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遊廬山時所作的兩首詩,壹為五古,壹為七絕。
詩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壹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第二首歷來廣為傳誦。
該詩前兩句概括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首句從香爐峰寫起,陽光照射下的水氣變成了紫色的薄霧,給人壹種朦朧美。
第二句描寫瀑布,壹個“掛”字,寫出了瀑布奔騰飛瀉的氣勢。後兩句用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壹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字字珠璣。
結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銀河,既生動又貼切,壹個“疑”字,顯得意味深長。 基本信息 名稱《望廬山瀑布》 別名《望廬山瀑布水》《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體裁詩歌 作品原文 望廬山瀑布⑴ 其壹 西登香爐峰⑵,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裏⑶。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⑷。
初驚河漢落⑸,半灑雲天裏。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⑹。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⑻;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⑼。
而我樂名山⑽,對之心益閑⑾; 無論漱瓊液⑿,還得洗塵顏⒀。 且諧宿所好⒁,永願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⒂,遙看瀑布掛前川⒃。 飛流直下三千尺⒄,疑是銀河落九天⒅。
[ 註釋譯文 註釋 ⑴廬山:又名匡山,中國名山之壹,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聳立於鄱陽湖、長江之濱。 ⑵香爐峰:廬山北部名峰。
水氣郁結峰頂,雲霧彌漫如香煙繚繞,故名。 ⑶壑(hè):坑谷。
這句意為:瀑布噴射山谷,壹瀉數十裏。 ⑷歘(xū):歘忽,火光壹閃的樣子。
白虹:壹種出現在霧上的淡白色的虹。兩句意為:快如閃電而來,隱似白虹而起。
⑸河漢:銀河。 ⑹造化:大自然。
⑺“江月”句:意謂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顯得更加清澈。 ⑻潈(zōng):眾水匯在壹起。
兩句意為:瀑布在奔流過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處飛濺,沖刷著左右青色的山壁。 ⑼穹(qióng)石:高大的石頭。
⑽樂:愛好。 ⑾益:更加。
閑:寬廣的意思。 ⑿無論:不必說。
漱:漱洗。瓊液:傳說中仙人的飲料。
這裏指瀑布水。 ⒀還得:壹作“且得”,但得。
塵顏:沾滿風塵的臉。洗塵顏:喻指洗除在塵世中所沾染的汙垢。
⒁諧:諧合。宿所好:素來的愛好。
⒂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
⒃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
川:河流,這裏指瀑布。 ⒄直:筆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這裏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⒅疑:懷疑。
銀河:又稱天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此處指天空的最高處。 譯文 其二: 太陽照射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霧,遠遠看去,瀑布像匹白絹掛妳的前面。
瀑布從高崖上飛壹樣地騰空直落,好像有三千尺長,讓人恍惚以為那是銀河從九天傾瀉到了人間。[4]作品鑒賞 這兩首詩體裁不壹,壹首為五言古詩,壹首為七言絕句。
內容也有部分重復。第二首流傳很廣,這裏就選析這壹首七絕。
香爐,指廬山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壹番景象:壹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壹片紫色的雲霞。
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壹眼形象,瀑布像是壹條巨大的白練高掛於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維妙維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誰能將這巨物“掛”起來呢?“壯哉造化功!”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贊頌。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
“飛流直下三千尺”,壹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
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壹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壹形象。
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像是壹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壹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出來的。
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裏壹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宋人魏慶之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
……所謂響者,致力處也。”(《詩人玉屑》)這個看法在這首詩裏似乎特別有說服力。
比如壹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
2.望廬山瀑布的相關的文學常識介紹
作者
