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洪湖的詩句 1. 求贊美洪湖的美文
我的家鄉洪湖
洪湖,壹個美麗的名字,壹個獨特的家園,壹位慈祥的母親。我喜歡她恬靜的音容,喜歡她秀麗的身姿,喜歡她博大的胸懷。
人都說“洪湖水,浪打浪”。我卻獨言:洪湖水,水肥肥,情真真。
金秋十月,稻穗在初曦的陽光普照下,羞紅了臉,彎下了腰,那嬌滴滴的模樣,恰似乎未出閣的少女,惹人憐愛。也許妳會說洪湖的稻穗跟其他的地方壹樣,都只是壹副女兒情態,沒有什麽稀奇的,那妳就大錯特錯了。不信您可以脫下鞋子,提起褲角,去稻穗的海洋裏走上壹走,保不準那彎腰的稻穗下聳立著的筆直的身桿,已堪堪越過您的“海拔”呢!我驚訝於他那健碩的身軀,也感嘆於自然的神奇力量,這就是洪湖水肥的魔力啊!
還有那大片大片白色的棉花田,還有那壹排壹排高聳入雲的楊樹,還有那壹陣壹陣悅耳的笑……別說這白色葫蘆樣的俏茄子,別說這紅色艷麗裝的小鱔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卻訴說著不壹樣的神奇!
水兒肥喲餵!情兒真耶呀!
洪湖的水兒是可愛的!“壹方水土養壹方人”,洪湖的人兒又是多麽可愛撒!
“民以食為天。”洪湖人深受“天”的眷顧,家家戶戶經營著自個兒的壹畝三分地——“田”字型整齊地匍匐於大地母親平整寬闊的懷裏。正值農忙季節,金燦燦的稻谷兒,攜著農人們辛勤的汗水,在收割機的召喚下,似不舍似滿足,壹粒壹粒地匯聚在了壹起,躺進了編織袋。農人們星星點點地散落於碩果累累的稻田中,著著樸素的白褂兒,紮起袖子,敞開胸懷,,壹手叉著腰,壹肩扛著編織袋,臉上洋溢著豐收喜悅的笑容,來回的奔波。瞧那黑黝黝的皮膚咯!不斷吸收著光的能量,沈澱著日月的精華,無限光彩!忘不了那矯健的步伐,深深地烙印在田埂上,記錄著今朝的豐收,與日俱增!
洪湖的農人們,天生擁有勤勞的品質。聽著音樂,騎車行在悠長的水泥馬路上,時不時就會碾著鋪展開的谷粒兒,窸窣的聲音,和著周圍流行的旋律,讓我有著壹絲別出的心動。陽光是溫和的,谷兒是慵懶的,農人們卻總是忙碌的。日復壹日,太陽東升西落,不辭辛勞的農人們早上載著壹袋袋稻谷兒尋到壹處空閑的水泥地,讓沈睡的稻谷兒接受陽光的洗禮,傍晚時分又不知疲倦地將壹袋袋稻谷兒裝載回家。有時候,天像無賴的小兒,喜歡做躲貓貓的遊戲,壹時不察間降下壹陣小雨,這可急著了咱的農民朋友羅!妳拿掃帚我用耙,他牽雨棚又帶娃,含著艱辛,透著溫馨。
洪湖人有著壹顆善良的心。無論走在哪裏,少不了蒼翠的綠葉,更少不了悅耳的鳥鳴。——洪湖,是鳥兒的天堂。洪湖的鳥兒,身板是嬌小的,膽子卻是賊大的!它們擁有自己的脾氣。當它們翹著小尾巴啄食著地上甘甜的谷粒時,妳走過去,不必驚訝它們可能對妳的無動於衷。洪湖的人兒和鳥兒自有壹段不同尋常的默契,他們是好朋友,純天然的朋友。我曾經看到過這樣的壹幅畫面——傍晚,壹條水泥馬路上,幾百只黑色的小鳥兒聚集在路中間,歡快地唱著歌兒。壹輛摩托飛馳而來,它們倏地壹躍而起,飛到路上面的天線上駐足。等摩托疾馳而過,它們又統壹整齊地飛下來唱著屬於它們自己的歌曲。或壹輛汽車,或壹輛三輪車,車水馬龍的,鳥兒們卻不厭其煩地飛上飛下,好不快樂!為此,我有著無限的感慨!可不是麽!我仿佛有著壹種錯覺,鳥兒們悠然地棲息在自己的幸福家園中,人們卻行色匆匆,不期然地成了裝飾鳥兒家園的風景呢!這不是別的,這正是洪湖的人兒對鳥兒們的愛呀!
