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閱讀古詩《山行留客》,完成練習.

閱讀古詩《山行留客》,完成練習.

作者:張旭(唐)生卒年不詳。字伯高,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人。世稱張長史。性狂放,好飲酒,工於草書,人稱“張顛”,又稱“草聖”。其書法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舞劍並稱為“三絕”。

詩解: 詩人的朋友來訪。因為天氣轉陰而打算歸去,詩人熱情地挽留。此即這首七絕的內容。留客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但是詩人寫得別有情趣。他沒有用壹般的客套話來挽留來客,而是針對客人的心理、山中氣候的特點,挽留客人,打消客人的去意。

客人到山中來,自然很希望飽覽山林美景,所以詩人第壹句話便說:“山光物態弄春暉”。嚴冬過盡,萬象更新,陽光和煦,山色格外明媚,萬物在春光中顯得生機勃勃、光采煥發。詩人著壹“弄”字,寫出了萬物活躍的情態。這是概括地寫山林之景。在這裏,詩人給讀者提供了馳騁想象的廣大空間:這裏有青翠欲滴的新枝嫩葉,有潺潺而流的山泉,有歌喉宛轉的百鳥,有白雲繚繞的山徑……。詩人從整體描繪入手。比壹泉壹石的刻畫更能表現春山的意境,春山的生機。如此山光物態,尚未盡情瀏覽就要歸去,豈不遺憾得很!所以詩人第二句說:“莫為輕陰便擬歸”。妳不要因為天邊飄來壹片薄薄的陰雲就打算下山啊,山中的萬般景致妳還沒來得及觀賞哩!

接下去,詩人捉摸客人不是不想欣賞春山美景,面是擔心下雨淋濕了衣衫,於是他以退為進,說道:“縱使晴明無兩色,入雲深處亦沾衣”。空山幽谷,雲封霧鎖,水氣朦朧,花葉露濃,即使是天氣晴朗,妳走入深山,也不免沾衣欲濕。言外之意。“入:雲深處”景色愈佳,為了壹覽佳景,怎能顧惜“沾衣”呢?即使下點雨,淋濕了衣衫又何妨呢?。這是用委婉的方式,勸說客人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