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唐 白居易《陰雨》
2. 壹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壹段秋光淡。——元 張養浩《水仙子·詠江南》
3.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清 朱彜尊《霜天曉角·晚次東阿》
4. 山滴嵐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凈無泥。——元 姜彧《浣溪沙·山滴嵐光水拍堤》
5. 嵐似屏風草似茵,草邊時膾錦花鱗。——唐 徐夤《嵐似屏風》
6. 嵐拂紗巾濕,露沾蓑草衣。——唐 寒山《詩三百三首》
7. 眉因拍劍留星電, 衣為眠雲惹碧嵐。——唐 呂巖《七言》
8. 晴嵐低楚甸,暖回雁翼,陣勢起平沙。——宋 周邦彥《渡江雲·晴嵐低楚甸》
9. 山中猶有讀書臺,風掃晴嵐畫障開。 ——唐 杜光庭《讀書臺》
10. 蒸嵐相澒洞,表裏忽通透。——唐 韓愈《南山詩》
2. 帶有“嵐”字的詩句有哪些帶有“嵐”字的詩句如下: 好看落日斜銜處,壹片春嵐映半環。
——白居易《高亭》山吐晴嵐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黃。——白居易《代春贈》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王維《木蘭柴》光中乍喜嵐氣滅,謂逢山陰晴後雪。——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浩渺浸雲根,煙嵐出遠村。
——宋之問《江亭晚望》超然虎溪夕,雙樹下虛嵐。——沈佺期《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嵐氣肅兮巖翠冥,空陰虛兮戶芳迎。
——盧鴻《嵩山十誌十首·洞元室》滿郭春風嵐已昏,鴉棲散吏掩重門。——韋應物《縣內閑居贈溫公》西郊郁已茂,春嵐重如積。
——韋應物《西郊遊宴,寄贈邑僚李巽》天邊宿鳥生歸思,關外晴山滿夕嵐。——韋應物《送章八元秀才擢第往上都應制》枉書獨宿對流水,遙羨歸時滿夕嵐。
——韋應物《答令狐士曹、獨孤兵曹聯騎暮歸望山見寄》憩樹愛嵐嶺,聽禽悅朝暉。——韋應物《神靜師院》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岑參《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得潭字)》草敵虛嵐翠,花禁冷葉紅。——杜甫《大歷二年九月三十日》嵐影浮春,雲容閣雨,澄泓碧展玻璃。
——陳偕《滿庭芳》。
3. 有哪些含“嵐”的詩句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唐 白居易《陰雨》壹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壹段秋光淡。——元 張養浩《水仙子·詠江南》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
——清 朱彜尊《霜天曉角·晚次東阿》山滴嵐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凈無泥。——元 姜彧《浣溪沙·山滴嵐光水拍堤》嵐似屏風草似茵,草邊時膾錦花鱗。
