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後的樹陰
也比從前濃郁了,
開花的枝頭,?
卻有小小的果兒結著。
我們只是改個寵兒相見呵!
這首詩我覺得寫得成功,在新詩裏表現著壹個女詩人的詩情,大約看見什麽果樹,在以前看見它的時候,它盛開花,後來大約有好久不見了,詩人病了,等到病好了再出來看見樹,樹葉子都很茂盛了,而且那個“開花的枝頭,卻有小小的果兒結著”,於是詩人看了很是喜悅,說道:“我們只是改個龐兒相見呵!”所以這首詩實在是相見之下很快的得著了壹首好詩,新詩之成每每是如此,猶如照相師照相壹樣,壹拍便成。然而這首新詩的詩情,卻正是古時候壹位女詩人在她的壹首詞裏所寫的詩情,即是“綠肥紅瘦”四個字。我將李清照這壹首《如夢令》全引了來:“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樣寫便是舊詩。雖然表現著女詩人的個性,最不易得,然而在這裏“綠肥紅瘦”四個字好像與讀者隔了好些距離,不能像新詩人的詩如當下相見。舊詩大約是由平常格物來的,新詩每每來自意料之外,即是說當下觀物。古今兩位女詩人,其詩情偶合之處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而新詩與舊詩的性質之不同又在同壹個題材上面分別出來了,又是壹件有趣的事。《冰心詩集》裏這壹首詩並沒有舊詩詞氣氛,我舉出這首詩來只是想說明《冰心詩集》裏本自有詩,就新詩與舊詩之性質上說是不會相混的。《冰心詩集》裏當然有許多詩是惹了舊詩詞調子,不是成功的新詩,而在當時的新詩人寫來又是很自然的事了。
又如《春水》第壹五九首:
憑欄久?
涼風漸生
何處是天家?
真要乘風歸去,
看——
清冷的月
已化作壹片光雲
輕輕地飛在海濤上。
這都是作者寫剎那間的感覺,其表現方法猶之乎制造電影壹樣,把壹剎那壹剎那的影子留下來,然後給人壹個活動的呈現。詩裏雖然與舊詩詞取同樣的景物,而且簡直用了舊詩詞的句子,我們讀著仍感著這不是舊詩的調子,這新詩裏頭有詩。這裏亦足以見新詩與舊詩的性質不同,舊詩是情生文文生情的,新詩則是用文來寫出當下便已完全的壹首詩。舊詩當中如“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幹倚處,待得月華生”,也許是詩人當下的實感,但也可以不是的,可以是文情相生的,所以僅僅寫這壹件事情不能成為其壹首詩或壹首詞。又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大約真是詩人當下的實感了,冰心女士“真要乘風歸去”壹句的出處也便在這裏了,然而蘇詞能夠堅持到底嗎?壹定還要寫下別的悲歡離合的事情才成其為壹首詞。舊詩的問題本來不在這裏,我那樣問很近乎“愚問”,什麽叫作實感不實感是壹個可笑的說法,然而為針對新詩說話,這裏確有壹個嚴厲的界限,新詩要寫得好,壹定要有當下完全的詩。至於怎樣把這個當下完全的詩寫得更好,那是另外壹個問題,這回我讀《冰心詩集》的時候每每聯想到這個問題,也想趁便說起。
又如《春水·壹六壹》:
隔窗舉起杯兒來——?
落花!
和妳作別了!
