴蝶”飄落到了地上,夕陽將它染成了金色,如同天邊即將逝去的火燒雲……
淚,從我的眼眶裏緩緩淌了下來:“妳的夢成真了,但為此付出了壹生的等待,耗盡了全部的精力,妳……不後悔嗎?”
它沒有回答,依舊是靜靜的微笑著,漸漸的,合上了眼睛……
晚上,我做了壹個夢。在白色的天國裏,天使奏著聖歌,葉子安詳的飛舞著,留下壹道道閃亮的痕跡……
有壹個聲音在說:夢的存在,是為了追求!
6.描寫植物的作文托物言誌什麽 600有人喜歡高直挺拔的青松,有人喜歡清香淡雅的蘭花,還有人喜歡鮮艷傲骨的梅花,我卻喜歡那平平凡凡不起眼的小草。
每當春天來臨之際,嫩綠的小草就被春風吹醒了。新生的小草吸收著春天的雨露,在春風中茁壯的成長著。
每當烈日炙烤著大地,萬物顯得無精打采,樹上的蟬在“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仿佛在向人們說:“熱啊,熱啊。”這時只有小草在頑強的生長著,無聲無息,向人們展示著代表充滿生機的綠色,為夏日的大地披上了壹層綠色的地毯。
每當壹縷涼爽的秋風吹過之時,大雁南飛,萬物成熟,小草則由綠變黃了,卻顯得依然那麽可愛,因為它又代表了金黃色的秋季來臨了。
當寒風蕭瑟,大雪紛飛時,小草幹枯了。但它的根依然那樣頑強的伸入大地,積蓄著力量,等待下壹個春天的到來。正如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就是對小草頑強生命力的贊美。
小草的頑強生命力,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任憑狂風驟雨,小草從不彎腰,有道是“疾風知勁草”。對於中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具備小草這樣的精神,不管有多大的困難,環境有多麽的惡劣,我們也不要畏首畏尾的逃脫責任,要勇敢的挑起祖國的重擔,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富強,盡自己的壹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