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老舍簡介

老舍簡介

老舍(1899~1966)

中國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滿族。北京人。出生於城市貧民家庭。

生平和創作 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擔任過小學校長、郊外北區勸學員等職。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思潮,把他從“兢兢業業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的人生信條中驚醒;文學革命的勃興,又使他“醉心新文藝”,由此開始生命和事業的新起點。

1924年,老舍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講授漢語和中國文學。自1925年起,陸續寫了3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對烏煙瘴氣的教育界作了生動的揭露;《趙子曰》的鞭撻鋒芒指向以新派自詡其實醉生夢死的青年學生;《二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國的北京人,諷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產的社會土壤裏培植出來的“出窩兒老”的畸形心態——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語,俏皮的幽默筆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風情,通過閉塞守舊、茍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對於祖國命運的憂慮,顯示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個性和思想視角。3部作品陸續在《小說月報》上連載後,引起文壇的註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學研究會。1929年夏,繞道歐、亞回國。在新加坡逗留期間,為當地高漲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創作反映被壓迫民族覺醒的中篇童話《小坡的生日》。1930年7月起,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教。1934年秋,改任青島山東大學教授。在這兩所大學,相繼開設文學概論、外國文學史、歐洲文藝思潮、小說作法等課程。課余繼續從事創作。沿襲原來的藝術取向的,有長篇小說《離婚》和《牛天賜傳》等,都寫得富有生活情趣和喜劇效果。比之早期作品,描寫從淺露趨向含蓄,相當圓熟地形成他作為幽默作家、北京人情世態的風俗畫師、市民社會的表現者和批判者獨特的藝術風格。面對愈來愈嚴酷的社會現實,創作出現兩種新的趨勢:壹是日益關切國家大事,由此觸發寫作的靈感,如受到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五三慘案的刺激,寫了《大明湖》,九壹八事變引起他“對國事的失望”,遂有寓言小說《貓城記》的問世;壹是更加關懷城市貧民的苦難,以此作為主要描寫對象,《月牙兒》敘述母女兩代淪為暗娼,《我這壹輩子》訴說下級警察的坎坷經歷。在《駱駝祥子》中,以農村來到城市拉車的祥子個人的毀滅,寫出壹場沈痛的社會悲劇。把城市底層暗無天日的生活引進現代文學的藝術世界,是老舍的壹大建樹。《駱駝祥子》是他個人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重要作品。他從30年代初起 ,開始寫作短篇小說 ,作品收入《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等。其中如《柳家大院》、《上任》、《老字號》、《斷魂槍》諸篇,綽約多姿,精致完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11月濟南淪陷前夕,只身奔赴武漢。1938年3月,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出任總務部主任。抗戰8年中,對文藝界的團結抗日多有貢獻。他寫於抗戰時期的作品,也多以直接為民族解放服務為題旨。戰爭初起,他熱情提倡通俗文藝,寫作宣傳抗日的鼓詞、相聲、墜子等小型作品,供藝人演唱。隨後,轉向直接向群眾宣傳的話劇創作 ,連續寫劇照了《殘霧》、《張自忠》、《國家至上》等10余個劇本,頌揚民族正氣、表彰愛國誌士,批判不利於團結抗日的社會弊端,在當時起了積極的宣傳作用。自1944年初開始,進入長篇小說《四世同堂》的創作,回到所熟悉的北京市民社會和所擅長的幽默諷刺藝術。小說刻畫深受傳統觀念束縛的市井平民,在民族生死存亡關頭的內心沖突,於苦難中升騰起來的覺醒和抗爭,自然也有消極逃匿和無恥墮落。《四世同堂》是他抗戰時期的力作,也是抗戰文藝的重要收獲 。1946年3月,老舍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壹年期滿後,繼續旅居美國,從事創作和將自己的作品譯成英文。

新時代的新成就 得知中華人民***和國建立,老舍立即啟程回國。新社會的新氣象使他極為振奮,不久就發表以藝人生活為題材的劇作《方珍珠》。1951年初創作的話劇《龍須溝》上演,獲得巨大成功。劇本通過大雜院幾戶人家的悲歡離合,寫出了歷盡滄桑的北京和備嘗艱辛的城市貧民正在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是獻給新中國的壹曲頌歌。《龍須溝》是老舍創作新的裏程碑,他因此獲得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稱號。50~60年代,他在文藝、政治、社會、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擔任多種職務,但仍然勤奮創作。作品以話劇為主,有《春華秋實》、《西望長安》、《紅大院》、《女店員》等,以刻畫北京市民告別舊生活、迎接新時代的精神歷程的作品較為成功。他還寫有散文《我熱愛新北京》。自50年代後半期起,老舍在話劇《茶館》、《義和團》(又名《神拳》)和小說《正紅旗下》(未完成)等作品中,轉而描繪近代北京的歷史風雲。《茶館》以壹座茶館作為舞臺,展開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民國初年北洋軍閥盤踞時期、國民黨政權崩潰前夕3個時代的生活場景和歷史動向,寫出舊中國的日趨衰微,揭示必須尋找別的出路的真理。老舍的話劇藝術在這個劇本中有重大突破。《茶館》是當代中國話劇舞臺最享盛名的保留劇目,繼《駱駝祥子》之後,再次為老舍贏得國際聲譽。

老舍在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思想上藝術上不斷取得重要進展和突破。他寫作勤奮,孜孜不倦地涉獵文學創作的各個領域,是位多產作家,壹生寫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於1966年8月24日自溺於北京太平湖。

回答者:532914557 - 秀才 二級 11-17 14:42

--------------------------------------------------------------------------------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父親是壹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壹家人的生活。

1918年夏天,他以優秀的成績由北京師範學校畢業,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學去當校長。1924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壹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誌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口》和《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壹的地位。

1930年老舍回國後,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授。這個時期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樣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壹輩子》等中篇小說,《微神》等短篇小說。1944年開始,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四世同堂》。

他擔任全國文聯和全國作協副主席兼北京文聯主席,是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躪辱投湖自盡。

著作書目:

《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1928,商務

《趙子曰》(長篇小說)1928,商務

《二馬》(長篇小說)1931,商務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文學院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代

《離婚》(長篇小說)1933、良友

《老舍幽默詩文集》1934,的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Z9,人間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1937,人間

《三團壹》(曲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樣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l943,中西書局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說集)l948,晨光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龍須溝》(話劇)1951,大眾

《老舍選集》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說選》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饑荒》三部曲)上下冊,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