夜色迷蒙,月兒藏了起來,有些昏黃的天空,靜靜的,像偎在媽媽懷裏睡著了的小孩兒,透著無盡的溫柔。村裏的人們早已進入甜美的夢鄉。倏忽間,無聲的世界綴上了輕柔的節拍,似有似無。這時候,妳會發現原來大自然也在呼吸,那是風兒的律動勒!風是信使,捎著雨兒,舒舒地撫摸著大地。洪湖的秋雨兒,有著綿綿的溫情。她好似生怕驚擾了人們安詳的生活,總喜歡倔強地在無聲的夜裏默默地釋放著她的情懷,滋潤著大地,洗滌著綠葉,悄悄地為人們的村莊換上潔凈光亮的新裝。第二天清晨,出門壹看,驀然感受到春的味道。——哦!原來那是洪湖水兒真情的告白啊!
洪湖的水美,人兒也美。寫著寫著,我自個兒竟也醉在了這美麗的洪湖之鄉,久久不願醒來。
作於 2010-9-23
2. 贊美荊州的詩句
贊美荊州的詩句如下:
1、《送人還荊州》
皇甫曾 [唐]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
水傳雲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青門壹分手,難見杜陵人。
2、《荊州泊》
李端 [唐]
南樓西下時,月裏聞來棹。
桂水舳艫回,荊州津濟鬧。
移帷望星漢,引帶思容貌。
今夜壹江人,唯應妾身覺。
3、《同賀八送兗公赴荊州》
張說 [唐]
疇昔同聲友,騫飛出鳳池。
風雲壹蕩薄,日月屢參差。
此別黃葉下,前期安可知。
誰憐楚南樹,不為歲寒移。
4、《在荊州重赴嶺南》
宋之問 [唐]
夢澤三秋日,蒼梧壹片雲。
還將鹓鷺羽,重入鷓鴣群。
5、《送蘇郎中綰出佐荊州》
孫逖 [唐]
神仙久留滯,清切佇飛翻。
忽佐南方牧,何時西掖垣。
高車自蘭省,便道出荊門。
不見河梁別,空銷郢路魂。
有關於荊州的介紹:
1、荊州是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九州之壹,在荊山,衡山之間。
2、《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
3、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縣。
4、荊州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荊山壹帶直到衡山之南。
5、荊州“厥上惟塗泥,厥田為下中,厥賦為上下”。
6、這是指出荊州土壤大致類似揚州,惟土壤肥力為下中,比揚州高壹級,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級,田賦屬第三級、
3. 贊美荊州的詩句
(壹)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諸英雄。
古今上下多少事,歷史歲月皆湮沒。
鼓角爭鳴已遠去,荊楚風流耀古今。
神州中南有寶地,猶如明珠撒江漢。
…
魚米之鄉揚美名,壹方水土潤四方。
東接江城西枕川,常為兵家必爭地。
吾輩自古英材出,風雅離騷古今頌。
楚風吹拂數千年,三國紛爭今可尋。
…
楚朝自古風骨存,格調高雅眾人羨。
演義故事百余回,古城獨占七余成。
絲綢漆器尤可貴,惹得眾人紛沓來。
四季分明雨充沛,湖泊眾多惹人醉。
…
米充魚肥豬牛壯,洪湖岸邊荷飄香。
地傑人靈遍風光,金鳳昂首了四方。
風味小吃遍四處,物精味美惹人饞。
輕紡名城精品多,質優價廉美名揚。
…
現逢太平盛世年,改革開放春風吹。
荊州百萬好兒女,豈甘事事落人後?
