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1、全聯: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除夕年尾,新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橫批﹕歲月永恒
2、釋義:
初壹月缺,十五月圓,萬物盈則虧,月滿則缺,年尾接年頭,亙古萬象。
3、出自:《還珠格格》第二部,他們逃亡時遇到詩詞大會,紫薇對的對子。
擴展資料: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壹,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壹字壹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例如:
上聯:紅花紅豆紅娘子
下聯:白梅白果白頭翁
上聯:降香木香香附滿店
下聯:黃藥白藥山藥齊全
上聯:海馬海龍通大海
下聯:紅花紅藤映山紅
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
下聯:天仙子相思配紅娘
上聯:琥珀青黛將軍府
下聯:玉竹重樓國老家
2.關於年尾的詩詞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賣癡呆詞》(唐)範成大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唐)來鵠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愁到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宋)毛滂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已酉新正(明)葉颙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壹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甲午元旦(清)孔尚任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五更歡笑拜新年。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董必武***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春節看花市林伯渠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鬥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壹派歌聲喜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3.形容年末的詩句1、《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宋代:秦觀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虛。麗譙吹罷小單於。迢迢清夜徂。
鄉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釋義:
湘南的天氣多風多雨,風雨正在送走寒氣。深深的庭院寂寥空虛。在彩繪小樓上吹奏著“小單於”的樂曲,漫漫的清冷的長夜,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
思鄉的夢斷斷續續在公館中感到特別孤獨,那種清涼寂寞的情懷實在無法描述;何況這正是人們歡樂團聚的除夕。衡陽還可以有鴻雁傳書捎信。這郴陽比衡陽還遠,連鴻雁也只影皆無。
2、《守歲》宋代: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釋義:
要知道快要辭別的年歲,有如遊向幽壑的長蛇。
長長的鱗甲壹半已經不見,離去的心意誰能夠攔遮!
何況想系住它的尾端,雖然勤勉明知是無可奈何。
兒童不睡覺努力掙紮,相守在夜間笑語喧嘩。
晨雞呵請妳不要啼唱,壹聲聲更鼓催促也叫人懼怕。
長久夜坐燈花點點墜落,起身看北鬥星已經橫斜。
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只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
努力愛惜這壹個夜晚,少年人意氣還可以自誇。
3、《桂州臘夜》唐代:戎昱
坐到三更盡,歸仍萬裏賒。
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
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
二年隨驃騎,辛苦向天涯。
釋義:
除夕守歲壹直坐到三更盡,回鄉之路遠隔萬裏長路狹。
雪花颯颯作響偏落竹林旁,淒寒之夜幾番夢回總關家。
破曉的號角替代殘夜漏聲,孤燈將要燃盡掉落碎芯花。
這兩年離家在外跟隨驃騎,艱辛勞苦歲暮還滯留天涯。
4、《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唐代: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釋義:
長期以來兩家關系就很好,彼此相知親密無間。
天黑之後點起描畫的紅燭,排起守歲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席間歌女唱起《梅花》舊曲,大家暢飲新蒸的柏酒,推杯換盞,間或會有行酒令的遊戲。
作者現在是四處漂泊隨行處且行樂,壹年壹年的過去了也不見。
5、《祝英臺近·除夜立春》宋代:吳文英
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釋義:
剪壹朵紅花,載著春意。精美的花和葉,帶著融融春意,插在美人頭上。斜陽遲遲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後的時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點亮守歲的燈火,人們徹夜不眠,在笑語歡聲中,***迎新春佳節。
回想舊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暫的纖手曾親自把黃桔切開。那溫柔的芳香朦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我渴望在夢境中回到湖邊,那湖水如鏡,使人留連忘返,我又迷失了路徑,不知處所。可憐吳地白霜染發點點如星,仿佛春風也不能將寒霜消融,更何況斑斑發發對著落梅如雨雪飄零。
4.關於“今夜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的最早出處我這個最可信 ^_^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金聖嘆撰