——唐 徐夤《嵐似屏風》嵐拂紗巾濕,露沾蓑草衣。——唐 寒山《詩三百三首》眉因拍劍留星電, 衣為眠雲惹碧嵐。
——唐 呂巖《七言》晴嵐低楚甸,暖回雁翼,陣勢起平沙。——宋 周邦彥《渡江雲·晴嵐低楚甸》山中猶有讀書臺,風掃晴嵐畫障開。
——唐 杜光庭《讀書臺》蒸嵐相澒洞,表裏忽通透。——唐 韓愈《南山詩》。
4. 帶嵐字的成語.詩句..浮嵐暖翠
煙嵐雲岫
怡嵐秀色
未夜青嵐入,先秋白露團。——白居易《新栽竹》
枉書獨宿對流水,遙羨歸時滿夕嵐。------<;答令狐士曹、獨孤兵曹聯騎暮歸望山見寄>; 韋應物
自蒲塘驛回駕經歷山水 韋應物
館宿風雨滯,始晴行蓋轉。潯陽山水多,草木俱紛衍。
崎嶇緣碧澗,蒼翠踐苔蘚。高樹夾潺湲,崩石橫陰巘。
野杏依寒拆,餘雲冒嵐淺。性愜形豈勞,境殊路遺緬。
憶昔終南下,佳遊亦屢展。時禽下流暮,紛思何由遣。
神靜師院 韋應物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氣微。經聲在深竹,高齋獨掩扉。
憩樹愛嵐嶺,聽禽悅朝暉。方耽靜中趣,自與塵事違。
題鄭弘憲侍禦遺愛草堂
居士近依僧,青山結茅屋。疏松映嵐晚,春池含苔綠。
繁華冒陽嶺,新禽響幽谷。長嘯攀喬林,慕茲高世躅。
同元錫題瑯琊寺 適從郡邑喧,又茲三伏熱。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潔。
花香天界事,松竹人間別。殿分嵐嶺明,磴臨懸壑絕。
昏旭窮陟降,幽顯盡披閱。嶔駭風雨區,寒知龍蛇穴。
情虛淡泊生,境寂塵妄滅。經世豈非道,無為厭車轍。
西塞山 韋應物
勢從千裏奔,直入江中斷。嵐橫秋塞雄,地束驚流滿
驪山行 韋應物
君不見開元至化垂衣裳,厭坐明堂朝萬方。
訪道靈山降聖祖,沐浴華池集百祥。千乘萬騎被原野,
雲霞草木相輝光。禁仗圍山曉霜切,離宮積翠夜漏長。
玉階寂歷朝無事,碧樹萎蕤寒更芳。三清小鳥傳仙語,
九華真人奉瓊漿。下元昧爽漏恒秩,登山朝禮玄元室。
翠華稍隱天半雲,丹閣光明海中日。羽旗旄節憩瑤臺,
清絲妙管從空來。萬井九衢皆仰望,彩雲白鶴方徘徊。
憑高覽古嗟寰宇,造化茫茫思悠哉。秦川八水長繚繞,
漢氏五陵空崔嵬。乃言聖祖奉丹經,以年為日億萬齡。
蒼生鹹壽陰陽泰,高謝前王出塵外。英豪***理天下晏,
戎夷詟伏兵無戰。時豐賦斂未告勞,海闊珍奇亦來獻。
幹戈壹起文武乖,歡娛已極人事變。聖皇弓劍墜幽泉,
古木蒼山閉宮殿。纘承鴻業聖明君,威震六合驅妖氛。
太平遊幸今可待,湯泉嵐嶺還氛氳。
寄青城龍溪奐道人 岑參
五嶽之丈人,西望青瞢瞢。雲開露崖嶠,百裏見石棱。
龍溪盤中峰,上有蓮花僧。絕頂小蘭若,四時嵐氣凝。
身同雲虛無,心與溪清澄。誦戒龍每聽,賦詩人則稱。
杉風吹袈裟,石壁懸孤燈。久欲謝微祿,誓將歸大乘。
願聞開士說,庶以心相應。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得潭字) 岑參 詳細內容 到百度裏查
亭晚人將別,池涼酒未酣。關門勞夕夢,仙掌引歸驂。
荷葉藏魚艇,藤花罥客簪。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失路情無適,離懷思不堪。賴茲庭戶裏,別有小江潭。
桂嶺千崖斷,湘流壹派通。長沙今賈傅,東海舊於公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38666338。
章甫經殊俗,離騷繼雅風。金閨文作字,玉匣氣成虹。
翰墨時招侶,丹青夙在公。主恩留左掖,人望積南宮。
