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誰幫我寫下福建長樂改革30周年的征文

誰幫我寫下福建長樂改革30周年的征文

長樂文化源遠流長,人才輩出。改革開放後,文藝創作繁榮,碩果累累,湧現出許多優秀作者,1979~1998參加地區級以上展覽、表演以及在地區級以上報刊發表的作品***有1600多件(篇),其中獲全國級獎26件,較突出的有音樂作品《兩只小鷓鴣》、攝影作品《黃山素描》。全市有省作家協會會員2人,福州市作家協會會員8人;省詩詞學會會員10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10人;省攝影家協會會員7人,中國攝影協會會員2人;福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6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4人;省、福州市舞蹈家協會會員2人;福州市曲藝家協會會員3人,省曲藝家協會會員8人。他們的作品和表演在國內外屢屢得獎。“海濱鄒魯”之譽以長樂為最,有重大影響的文學家、藝術家比比皆是,其中有古代畫龍高手陳容,當代文壇泰鬥謝冰心,著名文學家鄭振鐸,被譽為北梅南奏的表演藝術家鄭奕奏,著名電影導演陳懷凱、陳凱歌,書畫家李兆珍、黃葆鉞,書畫篆刻家陳子奮、潘主蘭、潘懋勛、周哲文等。

福建還有許多作家如

冰心是20世紀我國最著名的壹位文學家,又是知名的翻譯家和社會活動家。她祖籍長樂,於1900年10月5日出生在福州隆普營,生後七個月就隨著父母親離開福州,壹生中回過兩次福州,第壹次是1911年冬,第二次是1955年冬,在福州的生活總***不到兩年時間,而且從未回到祖籍地長樂,但她十分眷戀、熱愛長樂,總以作為長樂人感到自豪。長樂人民也摯愛冰心,為能孕育出冰心這樣蜚聲中外的世界級文學大師感到驕傲。

“假如我的祖父是壹棵大樹,他的第二代就是樹枝,我們就都是枝上的密葉;葉落歸根,而我們的根,是深深地紮在福建橫嶺鄉的田地裏的。”這是冰心在《我的故鄉》中對故鄉的真情告白。冰心的祖籍是長樂市的橫嶺村,位於長樂北部內陸地區,隸屬金峰鎮。全村姓謝,戶數約140戶,人口近500人,這裏世代靠農田種植為生。謝氏源於河南省唐河縣,始祖乃炎帝後裔申伯公。申伯六十二世謝汝興,定居福州西門(侯官)。至申伯六十五世,謝伯儉遷長樂安家立業,伯儉生二子錄和銓。銓長期居住橫嶺,下傳到八十五世以達遷往福州。謝以達是冰心的曾祖父,是橫嶺村壹位目不識丁的農民,因天災,逃到福州城裏學做裁縫。謝以達生有四女後,好不容易才生了壹個兒子謝鑾恩。謝鑾恩不負父望中了舉人,在福州光祿坊道面祠辦學,廣收閩縣、閩清、侯官及鄰裏學生,得意門生有薩鎮冰、黃乃裳等。謝鑾恩生有葆琨、葆圭、葆璋和葆球四子。葆琨和葆圭都繼承父業,做了教書先生。謝鑾恩於1921年12月去世,享年88歲。

謝葆璋即冰心的父親,是謝鑾恩的第三子,號鏡如,1866年生,就學於天津紫竹林的水師學堂,曾參加中日甲午海戰,後任煙臺海軍軍官學校監督、海軍練營營長。民國後任海軍部軍學司司長、海軍部參事廳參事、海軍部次長、海道測量局局長等職。謝葆璋是壹位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民主思想的愛國軍人,於1940年去世。謝葆璋生有三子壹女,女兒即謝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農歷閏八月十二日)出生於福州隆普營,按謝家女孩子排行“婉”,取名謝婉瑩。1955年12月,冰心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回福建視察,先後到福州、廈門、晉江、建陽等地訪問,這也是她壹生中最後壹次回到福州。1999年2月28日,冰心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

長樂位於閩江口南岸,是福建省會福州的門戶,土地面積658平方公裏,人口68萬,轄有18個鄉鎮260個村居。這裏與臺灣隔海相望,江海岸線130公裏。長樂歷史悠久,建縣於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著名的中法馬江海戰就發生在此。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龐大的水師曾“累駐於斯,伺風開洋”。

冰心對長樂的認識最初來自於祖父謝鑾恩給她講的貧寒家史:在壹個清靜的冬夜,祖父和我獨對的時候,他忽然摸著我的頭說:“妳是我們謝家第壹個正式上學讀書的女孩子,妳壹定要好好地讀呵。”“我並不是‘烏衣門第’出身,而是壹個不識字,受欺淩的農民裁縫的後代。”當她把這段歷史告訴她的堂兄時,堂兄卻不高興,吩咐她不要告訴別人,冰心卻認為她堂兄是“忘本”和“輕農”。為表示不同意見,她就不再遵守謝家寫籍貫的習慣,在任何表格上的籍貫,不再是祖父“進學”地點的“福建閩侯”,而是祖籍地“福建長樂”。謝家苦難史和奮鬥史,使冰心在幼小時就對故鄉有著特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