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王令寫的送春的歷史背景

王令寫的送春的歷史背景

送春

(1)說起燕園的野花,聲勢最為浩大的,要數二月蘭了。它們本是很單薄的,脆弱的莖,幾片葉子,頂上開著小朵小朵簡單的花。可是開成壹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調。陰歷二月,它們已探頭探腦地出現在地上,然後忽然壹下子就成了壹大片。壹大片深紫淺紫的顏色,不知為什麽總有點朦朧。房前屋後,路邊溝沿,都讓它們占據了,熏染了。看起來,好像比它們實際占的地盤還要大。微風過處,花面起伏,豐富的各種層次的紫色壹閃壹閃地滾動著,仿佛還要到別處去塗抹。

(2)沒有人種過這花,但它每年都大開而特開。童年在清華,屋旁小溪邊,便是它們的世界。人們不在意有這些花,它們也不在意人們是否在意,只管盡情地開放。那多變化的紫色,貫穿了我所經歷的幾十個春天。只在昆明那幾年讓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木香花以後的歲月,便定格在燕園,而燕園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蘭的。

(3)其實我家近處,便有大片二月蘭。個芳鄰門前都有特色,有人從荷蘭帶回郁金香,有人從近處花圃移來各色花草。這家因主人年老,兒孫遠居海外,沒有人侍弄園子,倒給了二月蘭充分發展的機會。春來開得滿園,像壹大塊花毯,襯著邊上的綠松墻。花朵們往松墻的縫隙間直擠過去,穩重的松樹也在含笑望著它們。

(4)這花開得好放肆!我心裏說。我家屋後,壹條彎彎的石徑兩側直到後窗下,每到春來,都是二月蘭的領地。面積雖小,也在盡情拋灑春光。不想壹次有人來收拾院子,給枯草燒了壹把火,說也要給野花立規矩。次年春天便不見了二月蘭,它受不了規矩。野草卻依舊猛長。我簡直想給二月蘭寫信,邀請它們重返家園。信是無處投遞。乃特地從附近移了幾棵,也尚未見功效。

(5)許多人不知道二月蘭為何花,甚至語文教科書的插圖也把它畫成蘭花的模樣。蘭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稱,品高香幽。二月蘭雖也有個蘭字,可完全與蘭花沒有關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從泥土中鉆出來,如火如荼點綴了春光,又悄悄落盡。我曾建議壹年輕畫徒,畫壹畫這野花,最好用水彩,用印象派手法。年輕人交來壹幅畫稿,在灰暗的背景中只畫有壹枝伶仃的花,又依照“現代”眼光,在花旁畫了壹個破竹籃。

(6)“這不是二月蘭的典型姿態。”我心裏評判著。二月蘭是壹大片壹大片的,千軍萬馬。身軀瘦弱,地位卑下,卻高揚著活力,看了讓人透不過氣來。而且它們不只開得隆重茂盛,盡情盡性,還有持久的精神。這是今春才悟到的。

(7)因為病,因為懶,常幾日不出門。整個春天花開花謝,來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見。卻總見二月蘭不動聲色地開在那裏,似乎隨時在等候,問壹句“妳好些嗎?”

(8)又是壹次小病後,在園中行走。忽覺綠色滿眼,已為遮蔽炎熱作準備。走到二月蘭的領地時,不見花朵,只剩下綠色直連到松墻。好像原有的壹大張絢爛的色彩畫,現在掀過去了,卷起來了,放在什麽地方,以待來年。

(9)我知道,春歸去了。

(10)在領地邊徘徊了壹會兒,忽然意識到二月蘭的忠心和執著。從春如十三女兒學繡時,它便開花,直到雨僝風僽,春深春老。它迎春來,伴春在,送春去。古詩雲“開到荼靡花事了”,我是總不知荼靡是個什麽樣兒,卻親見二月蘭驀然消失,是春歸的壹個征兆。

(11)迎春人人歡喜,有誰喜歡送春?忠心的、執著的二月蘭沒有推托這個任務。

1.文章壹開頭便寫道:“說起燕園的野花,聲勢最為浩大的,要數二月蘭了。”

(1)為什麽說“聲勢最為浩大”?(3分)

(2)用“聲勢浩大”來描寫二月蘭,在表達上有什麽好處?(2分)

2.第四段開頭“這花開得好放肆”壹句中,“放肆” 這個詞的本意是什麽?在這裏指什麽而言?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感情?(6分)

答:

3.“春來開得滿園,像壹大塊花毯,襯著邊上的綠松墻。花朵們往松墻的縫隙間直擠過去,穩重的松樹也在含笑望著它們。”請分析這壹句話的表達特色。(4分)

答:

4.文章的標題是“送春”,但前半部分卻用較大的篇幅描寫二月蘭“聲勢最為浩大”,“開得好放肆”,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麽?(6分)

答:

閱讀答案:

1.(1)二月蘭“忽然壹下子就成了壹大片”,“房前屋後,路邊溝沿,都讓它們占據了,熏染了”。(3分)

(2)展現了二月蘭開花的動感和不可阻擋的力量。(3分)

2.本義是輕率、毫無顧忌,含有貶義。這裏指二月蘭開花開得多,開得熱鬧,開得自由自在。表達出作者欣賞和贊美的感情。(6分)

3.(1)運用比喻、擬人、襯托等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二月蘭開得美麗,開得“放肆”,使人印象深刻;(2)從動靜兩個角度進行描寫,富有情趣。(壹點2分,***4分)

閱讀王令的《送春》,完成12―13題。

送 春

(宋)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12. “子規”的別名是什麽?它常在什麽季節啼鳴?

13. 子規在我國古代詩歌中常借以抒寫悲情,在這首詩歌中所表現的是怎樣壹種情感?

參考答案:

12. 別名杜鵑鳥,它常在暮春季節啼鳴。

13. 子規不停啼叫,不信喚不回已消逝的春光,作者借此抒發頑強進取、執著追求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