奮起拼博迎頭進,鳳凰即將舞九天。
若君還有諸多疑,歡來古城覓古今。
(二)
沒有西子湖水的纖弱嫵媚,
沒有漓江山水的清秀靦腆,
荊州古城原本就是長江之子,
有的盡是滾滾的豪邁,
有的全為滔滔的激情。
…
巍巍的青澀城體,
猶如壹條養精蓄銳的巨龍,
靜靜地盤臥在長江之濱,余威猶存,
連顯赫的太陽掠過它的上空,
也少了幾分狂躁,多了幾分寧靜。
…
踏上沈默的龍脊,我常常不由自主地,
被它懾服,或信步,或凝神,
我的心都在細細的研讀著古城。
…
翻閱壹頁頁蒼老的青磚,
瀏覽壹頁頁古樸的瓦礫,
我讀到了春秋的烽火,
秦漢的硝煙,隋唐的滄桑,
明清的沈淪從磚石縫隙,
我看到了祖先操縱著舵桿。
…
揮舞著刀劍,我聽見他們用粗礦、
渾厚的號子吼散了巫山雲雨,
吼醒了東海的太陽,
吼翻了長江千年泥沙,
便沖擊成江漢平原的璀璨文明從瓦礫中,
我讀出了母親的乳汁,父親的血汗。
…
在這心血的哺育下,
荒蠻荊野結出了翡翠碩果,
於是魚米與鳳絹養育了壹代荊楚的驕傲!
壹部離騷引得千古名流慷慨萬端,
壹曲九歌催得天下才子蕩氣回腸!
…
我如幻似夢的古城,
妳腳下每壹道歷史的轍痕,
都記載著壹個動人的傳說,
妳身上每壹塊磚瓦的滹隙,
都鋆刻著荊楚大地古老燦爛的文明!
…
我願妳繼續擁有博大與深沈,
讓不盡的子孫去細細領略妳千年的風姿,
去求索妳亙古的永恒!
(三)
景星出,慶雲生,
濁霧開,乾坤煥。
錘鐮舉而三山倒,
星幟懸而四宇澄。
…
華表重光,
萬裏壺漿迎左道;
楚城解放,
千村擊壤迓南師。
四水盡朝宗,眾星皆拱北。
…
五十年國運昌隆,
六百裏郢荊崛起。
民生安樂,經濟騰飛;
市場繁榮,農桑茁壯。
水陸空,聯成新格局,
城鄉鎮,
無復舊規模。
…
鐵軌嘶風,
劃破長空明月;
巨輪擊浪,
沖開萬頃驚濤。
尤堪深港“神刁”,
吞吐人間春色;
…
最是高天銀翼,
輸來各地煙霞。
雙閘鎖荊江,
扼住兩湖洪患;
壹橋淩天塹,
疏通南北津梁。
…
越過重洋,
國門開鎖鑰;
走出世界,
江漢展明珠。
網絡時輸多信息,
科研已上數臺階。
…
人歌極治時,
家擁小康富。
滿天紅雨,再
揮椽筆寫輝煌;
…
壹路樵風,
重抖雄姿抒慷慨。
荊楚前程遠,
光輝歲月長。
4. 美麗的洪湖我的家~
讓深埋在心底的話, 演變成壹串串, 美好的詩句, 像櫻花般, 美麗的綻放。 飲水思源, 我也是壹樣, 想到了她。 故鄉的山, 壹直綿延起伏, 在童年記憶中, 是那樣的深刻, 又是那樣的…… 故鄉的水, 僅次於漓江, 但也是那樣的清亮鮮活, 那樣的甜。 是我童年嘻哈的地方! 淙淙流淌, 清凈得壹塵不染。 故鄉的風, 很柔, 又不失剛強。 輕輕拂過麥田, 影現出高低不平的線條。 輕風拂面, 細雨連綿, 這就是故鄉的天。
或
洪湖水鄉我的家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
多麽熟悉的歌聲,
唱的就是我家鄉!
我的家在洪湖水鄉,
那裏的小河常年流淌。
無論秋落春漲。
河邊蒿草纖纖,
迷失了多情彩蝶;
河中水草招搖,
糾纏著艄公的漿頁。
我的家在洪湖水鄉,
那裏的小河常年流淌。
流不盡滾滾長江東逝水,
平塘沃野連天闊。
江之洲,湖塘畔,
船兒撐,風兒吹;
蜻蜓點水,魚兒歡;
水鳥成行,芳草漫漫,
總是清波泛。
我的家在洪湖水鄉,
那裏的小河常年流淌。
最難忘水鄉澤國裏純樸鄉親,
仿佛讓湖水滌凈了心氣,
只留下漿楫聲裏,笑臉上蕩漾的溫和。
最喜看荷花節時湖天秋壹色。
稻椒千重浪,堆滿了船倉,
銀魚盈簍躍,塞滿了小河。
江漢平原上的洪湖啊,
水鄉澤國裏的
壹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