註釋(1)天上月圓,人間月半:農歷每月的十五這壹天稱為月半,這壹天正好是天上月亮復圓的時候,歷法上稱為“月望”。 (2)年尾:年終,每年十二月的最後壹天。清洪詩:“新年頭耳舊年尾,明日四兮今日三。” (3)金聖嘆(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後改名人瑞,字聖嘆。壹說本姓張,吳縣(今屬江蘇)人,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少有才名,喜批書,曾以《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傳》與《西廂》合稱為“六才子書”,並對後兩種進行批改。又能詩,有《沈吟樓詩選》。他還擅長對聯,傳說本聯是他苦思幾個月後才作出來的。據說某年中秋之夜,金聖嘆對酒賞月,忽然心有所動,得出了“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這壹上聯,可是苦思良久,仍然無法對出下聯來。直到數月之後的大年之夜,有人來問他日子,他猛然想起,今夜已是年尾、明日該是壹年的開頭了,從中得到啟示,終於對出了下聯。
鑒賞技巧妙趣聯(亦稱巧趣聯)是壹種以修辭技巧見長,以詼諧幽默為主的文字、智力遊戲性對聯。本聯是壹副顯智的巧趣聯。它以自然現象與日常生活、歷法知識為題材,巧妙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顯示作者駕馭文字的技巧智慧。在思想內容上雖沒有什麽積極可取之處,但其對聯技巧還是可讓人耳目壹新。上聯說農歷每月的月半(十五日)這壹天正是天上月亮復圓的時候,月復壹月,月月如此;下聯則說每年的年尾之後總是接新年的年頭,周而復始,永無窮期。這些自然現象與社會常識用對聯的方式組織到壹起,道出了壹種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自然規律,別有壹番情趣。
作為技巧妙趣聯,本聯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在文字上巧下功夫,頗具特色。全聯采用長聯常用的扇對形式,上下聯對仗工整,平仄大體協調,上聯仄收,下聯平收,符合嚴式對的要求。本聯最為突出的是運用復字、叠字、轉品等方式,奇巧有趣。上聯中“月圓”、“月半”、下聯中“年尾”、“年頭”,既是復字對,又運用反復(隔離反復)的修辭手法,加重了語氣,增強了對聯的氣勢。本聯還運用了叠字和轉品法:上聯“月月月圓逢月半”中的前兩個“月月”,下聯“年年年尾接年頭”中的前兩個“年年”是叠字。而“月月月”和“年年年”則是轉品,即利用漢字壹字多音或多義的特點,通過轉義或轉音,使同壹個詞的詞性發生變化。本聯中“月月月”中前兩個“月”、“年年年”中的前兩個“年”,都是表數量關系,表示每壹月、每壹年,而第三個“月”和“年”則是名詞,表示月亮和歷法中的年,這都是通過轉義而使詞性發生了變化,從而使全聯別具壹番風味。
5.描寫年末的詩句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2、《除夜》唐·白居易 薄晚支頤坐,中宵枕臂眠。
壹從身去國,再見日周天。老度江南歲,春拋渭北田。
潯陽來早晚,明日是三年。3、《除夜》唐·白居易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
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
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4、《除夜》唐·曹松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
壹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燎暗傾時鬥,春通綻處芬。
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5、《江外除夜》唐·曹松 千門庭燎照樓臺,總為年光催。
半夜臘因風卷去,五更春被角吹來。寧無好鳥思花發,應有遊魚待凍開。
不是多岐漸平穩,誰能呼酒祝昭回。6、《除夜》唐·成彥雄 銅龍看卻送春來,莫惜顛狂酒百杯。
吟鬢就中專擬白,那堪更被二更催。7、《除夜有懷》唐·杜審言 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
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興盡聞壺覆,宵闌見鬥橫。
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8、《除夜》唐·方幹 玉漏斯須即達晨,四時吹轉任風輪。
寒燈短燼方燒臘,畫角殘聲已報春。明日便為經歲客,昨朝猶是少年人。
新正定數隨年減,浮世惟應百遍新。9、《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愁鬢明朝又壹年。10、《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11、《除夜》唐·李世民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12、《除夜》唐·尚顏 九冬三十夜,寒與暖分開。
坐到四更後,身添壹歲來。魚燈延臘火,獸炭化春灰。
青帝今應老,迎新見幾回。13、《歲除夜》唐·羅隱 官歷行將盡,村醪強自傾。
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
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14、《除夜有懷》唐·孟浩然 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裏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15、《除夜》唐·徐鉉 寒燈耿耿漏遲遲,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並隨殘歷日,春風寧識舊容儀。預慚歲酒難先飲,更對鄉儺羨小兒。
吟罷明朝贈知己,便須題作去年詩。16、《除夜作》唐·薛能 和吹度穹旻,虛徐接建寅。
不辭加壹歲,唯喜到三春。燎照雲煙好,幡懸井邑新。
禎祥應北極,調燮驗平津。樹欲含遲日,山將退舊塵。
蘭萎殘此夜,竹爆和諸鄰。祝壽思明聖,驅儺看鬼神。
團圓多少輩,眠寢獨勞筋。茜旆猶雙節,雕盤又五辛。
何當平賊後,歸作自由身。17、《故鄉除夜》唐·周弘亮 三百六十日雲終,故鄉還與異鄉同。
非唯律變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何處夜歌銷臘酒,誰家高燭候春風。
詩成始欲吟將看,早是去年牽課中。18、《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懼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19、《除夜》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20、《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