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關鎮楊柳小學 王小會
春遇見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恒;人遇見人,有了生命。遇見本就是妙不可言的事情,而我們的壹生就是在不斷地遇見中緩緩前行。遇見心系教育、博覽群書的領導們,遇見渴望閱讀、積極上進的同事們,遇見不計回報、堅持督促我成長的長輩、摯友們,遇見活潑可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遇見通情達理、支持我工作的家長們,幸運的我願意相信這就是上天的刻意安排!
?
壹、壹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研討是促進校際與老師之間***同發展的有效途徑。為此,城關鎮教育辦開展了閱讀領航員培訓暨閱讀成果展示交流研討活動。進壹步打造書香校園,激發全鎮師生閱讀興趣,營造濃厚閱讀氛圍,落實閱讀教學常態化,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全面推進學生核心素養下的課內外閱讀教學、語文教學走向新的臺階。
11月27日八點,教育辦主任帶領全鎮近100多人在涇川四中的錄播室中開始了繪本課例《鱷魚愛上長頸鹿》和《勇敢的克蘭西》觀摩。講座前,我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了詳細介紹,在座老師們也積極暢談了自己的收獲和感受,活動在激烈的互動氛圍中圓滿落幕。我知道活動中每壹次展示都是難得的實踐機會,每壹次聆聽都是寶貴的學習機會。我會繼續在閱讀教學方面不斷突破自己、提升自己、影響他人。這樣說並非為了取悅,而是我要大聲的告訴妳們,“我們是壹個裝著夢,裝著思想,帶著孩子讀書的大家庭。我們在寒風裹挾的季節,義無反顧的用閱讀取暖;用讀書成果鋪就腳下的路;用行動的力量讓每間教室都透出閱讀之光,我想這更多的是身為教育人肩上的責任與使命。”心懷美好,與孩子們***享讀書之旅,只因我們都是追夢人。
二、問渠哪的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楊柳小學本學期有計劃、有目的、有指導性地開展了 “重溫紅色經典”、手拉手全民閱讀、繪本閱讀課賽、“書有光,讀最美”演講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提升了師生文化底蘊。工作之余的我最喜歡忙裏偷閑中看會散文,或者讀個繪本,給同事講,給學生講。偷偷地告訴大家,我的林清玄散文集四本都被同事借走了。坐我對面的曹老師也會帶我們朗誦壹些詩歌,真心覺得,閱讀讓我們成為了最好的自己。語文教研組也會定期組織老師們進行讀書交流會,從繪本到整本書閱讀,從師生***讀到親子閱讀,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我們每壹個老師都獲益匪淺。自從我們學校有了開放、簡易、實用的“班班有個圖書角”後,那些專註閱讀的身影在校園內隨處可見。而且每壹個有心的班主任都精心制定了班級讀書計劃,老師和學生真的是閱讀悅樂。試問,在校園,不讀書,我們還能做什麽?
?
都說壹個不愛閱讀的老師是不能教出熱愛閱讀的學生的。我想說,妳們有曾這樣問過自己嗎?對於清晨來學校的孩子,妳準備用什麽,去迎接他們的目光、心靈、好奇心?而這些要求我們老師必須有持續性的學習意識,否則,真的是誤人子弟。而我們終將為人父母,如若是妳,妳會情何以堪。唯有閱讀,能讓我們心中裝滿風景,我們老師才會給學生描繪出最美的藍圖。讓我們***同點亮孩子們閱讀的心燈,讓讀書溫暖孩子們的人生,讓書香浸潤孩子們的心靈!親愛的夥伴們,讓我們***同攜手努力書寫城關鎮教育事業的新篇章。
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自從暑期參加了全國閱讀領航員培訓後,我就在CCtalk上堅持聽周四晚上的名師閱讀課例,堅持參與每周二晚上的線上***讀交流會,還有每晚睡覺前必讀兩本繪本,壹下子覺得其實生活中有所期待,是我作為老師當下最好的狀態吧!
