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陋室銘節選》 劉禹錫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譯文:苔蘚爬上臺階染出壹片碧綠,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青色。
2.《苔蘚山歌》顧況
野人夜夢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閑。
野人覺後長嘆息,帖蘚粘苔作山色。
譯文:野人夜裏夢見江南的俊山,江南的山深林密,松樹長在其間。野人看後發出壹聲長嘆,苔蘚依附在山上襯托山色。
3.《遊園不值》 葉少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口柴扉久不開。
譯文: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4.《新晴》 劉頒
青苔滿地初晴後,綠樹無人晝夢余。
譯文:夏日初晴,詩人午睡醒來,只看到窗外的綠樹和青苔。
5.《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山中空曠寂靜看不見人,只聽得說話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擴展資料:
苔蘚植物屬於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植物無花,無種子,以孢子繁殖。能作為監測空氣汙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在全世界約有23,000種苔蘚植物,中國約有2800多種。苔蘚植物是壹種小型的綠色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苔蘚植物喜歡有壹定陽光及潮濕的環境,壹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
參考資料:
1,《陋室銘》劉禹錫: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翻譯:苔蘚爬上臺階染出壹片碧綠,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青色。
這裏談笑的都是博學多識的人,來往的沒有不學無術之徒。2,《苔蘚山歌》顧況:野人夜夢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閑。
野人覺後長嘆息,帖蘚粘苔作山色。翻譯:晚上做夢到了江南山,山上松桂高聳,郁郁蔥蔥,壹覺睡醒後發出長長的嘆息,堪堪將附著的苔蘚作為山色。
3,《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賀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雲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白話譯文:秋風掠過,秋野明凈,池塘積水深又清,草中蟲兒唧唧鳴。長滿苔蘚的山石,浮起濃密的雲氣。
掛著露珠的秋花,在嬌滴滴地哭泣。九月,荒地裏的稻子參差不齊,發著冷光的螢火蟲在斜徑上低飛。
石縫裏滲出的泉水滴入沙地,鬼火如墓中漆燈,花朵似的點綴著松林。4,《古歌》唐代:沈佺期玉階陰陰苔蘚色,君王履綦難再得。
璇閨窈窕秋夜長,繡戶徘徊明月光。譯文:玉石做的階梯壹片陰綠,是苔蘚的顏色,君王卻是難得再踏足這裏了。
女兒的閨房秀麗,秋夜漫長,明月的光輝在窗子前徘徊。5,《寄華山僧》唐代:賈島五更鐘隔嶽,萬尺水懸空。
苔蘚嵌巖所,依稀有徑通。譯文:苔蘚嵌在巖石中的地方,依稀有壹條小路可以暢通。
擴展資料:
比較高級的種類,植物體已有假根和類似莖、葉的分化。植物體的內部構造簡單,假根是由單細胞或由壹列細胞所組成,無中柱,只在較高級的種類中,有類似輸導組織的細胞群。
苔蘚植物體的形態、構造雖然如此簡單,但由於苔蘚植物具有似莖、葉分化,孢子散發在空中,對陸生生物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在植物界的演化進程中,苔蘚植物代表著從水生逐漸過渡到陸生的類型。
中國的苔蘚植物十分豐富。全世界有苔蘚植物23000種,中國約有2800多種,占全世界的12.2% 。
中國苔蘚植物的特點是:(1)特有類群豐富。根據近幾十年調查的結果,僅見於中國的特有苔蘚屬和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僅少數涉及鄰近地區)的東亞特有苔蘚屬***35個,占中國苔蘚植物屬數的7.09%。
它們***含有48個種、亞種或變種,占中國苔蘚植物種總數的2.2%。這些特有屬、種在中國西南部橫斷山區、長江流域中遊山區和東南沿海山區存在3個分布中心;(2)在系統發生上居關鍵位置的類群多,如原始類型藻苔目(Takakiales)藻苔科(Takakiaceae)藻苔屬(Takakia)的兩個種;藻苔(T. lepidozioides)和角葉藻苔(T. ceratophylla)在中國西藏地區的察隅、波密及米林縣的高寒山地都有發現;(3)熱帶、亞熱帶成分占優勢。
參考資料:
兩角女子綠衣裳,端坐太行邀君王,壹止之月必消亡。
橙黃橘綠,占壹年好景,人間真樂。玉塵金鰲相對峙,如我視今猶昨。珍重留侯,招邀黃石,俱赴蟠桃約。壹卮仙酒,得陪三老斟酌。總道獨綰銀章,重披宮錦,有自家天爵。八*明年身更健,胸次遙天恢廓。春小花繁,溪清月皎,都付延年藥。洞霄仙侶,更添壹個仙鶴。
濃綠疏莖繞湘水,春風抽出蛟龍尾。色抱霜花粉黛光,
枝撐蜀錦紅霞起。交戛敲欹無俗聲,滿林風曳刀槍橫。
殷痕苦雨洗不落,猶帶湘娥淚血腥。裊娜梢頭掃秋月,
影穿林下疑殘雪。我今慚愧子猷心,解愛此君名不滅。
綠楊欲舞,紅杏微笑,春工漸侈。試僂指、自從嘉定,數到寶慶□□裏。無壹歲、不書年大有,問元功誰燮理。□□□、於變雍熙,如此自當千歲。況是端笏蓬萊陛。但看雍容、玉立山峙。煉五色、補天無跡,扶日天衢光四被。安清佑、填群心聲色,恬然如談笑耳。更八荒、民生奠枕,此著又當千歲。又況善述先猷,嚴武備、不開邊鄙。陰功遍南北,千歲未多疇祉。且說總是三千歲。此際方岐嶷。聽今日、處處笙歌,何止南樓十二。
北山輸綠漲橫池,直塹回塘灩灩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樹綠晚陰合,池涼朝氣清。
蓮開有佳色,鶴唳無凡聲。
唯此閑寂境,愜我幽獨情。
病假十五日,十日臥茲亭。
明朝吏呼起,還復視黎無氓。
山無綠兮水無清,風既毒兮沙亦腥。
胡兒走馬疾飛鳥,聯翩射落雲中聲。
陣雲忽向沙中起,探得胡兵過遼水。
堪嗟護塞征戍兒,未戰已疑身是鬼。
見說青冢穴,中有白野狐。時時出沙磧,向東而號呼。
號呼復號呼,畫師圖得無。
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
應是天教開汴水,壹千余裏地無山。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裏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禹論功不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