李 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壹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壹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誌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壹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廬山瀑布,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雙瀑和玉簾泉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被譽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壹。相傳秦始皇在為自己建造陵墓的過程中,曾得到壹根威力無窮的神鞭,那神鞭所到之處,山崩地裂。秦始皇將神鞭向驪山的壹角抽去,只見驪山的那壹角變成了壹座脫離秦嶺的孤山。秦始皇再連抽幾鞭,不料把那山就趕到了長江南岸的鄱陽湖畔。此時日暮黃昏,天色漸暗,秦始皇決定暫作小憩,等第二天天壹亮再趕山下海,鋪平去蓬萊神境的道路。那知當夜失去神鞭的南海觀音聞訊趕到,乘秦始皇酣醉之時,換走了神鞭。第二天,秦始皇醒來,便舉鞭趕山下海,哪知山是巋然不動。秦始皇壹氣之下,竟在山上連抽九十九鞭,直打得那山滿身鞭痕,汗如雨下,可仍紋絲不動地屹立在原地。秦始皇無可奈何,只得將鞭子扔下,垂頭喪氣地回京都去了。從此,那山便在鄱陽湖畔紮下了根,這就是今日的廬山。由於秦始皇抽了九十九條鞭痕,後來就變成九十九道錦鄉深谷;秦始皇扔下的趕山鞭了了,變成了龍首崖外高聳入雲的桅桿峰;那滿身流淌的汗水,也化作了群山之中的銀泉飛瀑了。全詩融情於景。廬山瀑布“飛流直下 ”的氣勢,洋溢著詩人昂揚激進的思想,蘊含著他對祖國錦繡山河的深切感情。詩人豐富獨特的想象,使全詩的字裏行間飄蕩著浪漫主義的色彩。詩人又調動襯托、誇張、比擬等修辭手段,更使全詩神采飛揚,渾然天成。
3.《望廬山瀑布》資料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註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雲煙而得名。
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簡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壹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壹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壹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壹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淩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接著又寫上壹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壹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壹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4.望廬山瀑布 古詩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望廬山瀑布的意思 望廬山瀑布的詩意
《白水巖瀑布》——[清]嚴遂成
萬裏水匯壹水大,訇訇聲聞十裏外。
巖口逼仄勢更兇,奪門而出懸白龍。
龍須帶雨浴日紅,金光玉色相蕩舂。
雪凈鮫綃落刀尺,大珠小珠飄隨風。
風折疊之繪變相,三降三升石不讓。
有如長竿倒拍肉飛仙,中絕援繩躍復上。
伏犀埋頭不敢出,懷寶安眠遮步障。
我欲割取此水置袖中,曰恒燠若書乾封。
叩門絜瓶滴馬鬃,搞苗平地青芃芃。
豈不賢於谷泉之在香爐峰,坐享大名而無功。
《犀潭飛瀑掛崖陰》——[清]黃培傑
犀潭飛瀑掛崖陰,雪浪高翻水百尋。
幾度憑欄觀不厭,愛他清白可盟心。
《白水沈犀》——周銘先
虹泉飛萬丈,下有碧犀行。
瀑布圖如繪,懸流勢不平。
雪花晴裏濺,芝草岸邊生。
對此盟心地,能令滯濾清。
《題黃果樹瀑布觀瀑亭聯》——佚名
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
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
《無題》——“江南詩魔”
輕紗珠屏掛半簾,飄緲壹線卷紫煙。
水雲生處龍翻騰,雷鼓嘈嘈震宇寰。
《黃果樹瀑布》——翟培基
白水浩蕩群山中,驟止斷崖跌九重。
聲若雷滾撼天地,勢如江翻騰蛟龍。
萬裏晴空拋碧紗,飛雪噴珠耀彩虹。
水簾洞內觀日落,雲蒸霞蔚沐蒼生。
《黃果樹瀑布》——浩瀚秋水
總覺沾衣細雨濃
珍珠濺落百花叢
悟空不見黃果落
水簾洞裏贊吳公
《黃果樹瀑布》——歲月如歌
勢如萬馬奔騰陣,
聲似千山雷劈崩。
天上銀河白虎踏,
鎮寧潭水巨龍騰。
水簾洞裏神仙化,
夜雨金街霧駕乘。
誰把銀屏掛九漢,
任憑水畫滿天升。
5.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有什麽小道理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並沒有什麽小道理。
此詩是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來歌頌。詩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用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壹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來歌頌。
望廬山瀑布二首
其壹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裏。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裏。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兩首詩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寫廬山瀑布之景,李白壹生好入名山遊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其想象豐富,奇思縱橫,氣勢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騰,又自然清新,似雲卷風清,其詩歌的審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無拘無束的自由美。這兩首詩歌都具有這樣的審美特征。
李白,長安元年(701年),李白生,字太白。其生地今壹般認為是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青蓮鄉。祖籍為甘肅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詳。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6.望廬山瀑布的意思是什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註釋 廬山:我國名山之壹,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狀像香爐且山上籠罩煙雲而得名。 紫煙:指日光照射的雲霧水氣呈現出紫色的雲霧水氣。