原是清涼的水呵,
只當是甜香的酒罷。
這壹首詩,我想也猶之乎拍照,當下詩來了,就描風捕影的將它移到詩稿紙上來了。大約詩人本是在那裏喝涼開水,而窗外忽然看見壹瓣花落,這真是千載壹時,於是壹首新詩頃刻成就。這個詩情也算是“無可奈何花落去”,雖然詩人手裏是壹杯涼開水,只好“壹曲新詞酒壹杯”了。舊詩都不是這樣寫出來的,好比唐人詩句:“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總未必是當時的即景;恐怕是平日的格物吧。然而我們現在所講的這壹首新詩到底寫得好不好呢?這確是壹個有趣的問題。就新詩的性質說,《冰心詩集》裏這壹首落花詩確乎是壹首新詩,這壹首新詩卻也可以變幻壹下,即是把它寫得更有普遍性,——我的意思說出來其實很簡單,這壹首新詩可以寫成舊詩。就如這壹首詞罷:“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壹面表現著作者的個性,壹面表現著“詞”這個體裁的普遍性,像這樣的制作便成為古典之作,詩情配合著體裁,詩情也就鍛煉純熟了。冰心女士的落花新詩,是真有壹個詩的內容,大凡寫新詩都好像有點迫不及待似的要將這個詩寫出來,那時的新詩人有壹首詩來自然更是應接不暇,直接的詩感又直接地寫在紙上了,其結果詩自然還是詩,而寫詩的方法乃太像寫散文了,即是照當時的情形直描,壹杯涼開水就當作甜香的酒了。我們可以感著這裏的詩的情緒 ,而詩卻缺乏普遍性。這裏新詩的情緒如果變幻壹下,我想適合於舊詩的體裁。前面我所引的那壹首《浣溪沙》,六句裏頭所寫的事情並沒有壹定的連接性,我們也不能知道詩人當時因那壹件事情引起的詩興,是“去年天氣舊亭臺”呢?是“小園香徑獨徘徊”呢?據我想這壹首詞的重心乃在於“夕陽西下幾時回”罷?不管怎樣,有名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總壹定是做詩作出來的,即是情文相生的,合起來是壹首絕妙好詞了。壹首新詩自有壹首新詩的勢力,它好比是短兵相接,有時卻嫌來得唐突,冰心女士舉起杯兒來叫壹聲落花便是壹例,如果以這壹點為重心加以鍛煉,那應該就是古代詩人創造詩詞的光景了。冰心女士這壹首新詩的價值也便在這裏,新詩人確乎只認得新詩,壹心照顧著新詩,就作品本身說現在我們可以認為不完全,就新詩的性質說中國的詩人則已與新詩當面了,大約是欲罷不能。這些新裝改裝為舊詩詞似乎更好,這不過是我們的推測,而這些可以改裝為舊詩詞的篇章竟確切無疑義的充溢其新詩的個性,乃是壹樁最有意義的事情。
又如《春水·壹六四》:
將離別——?
舟影太分明。
四望江山青;
微微的雲呵!
怎只壓著黯黯的情緒,
不籠住如夢的歌聲?
這首詩也是直接的詩感直接的寫在紙上,即是說冰心女士的新詩多是散文的寫法,雖然寫著那麽的近乎舊詩的句子。“舟影太分明”,“四望江山青”,我們讀著很感著壹種勢力,真是舟影太分明,四望江山青,再壹望便要望到微微的雲去了,四面是如夢的歌聲。像這樣“將離別”的情緒,如果變幻壹下,應該就是中國古代詩人創造詩的過程,然而新詩的生命自然是壹個直接的抒寫。這壹點正是冰心女士的新詩在新詩歷史上的意義,它表現新詩的個性,缺乏詩的普遍性,——如果意識到這個普遍性,冰心女士新詩的生命應是舊詩的題材了。這雖然是我個人的觀察,但我很想引起大家留心這件事情,或者不無趣味,壹方面可以明白新詩的性質,壹方面又關乎寫詩的方法,寫詩到底不是寫散文。我們從新詩人的詩的創造性又可以知道古代詩人的創造性,舊詩到後來失掉了生命徒有軀殼的存在,而這個詩的生命反而在新詩裏發見,這些關系都是無形中起來的,理會得這個關系乃見出新詩發展的意義。不過關乎寫詩的方法,在這裏尚不能多談,以後遇到適當的機會再求發揮,只是請大家不要誤會以為壹個東西有兩樣的寫法,兩樣的寫法究竟成了兩樣的東西。新詩與寫散文應不壹樣,猶之乎古人作文與做詩並不壹樣。
又如《春水》(壹0四)
魚兒上來了,
水面上壹個小蟲兒漂浮著----
在這小小的生死關頭,我脆弱的心,
忽然顫抖了。
這首詩充分表現了冰心的愛心,寫得最好的壹個地方就是:“這小小的生死關頭,我脆弱的心,忽然顫抖了。”這句話細致描繪了十壹個小小的生死關頭,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充分體會到冰心的那種對生命的珍惜和對弱者的同情心!
