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北京通州老中醫徐炳華的具體地址是哪裏?想找徐炳華大夫號脈 有朋友知道具體位置嗎? 謝謝 我在九棵樹

北京通州老中醫徐炳華的具體地址是哪裏?想找徐炳華大夫號脈 有朋友知道具體位置嗎? 謝謝 我在九棵樹

1、《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其中“綠”字是經過精心篩選的,極富於表現力。洪邁《容齋續筆卷八》雲:“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雲:‘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註曰‘不好’,改為‘過’,復圈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作者認為“到”、“過”、“入”、“滿”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綠”字最為精警。

這是因為,前四字都只從風本身的流動著想,粘皮帶骨,以此描寫看不見的春風,依然顯得抽象,也缺乏個性;“綠”字則開拓壹層,從春風吹過以後產生的奇妙的效果著想,從而把看不見的春風轉換成鮮明的視覺形象——春風拂煦,百草始生,千裏江岸,壹片新綠。這就寫出春風的精神,詩思也深沈得多了。

2、“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鄭谷把僧齊己的《早梅》詩中的“數枝開”,改為“壹枝開”,齊己因此而拜鄭谷為“壹字師”。

3、據元代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記載,張桔軒有詩雲“半篙流水夜來雨,壹樹早梅何處春”,元遺山認為既指明了“壹樹”,就不能又說表疑問的“何處”,同時,壹樹梅花也絕非早梅,於是他就把“壹樹”改為“幾點”,“幾點”本身井沒有什麽奇特之處,但用在這裏描繪逐水而流的梅花,卻符合生活的真實,也使全詩氣機流暢,韻味平添。

關於文章反復修改的詩句:

元代劉秉忠《藏春集》中的《讀遺山詩四首》,其中之壹寫道:“青雲高興入冥收,壹字非工未肯休。直到雪消冰泮後,百川春水自東流。”作者以形象的詩句描繪詩創作中煉字的過程,以及詩人煉得至當至雋的字以後的美好心情。

詩聖杜甫:“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唐朝詩人賈島以苦吟著名,因為“兩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之嘆而傳為文壇佳話。

19回答者: shush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