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樓主使用洛夫的《邊陲人的獨白》,本首詩歌四個小標題使用杜甫《春望》前四句。在形式上剛好適合四個人朗誦,在內容上並非壹般意義上的口號性質的愛國,而更註重壹種文化血脈的傳承。通過這首作品我們能夠感受到臺灣與大陸那種分離的痛苦,這不是愛國詩歌什麽是。 《邊陲人的獨白》 作者:洛夫 國破山河在 無人能高舉自己而成巍峨 除了山河 從冰河期的巖層開始 便永世綰結 以壹條沾血的韌帶 國破 山河在 彎弓已折 而帶箭的大雕仍在高空盤旋 去國者的魂魄與骨灰 無非是 飄過嵩山三十六峰的 壹陣驟雨 長江至今還有萬裏嗎? 風雪呼嘯而過 答案或在 千帆過盡後的滾滾濁浪中 三峽水流洶湧 兩岸動人心魄的豈只是猿嘯 還有險灘 險灘上壹雙雙被放逐的腳印 踽踽涼涼地 壹路哭著出川 而今 華山峰頂浮貼著 壹枚冰涼的秦代月亮 阿裏山上浮貼著 壹枚熏黑的現代月亮 國破山河猶在 只是不懂,不懂為何 淡水河的魚貝 要以八十年代的方式毒殺自己 城春草木深 春,在山中 在蒲公英的翅膀上 春,在解凍的小河中 在野菊和狗尾草 糾纏不清的交媾中 春,在羞紅著臉的 壹次懷了千個孩子的桃樹上 春,在縱橫的街衢 在晚唐某年某月某日 夔州壹家賣醉兼賣鄉愁的 酒樓上 不管中原,或是邊陲 只有喧囂,而無人語 只有藥瓶 而無任何勃起的跡象 感時花濺淚 那年頭,在江南 淚 不叫做淚 而稱之為煙雨 濺自壹樹桃花 濺自壹樹杏花 濺自壹樹山茶 濺自壹樹海棠 那年頭,在江南 只有楊柳默然垂首 因它已哭滿了 壹池塘的淚 恨別鳥驚心 哀傷 起自大地 烽火毀了家 只好另築壹個夢 毀了童年 只好另架壹座秋千 毀了天空 只好調整另壹個仰望的角度 午夜,久久不聞槍響 全城的鼾聲暴起暴落 像壹支粗俗的歌謠 我們就這麽吵鬧壹生 晨起鳥鳴啁啾 實在沒有什麽好驚心的了 唯對鏡時才怵然怔住 當手中撚弄著 歷經風的革命 雪的浩劫 而今藏身於梳子牙縫中的 壹根白發 PS:滿意請采納,不滿意還可以追問。 人們聽詩時能否產生情感反應。產生多大的情感反應大約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壹、朗誦者聲音本身的質量(這和朗讀者有關); 二、聲音的節奏感(詩人的責任在於提供節拍標誌,朗誦者要將潛在的節奏表現出來); 三、詩歌意象(這和詩歌質量和聽眾修養相關); 四、朗誦者個人情況(有名壹點、漂亮壹點都有助於提高讀者心靈開放的程度)。 聽詩和聽歌的差別,只是在於這幾種因素的排序不同而已、聽歌的重要程度排序是: (二)、(四)、(壹)、(三)
其實我想說戴望舒的 《我用殘損的手掌》 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壹角已變成灰燼,那壹角只是血和泥;這壹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江南的水田,那麽軟……現在只有蓬蒿;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盡那邊,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無形的手掌掠過無恨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只有那遼遠的壹角依然完整,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貼在上面,寄與愛和壹切希望,因為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因為只有那裏我們不像牲口壹樣活,螻蟻壹樣死……那裏,永恒的中國!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沁園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