[摘抄]
黑暗,
怎樣描畫呢?
心靈深深處,
宇宙深深處,
燦爛陽光的休息處。
摘自《繁星》――五
[點評]
這首小詩把黑暗比喻的十分恰當,並沒有用了許多華麗的詞藻,而是把黑暗比喻成十分清晰,先說心靈的深深處,如果妳的心沒有任何雜念,我相信在心靈的深深處是沒有黑暗的。接著又說道宇宙的深深處,可是我並不是這麽認為,宇宙的絕大部分是黑暗的,但是終歸有像太陽這樣的恒星給人們帶去光明、溫暖。最後說道燦爛陽光的休息處,可不是麽?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只有黑暗。他說的休息處只不過是夜晚,夜晚就是陽光休息的時間,但是終歸黑暗是短暫的,黑暗永遠戰勝不了光明。
《春水》之三:
青年人!
妳不能像風般飛揚,
便應當像山般靜止,
浮雲似的,
無力的生涯,
只做了詩人的資料呵!
[賞析]
這是壹首非常精彩的哲理詩。詩人以風兒飛揚、雲兒飄浮和高山靜止巧妙設喻,對比比照,告訴我們立身養性的真諦。諸葛亮曾在《誠子書》中諄諄告誡其子諸葛瞻“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可見神靜氣定,戒除浮躁,對於我們修身養性是多麽重要啊!
“聰明人,拋棄妳手裏幻想的花吧!她只是毫無縹緲的,反分卻妳眼底的春光。”
詩歌集裏,我最欣賞的就是這首詩了。我從前就是個愛幻想的人,天天沈迷於對未來的幻想,而不能明智地改善現在。我小時都會幻想自己的未來多麽的成功,多麽壹帆風順、無與倫比,但那僅僅就是幻想中的開得壹朵尤其艷麗而遙不可及的花兒,不是現實,我那時學習就是因為“愛想而不愛做”變得壹點也不用心,成績也是日益地跟不上。天天幻想,很多時候會與難得的大好機會擦肩而過,我記得是我二年級的時候,數學計算比賽,其他同學全都躍躍欲試,積極準備著,而我卻想象自己壹定會有好成績,到了比賽時,壹看試題,就傻眼了,大部分同學都上榜了,我卻壹鼻子灰,那時是追悔莫及呀!喜愛幻想,而沒有壹點意向想努力去爭取現時中真正香味撲鼻的花,那就只是壹場毫無意義的白日夢!我們都應該把幻想的花扔掉,去摘真的鮮花!
《繁星春水》⑦
摘抄:
寂寞增加郁悶
忙碌鏟除煩惱――
我的朋友!
快樂在不停的工作裏!
點評:在寂寞裏我們只會想到那些令我們煩惱的事,而在忙碌中,就會沒有時間去想煩惱的事,自然而然忙碌就會鏟除煩惱,有的人不喜歡忙碌,然而在不忙碌的時候,就會增加煩惱,不是也很煩惱嘛?!!所以快樂在不停的工作中!這首詩寫得最好的就是第壹句中的“增加”,這個詞的本身意義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而不是只是在寂寞中才有郁悶。
《繁星春水》⑨
摘抄:
海波不住的問這巖石,
巖石永久沈默著不曾回答;
然而他這沈默
已經過千百萬會思索
摘自―― 壹壹六
點評:這首詩中提到了巖石和海波,在海灘上,我們細心觀察,海波會同潮水湧上來撞到巖石,撞到了又退了下來,就這樣千篇壹律地,海波給與巖石重創,巖石壹次又壹次抵禦住了海波的進攻。等海波災區詢問巖石的時候,巖石表現的還是沈默。巖石的心中在想著很多,只是不回答罷了。
誰都會記仇,動物也是壹樣,海波壹次又壹次去撞巖石,巖石心裏會怎麽想呢,巖石沈默,是想讓海波知道自己的無知,心裏面感到內疚,就為了這些,巖石忍讓了,也付出了代價。而當海波去慰問巖石的時候,巖石會怎麽想,巖石保持沈默,他並不是無話可說,而他想說的話都埋藏在心裏面了。
其實在生活中也是壹樣,有壹些像海波那樣的人時時會來騷擾妳,而我也跟巖石那樣保持沈默,譬如班中的某位同學,他坐在我的周圍,也不只怎麽的,他處處擠兌我,處處挖苦我,處處看我的笑話,樂極生悲,而且還要拆散我和朋友之間的感情,我都表示沈默,不去理他,我想讓他知道,他那麽做很無聊,他會想他愧疚於我,盡管這樣做的話我要慢慢地區忍讓,但是我也要和跟巖石那樣,不管海浪怎麽撞擊他,他依然矗立在海灘上。
《繁星春水》⑩
摘抄:
黑暗,
怎樣描畫呢?
