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袁枚的經典詩詞《獨秀峰》賞析

袁枚的經典詩詞《獨秀峰》賞析

#詩詞鑒賞# 導語《獨秀峰》詩的前六句描摹獨秀峰的孤立狀態,平淡無奇,突然筆鋒壹轉由山峰說到做人:為人正直有時可能會被孤立,這也同獨秀峰壹樣,有獨秀之美,不必為此煩惱。下面就和 無 壹起來欣賞下這首詩詞,歡迎閱讀!

 《獨秀峰》

 清代?袁枚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壹峰插南鬥。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壹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賞析

 這首詩題名為“獨秀峰”,所寫是桂林山水,是袁枚晚年重遊桂林時的作品。

 桂林山水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壹,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譽。桂林山與水相輔相成,山奇形怪狀,主要的山景有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九馬畫山等;水清澈透明,主要水景有漓江、兩江四湖等。詩人在這首詩裏所寫的為桂林之山——獨秀峰。對於獨秀峰的描寫,詩人並未平鋪直敘,而是下筆突兀,首聯橫空劈來,語言誇張,表現了桂林山的雄奇與不凡。壹個“插”字,逼真地寫出詩人與獨秀峰不期而遇時敏銳而又獨特的審美感受,顯示了獨秀峰的動態之美,生動地突現出獨秀峰孤峰橫插、直沖雲霄的不凡氣勢。頷聯直抒胸臆,表達對獨秀峰的贊美。頸聯寫作者俯視天下,見壹城煙水浩渺無邊,並由此壯觀之景而生出豪邁蕩漾之情。前三聯蓄足情勢,尾聯便水到渠成。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兩句,是作者由獨秀峰而發出的對人生的感慨。獨秀峰高峻筆直,像琴弦壹樣;它突兀參天,又好似壹把插入青天的利劍;它淩寒而立,不與世間俗物同流,表現了壹種孤高自守的情操特征。作者不禁被獨秀峰的高岸峭拔所折服,由山而想到了做人。為人正直有時可能會孤立而無援,獨行而無友,可是,恰恰是因為這樣,他才也就擁有了壹枝獨秀之美,清高耿正之氣。這就如同獨秀峰壹樣,雖然孤立,卻偉岸而不朽,這是作者壹生之中所不懈追求的,表現了壹種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這首詩化靜為動,化無形為有形,賦予靜態的獨秀峰以動感的形象,將獨秀峰直沖雲天的形象生動地體現了出來。

  擴展閱讀:袁枚的人物生平

 乾隆四年(1739),24歲的袁枚參加朝廷科考,得大司寇(刑部尚書)尹繼善,相助,得中進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外調做官,曾任沭陽(1743年-1745年)、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推行法制,不避權貴,頗有政績,很得當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

 乾隆十四年(1749),父親去世,袁枚辭官養母,在江寧(今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築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

 乾隆三十八年(1773)詔求遺書,將所藏書傳抄罕見者皆獻於清廷,並作有《散書記》以紀。藏書印有“道素之門”、“百石山房”、“華裏神仙”、“錢塘蘇小是鄉親”、“此間樂”、“子才壹閱”、“隨園珍藏圖書”、“小倉山房藏書之印”等。

 乾隆五十三年(1788),73歲的袁枚,受沭陽知名人士呂嶧亭的邀請,又到沭陽作客,沭陽各界,壹部分人曾趨前30裏迎接。袁枚面對如此擁戴他的民眾,寫下了情意真摯的《重到沭陽圖記》。袁枚在這篇短文中深有感受地說:“視民如家,官居而不能忘其地者,則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官愛民,民愛官,此真不失為壹方父母官的範例。

 嘉慶二年十壹月十七日(1798年1月3日),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後葬在南京百步坡。

  擴展閱讀:袁枚的主要作品

 文集:《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隨園食單》、散文、尺牘等30余種;

 筆記小說:《子不語》(又名《新齊諧》)24卷及《續子不語》10卷;

 散文:《祭妹文》、《峽江寺飛泉亭記》、《黃生借書說》、《所好軒記》等;

 駢文:《與蔣苕生書》、《重修於忠肅廟碑》等;

 手劄:《致尤蔭手劄》;書法靈動清雅,不事雕琢,自然閑適,正合於袁枚“性靈”之主張。雖法度稍欠,然才情橫溢,亦為佳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