今年剛接的畢業班的孩子們,沒有多大的閱讀基礎,只有個別學生聽過繪本,也只有個別學生有看課外書的習慣。當我了解了孩子們的情況後,我壹點都不吃驚,更多的是心疼。因為我覺得,沒有圖畫書的童年是多麽的無趣。尤其是繪本,這種最適合孩子看的書,他們沒有機會在學校讀,更沒有條件奢望親子***讀,這讓我更下定決心,要讓孩子們讀上繪本,讓孩子的童年生活不再是枯燥的家庭作業和寫不完的生字詞語,還可以有美味的《雲朵面包》,英雄人物《小黑魚》,有追逐夢想的《音樂牛索菲亞》,有智慧的《母雞蘿絲去散步》,有溫情感人的《爺爺壹定有辦法》,有固執又可愛的《犟龜》,還有成長中煩惱的集合《夏洛的網》,有永遠忘不了的《花婆婆》,有孩子們渴望的《狼王夢》……
為了實現班級高品質的閱讀,我積極申請了彩虹花項目,直到成功的把29本《柳林風聲》發到每壹個孩子的手上時,我發現他們的眼睛裏突然有了難得看見的那種靈光,仿佛被點化了壹般!那種幸福感是發自內心的,我確信他們渴望知識,更渴望走進書的世界!都說語文老師,有義務引導和督促孩子們去閱讀,而我想讓“閱讀”這被多少人喊破了天的口號落地在我們的教室裏,真正的如種子般生根,發芽,成長!
?
“潤物細無聲”是每壹位老師的心聲,當然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積累更是密不可分的。於是,我和孩子們***讀壹本書,真正用孩子的方式和心理去陪他們壹起讀,中午到校堅持15分鐘,大課間自由讀,放學後壹小時,我們壹起留著讀,孩子們很享受這種閱讀帶來的快樂,家長也很支持我的做法。***讀前,我搜集了整理了大量資料,開展了《柳林風聲》導讀課,在***讀兩周後,成功進行了第壹次班級讀書分享交流會,根據學生參差不齊的閱讀進度和分享實際,我又開展了三次閱讀推進課,來確保整本書持續、有效的讀下去。在此期間,無論是下課後還是放學後或者晚上在家長群學生都主動和我交流,並以小組為單位,制做了閱讀卡,獨立完成了閱讀清單,後續主動做了好書推薦卡,精美的書簽,還有那齊整的讀書筆記。作為老師,還有什麽比這更讓我欣慰呢?盡管是部分學生參與,那也說明孩子是酷愛讀書的。每天早上跨進教室,第壹件事就是和孩子壹起晨誦,讀唐詩宋詞、童詩童謠。我們都喜歡用這種放松的方式迎接每壹堂課。
每天保證給孩子們讀壹個繪本故事,然後就找出相關的電子版,讓孩子們美美享受畫面帶來的視覺盛宴,讀完後能自主重現故事內容,而後他們習慣性的完成思維導圖。當然無論是開展繪本或是整本書閱讀,目的絕不是領著孩子讀幾本書,而是在於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引領學生學會實用的閱讀方法,最終為獨立閱讀與終生閱讀打下堅實基礎。為此,我們既要關註學生閱讀壹本書的能力,更要引導他們讀更多的書。放學後不管多累,我還是留下來陪他們壹起讀,哪怕是陪著他們聊會書,都是幸福感要爆表的那種興奮。我們不光沈醉在《柳林風聲》感人、溫馨的家園故事裏,更用行動證明著在閱讀中成長自己,永遠都是最棒的!
壹直覺得自己說話方式很簡單,做事也有點孩子氣,更喜歡孩子的純潔、天真,所以我覺得自己此生就是為了來當回老師吧!多年前我和他們壹樣,渴望像自己的老師那樣,能手握粉筆就可指點江山,手底下又有那麽多崇拜的小粉絲,如今我夢想成真,更要把最好的給孩子們。我究竟能給予他們的還有什麽?再過十年、二十年後,我的學生會怎麽樣來談論兒時的語文老師呢?盡管我無法預知以後,但我堅持用文字書寫著和孩子們的點滴,也努力用最新鮮的營養滋潤孩子們的心田,把閱讀的種子播撒在孩子的靈魂裏,不負青春不負教師,才是最要緊的!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總之,我堅信這個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不是電,也不是光,而是作為教師的念。壹念起,那便是萬水千山,滄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