巧拙循名異,浮沈顧位同。九遷歸上略,三已契愚衷。
責謝庭中吏,悲寬塞上翁。楚材欣有適,燕石愧無功。
山曉重嵐外,林春苦霧中。雪花翻海鶴,波影倒江楓。
去劄頻逢信,回帆早掛空。避賢方有日,非敢愛微躬。
復制的,要多的話去這裏去找。
5. 桂嶺晴嵐這首詩的意思桂林古有八景,清·朱樹德又續上八景。
壹、古八景:
《桂嶺晴嵐》:指今寶積山壹帶雨後初晴、嵐氣飄渺的神仙幻境。
《訾洲煙雨》:指煙雨迷蒙中的訾洲若隱若現,如海市、若浮島“勝甲天下”之奇觀。
《東渡春瀾》:今之解放橋古為浮橋。春水弄潮之際,波盈橋晃。履橋東去,尤如踩波踏浪,其樂別具壹格。
《西峰夕照》:夕陽西斜,滿天皆紅。西山諸峰沈浸在血色黃昏裏,浴萬道皎霞、吐千種風情。
《堯山冬雪》:冬雪過後,堯山壹片冰雪世界,白皚皚,晶瑩瑩,玉樹瓊枝、銀裝素裹。
《舜洞熏風》:虞帝即舜帝,古傳舜會作曲,且曾於巡視蒼梧之野前到過桂林虞山。虞山之麓有洞南北對穿,古時前臨松林、後對皇潭。南風送暖之際,松濤聲、穿洞的風聲、流水叮咚聲交響如樂,令人疑為舜作之曲《韶樂》。故洞名“韶音洞”,景名《舜洞熏風》。
《清碧上方》:傳今萬壽巷之舍利塔古有綠珠壹顆於塔頂高聳入雲、晶瑩欲滴,故名;又傳當年舍利塔所在之開元寺院內,有青松聳入藍天。壹日風雨大作,樹化蒼龍騰飛入雲,寺僧指天而言:它到上方去了。故名。到了九十年代,此名即為舍利塔之景名。
《棲霞真境》:今七星巖古名棲霞洞,洞中鬼斧神工、幻石如畫,霞映雲掩,真乃神仙修煉之仙境也!
二、續八景:
《疊彩和風》:疊彩山風生風洞、清爽宜人。避暑者到此如沐春風、燥消心和,正應山門上“到清涼境,生歡喜心”之妙聯。
《壺山赤霞》:駝峰又名壺山。明末清初之雷酒人廣植桃樹於此,桃花盛開之際,粉桃紅蕾與赤霞紅光交相輝映,壺山四野,天紅、地紅、山紅、花紅,宛如壹片赤霞。
《南溪新霽》:雨後南溪山,黛峰滴翠、樹鮮草香,空氣格外清新,令遊人心曠神怡、如超凡塵。
《北岫紫嵐》:夏日黃昏,自明月峰頂望去。古桂林西北簪峰鶴洞皆沈浸於渾朦朦如嵐似霧的淡紫微之中,山影斜暉、夜靄如帶,其美難以言狀。或曰:疊彩山白鶴洞早晚常浸紫色嵐氣,故名。
《五嶺夏雲》:夏日破曉,五嶺余脈堯山與桂林東方地平線壹列奇峰之上,常見金霞萬朵、彩雲飄蕩。
《陽江秋月》:桃花江古稱陽江。秋日之夜,月白風清,水月泛銀;柳影婆娑,波光粼粼,好壹首如情似夢的月光曲。
《榕城古蔭》:桂林古南門曾有巨榕冠如綠蓋,根夾門洞,有若城樓上撐開了壹把綠色的巨傘,蔚為奇觀,故古南門又名榕樹樓,桂林城別名榕城。
《獨秀奇峰》:指的是獨秀峰平地拔起、南天壹柱,峨峨乳邑間之奇觀
6. 帶“晴”字的古詩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連雨不知春去,壹晴方覺夏深。——(範成大:《喜晴》)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 劉禹錫
淑氣催黃鳥, 晴光轉綠萍。
嶺北初程分外貪,驚心猶自怯晴嵐。——羅江 範成大
江樓夕望招客 風吹古木晴天雨——白居易
病中多雨逢寒食 新晴幾處縛秋千。——白居易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偶向蘆花深處行,溪光山色晚來晴。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新春十日雨,雨晴門始開。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