心靈深深處,
宇宙深深處,
燦爛陽光的休息處。
點評:這首小詩把黑暗比喻的十分恰當,並沒有用了許多華麗的詞藻,而是把黑暗比喻成十分清晰,先說心靈的深深處,如果妳的心沒有任何雜念,我相信在心靈的深深處是沒有黑暗的。接著又說道宇宙的深深處,可是我並不是這麽認為,宇宙的絕大部分是黑暗的,但是終歸有像太陽這樣的恒星給人們帶去光明、溫暖。最後說道燦爛陽光的休息處,可不是麽?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只有黑暗。他說的休息處只不過是夜晚,夜晚就是陽光休息的時間,但是終歸黑暗是短暫的,黑暗永遠戰勝不了光明。
繁星春水
聰明人!
在這漠漠的世上,
只能提著“自信”的燈兒,
進行在黑暗裏。
(點評)
這首詩像是冰心對聰明人的壹個警告,警告那些聰明人不要自以為是。這個世界上有不少自以為是的聰明人,但是就像冰心所說的壹樣,只能提著“自信” 的燈兒。有多少人聰明反被聰明誤。我覺得這首詩寫得最好的詞是:漠漠,這個詞寫得很新穎,也有壹點詩意! 星星
只能白了青年人的發,
不能白了青年人的心。
妳讀過這樣篇幅短小卻蘊含豐富的短詩嗎?這種詩被稱為“小詩”。五四運動後,它曾盛行壹時。在數量眾多的“小詩”中,最引人註目的還是冰心的《繁星》和《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將壹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壹個集子裏。總的說來,它們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壹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冰心,這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位著名女作家,她壹步入文壇,便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而母愛,就是“愛的哲學”的根本出發點。她認為,母愛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在《繁星》《春水》中,她把母愛視為最崇高最美好的東西,反復加以歌頌: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裏;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妳的懷裏。
詩人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把母愛之情傳達出來,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這種母愛的頌歌,在《繁星》《春水》裏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可以說,正是對母愛的深情贊頌,奠定了這兩部作品深沈細膩的感情基調。與頌揚母愛緊密相連的,便是對童真、童趣、童心及壹切新生事物的珍愛:
萬千的天使,
要起來歌頌小孩子;
小孩子!
他那細小的身軀裏,
含著偉大的靈魂。
在詩人的眼裏,充滿純真童趣的世界才是人間最美的世界。
二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在冰心看來,人類來自自然,歸於自然,人與自然應該是和諧壹致的:
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孩,
臥在宇宙的搖籃裏。
冰心還將母愛、童真、自然融為壹體:
造物者棗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壹次極樂的應許,
我要至誠地求著:
“我在母親懷裏,
母親在小舟裏,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裏。”
這首詩把對母愛的歌頌、對童真的呼喚、對自然的詠嘆完美地融合在壹起,營造出壹個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誠摯深沈,語言清新典雅,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和啟迪,是冰心小詩中最美的篇章之壹。
三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們稱這部分詩為“哲理詩”。這類詩簡練而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