川:河流,這裏指瀑布。三千尺:形容山高,這裏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銀河:又稱天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此處指極高的天空。遙:從遠處看。
譯文 太陽照射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霧,遠遠看去瀑布像匹白練掛在山前。 水流從三千尺的高處直瀉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落自九天。
7.望廬山瀑布簡短 賞析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註釋: 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雲煙而得名。 生紫煙:雲煙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氣透過陽光呈現紫色,所以說它“生紫煙”。 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懷疑。 銀河:晴夜所見環繞天空呈白色的雲狀光帶,由大量恒星構成。
九天:天空,極言其高。古人以為天有九重,最高壹層稱九天。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兩句是詩人的“神來之筆”,誇張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壹道飛流從高空中直瀉而下,我懷疑是天上的銀河跌落到人間。
前句壹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湧的景象寫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陡峭,又顯出水流之迅疾。後句想象奇特,驚人魂魄,“疑是”二字蘊藉深沈,明知不是,但寫來更覺生動、逼真,新奇而又真實。
詩句氣勢豪壯,雄奇瑰麗,給人以美的感受,是廣為傳誦的千古名句。 譯文: 太陽照射香爐峰升起淡淡的紫煙, 遠遠望去壹條瀑布懸掛在山的前面。
飛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懷疑那是銀行傾落於九天。 2、陽光照在香爐峰上,騰起壹片紫色的霧煙,遠遠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掛在前面的壁川。
這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觀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銀河來自於九重之天。 寫作背景: 天寶十五年,唐玄宗采納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議,傳下“制置”的詔旨,將四個兒子分置四方,對叛軍造成分進合圍的態勢。
不料太子李亨卻在此詔命之前已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號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為太上皇。玄宗得知雖心中不樂,但壹來年歲已高,二來考慮到自己在位上引發了叛亂,心中內疚,面對既成的事實也就沒有追究。
然而永王李縕,正當盛年,身強力壯,雄心勃勃,對太子李亨擅自稱帝,心存不滿,便沒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師江夏,繼續擴充軍隊,召募人才,以便與肅宗李亨分庭抗禮。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騙,入其幕府,而後被捕下獄,終被流放夜郎。
這是後話。且說李白此時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離開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廬山隱居。
廬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麗無雙,李白觀察日九,愛之深切,寫下不少詩篇贊美廬山美景。《望廬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壹首。
賞析: 李白生平遊歷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愛廬山的風景,從他的“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望廬山瀑布》之壹)等詩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經有過退隱廬山的念頭。這首詩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
《望廬山瀑布》***有兩首,第壹首是五言古體,這裏選讀的是第二首,為七言絕句。 這是壹首寫景的詩。
詩人在廬山香爐峰下,遠遠地觀賞這裏的風景。他先從上面的香爐峰看起,“日照香爐生紫煙”,太陽的光輝照射在香爐峰上,“香爐”中在升起紫色的煙霧。
煙,壹般呈灰白色,這兒的煙怎麽會是紫色的呢?因為香爐峰下有瀑布,水氣蒸騰,混入雲氣,透著日光,反映出紫紅色,遠望過去,在形似香爐的高峰上盤旋繚繞的就是紫色的煙雲了。這樣的風景多麽美妙啊!香爐冒煙是極為平常的事物,詩人借它來描寫香爐峰的奇麗景觀。
接著向下望到香爐峰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遠遠望去,壹條瀑布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這裏最傳神的是壹個“掛”字。瀑布原本是從山壁上突然傾瀉而下的水,遠遠看起來就像是懸掛著的布,所以叫瀑布。
作者用“掛”字形容它從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廬山瀑布》第壹首中有“掛流三百丈”的詩句,也是用“掛”來形容香爐峰瀑布的。
第三、四兩句進壹步描寫瀑布,“飛流直下”,寫瀑布從高高的山壁上筆直地奔瀉而下的迅疾情況。“三千尺”是壹個誇張數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掛流三百丈”壹樣都是誇大地形容瀑布從陡峭的山壁的極高處飛流而下的氣勢。
最後壹句“疑是銀河落九天”,意思說讓人懷疑那是銀河從極高的天空降落下來了。銀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環繞天空的銀白色光帶,它既很壯觀,又富於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壹種天象奇觀,用銀河比喻瀑布,顯示出瀑布銀光閃閃,氣勢磅礴的壯麗奇觀,真是別出心裁的聯想。
詩人在運用這個比喻時,不取“像”“似”之類的字,而用壹個“疑”字,故意說它若真若假,卻更強調了兩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這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誇張,顯示出廬山瀑布奇麗雄偉的獨特風姿,也反映了李白這位大詩人胸襟開闊、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