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滿江紅中“踏破賀蘭山缺”的“缺”是讀第壹聲,quē。
原文
滿江紅·寫懷
嶽飛〔宋代〕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欄 通:闌)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壯誌 壹作:壯士;山缺 壹作:山闕)
譯文
我怒發沖冠,靠在欄桿處,壹場急驟而來的雨剛剛停歇。擡頭望眼,向著天空大聲呼叫,豪壯的胸懷激動劇烈,三十年功績名位成了塵土,征戰千裏只有浮雲明月。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恥辱,尚未洗去。作為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只想駕著戰車,踏破賀蘭山敵人的營壘。壯士們打仗餓了就吃匈奴的肉,談笑渴了就飲匈奴的血。我要重新,收復舊日國家的疆土,再回京闕向皇帝報捷。
註釋
怒發沖冠:氣得頭發豎起,以至於將帽子頂起。形容憤怒至極,冠是指帽子而不是頭發豎起。
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壹種抒情舉動。
三十功名塵與土:年已三十,建立了壹些功名,不過很微不足道。
八千裏路雲和月:形容南征北戰、路途遙遠、披星戴月。
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賀蘭山:賀蘭山脈,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當時被金兵占領。壹說是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境內的賀蘭山。
胡虜(lǔ):對女真貴族入侵者的蔑稱。
朝天(闕):朝見皇帝。
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創作背景
第壹種說法:嶽飛第壹次北伐,即嶽飛30歲出頭時所作。第二種說法:公元1136年(紹興六年)。紹興六年,嶽飛第二次出師北伐嶽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嶽飛壯誌未酬,鎮守鄂州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第三種說法:《滿江紅》創作的具體時間應該是在嶽飛入獄前不久。
賞析
嶽飛工詩詞,雖留傳極少,但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嶽飛精忠報國、壹腔熱血的英雄氣概。這首的上片,“怒發沖冠,……空悲切”。意思說,我滿腔熱血,報國之情,再也壓不住了,感到怒發沖冠,在庭院的欄桿邊,望著瀟瀟秋雨下到停止。擡頭遠望,又對天長嘯,急切盼望實現自己的誌願。三十多歲的人了,功名還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塵土壹樣,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麽東西呢?渴望是八千裏路的征戰,我要不停的去戰鬥,只要這征途上的白雲和明月作伴侶。不能等了,讓少年頭輕易地變白了,到那時只空有悲憤。這壹段表現了嶽飛急於立功報國的宏願。
下片,“靖康恥,……朝天闕。”靖康二年的國恥還沒有洗雪,臣子的恨什麽時候才能夠消除呢?我要駕乘著戰車踏破敵人的巢穴,肚子餓了,我要吃敵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敵人的血。我有雄心壯誌,我相信笑談之間就可以做到這些。等待收復了山河的時候,再向朝庭皇帝報功吧!這壹段表現了嶽飛對“還我河山”的決心和信心。
這首詞,代表了嶽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誌,表現出壹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表現了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侍從頭、收拾舊山河”。把收復山河的宏願,把艱苦的征戰,以壹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來,讀了這首詞,使人體會,只有胸懷大誌,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出感人的詞句。在嶽飛的這首詞中,詞裏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作者憂國報國的壯誌胸懷。
從“怒發沖冠”到“仰天長嘯”,先是寫在家裏庭院中的情況,他憑觀欄雨,按說這是壹種很愜意的生活,可是卻按不住心頭之恨而怒發沖冠。壹句“仰天長嘯”,道出了精忠報國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說明了嶽飛高尚的人生觀,兩句話把作者的愛與恨,追求與厭惡,說得清清楚楚。嶽飛在這裏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塵與土”;“雲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觀點,既形象又很有詩意。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兩句話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著上面表達出的壯烈胸懷,急切期望早日為國家收復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頭,那悲傷都來不及了。它有力地結束詞的上片所表達的作者心情。
下片壹開始就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把全詩的中心突出來,為什麽急切地期望,胸懷壯誌,就因為靖康之恥,幾句話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具體化了。從“駕長車”到“笑談渴飲匈奴血”都以誇張的手法表達了對兇殘敵人的憤恨之情,同時表現了英勇的信心和無畏的樂觀精神。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以此收尾,既表達要勝利的信心,也說了對朝庭和皇帝的忠誠。嶽飛在這裏不直接說凱旋、勝利等,而用了“收拾舊山河”,顯得有詩意又形象。
作者簡介
嶽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壹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將張憲壹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嶽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嶽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葬於西湖畔棲霞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