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天谷,夏滿芒夏暑相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壹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壹,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壹兩天 (二) 西園梅放立春先, 雲鎮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 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箏好, 谷雨西廂宜養蠶。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滿布庭前。 隔溪芒種漁家樂, 農田耕耘夏至間。
小暑白羅衫著體, 望河大暑對風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處暑西樓聽晚蟬。
翡翠園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華天。 枯山寒露驚鴻雁, 霜降蘆花紅蓼灘。
立冬暢飲麒麟閣, 繡襦小雪詠詩篇。 幽闔大雪紅爐暖, 冬至琵琶懶去彈。
小寒高臥邯鄲夢, 捧雪飄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艷,雨水紅杏花開鮮; 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
清明風箏放斷線,谷雨嫩茶翡翠連, 立夏桑果象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 芒種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 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顏; 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 寒露菜苗田間綠,霜降蘆花飄滿天; 立冬報喜獻三瑞,小雪鵝毛片片飛。
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 小寒遊子思鄉歸,大寒歲底慶團圓。 (四)二十四節氣氣候農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壹年之計在於春,農業生產創高優。
雨水:雨水春雨貴如油,頂淩耙耘防墑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 驚蟄:驚蟄天暖地氣開,冬眠蟄蟲蘇醒來,冬麥鎮壓來保墑,耕地耙耘種春麥。
春分:春分風多雨水少,土地解凍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曬,冬麥返青把水澆。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植樹造林種甜菜,水稻育秧選好種。
谷雨:谷雨雪斷霜未斷,雜糧播種莫遲延,家燕歸來淌頭水,苗圃枝接耕果園。 立夏:立夏麥苗節節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墑保,溫棚防風要管好。
小滿:小滿溫和春意濃,防治蚜蟲麥稈蠅,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絨剪毛防冷風。 芒種:芒種雨少氣溫高,玉米間苗和定苗,糜谷蕎麥搶墑種,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雜去劣選好種,消雹增雨幹熱風,玉米追肥防粘蟲。 小暑:小暑進入三伏天,龍口奪食搶時間,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閑。
大暑:大暑大熱暴雨增,復種秋菜緊防洪,測預報稻瘟病,深水護秧防低溫。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變金,苗圃芽接摘樹心。
處暑:處暑伏盡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糧菜後期勤管理,冬麥整地備種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熱,播種冬麥好時節,稻曬田收葵花,早熟蘋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漸涼,稻黃果香秋收忙,碾脫粒交公糧,山區防霜聽氣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飛,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蘿蔔和白菜,稭稈還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結冰又結霜,抓緊秋翻蓄好墑,凍日消灌冬水,脫粒曬谷修糧倉。 立冬:立冬地凍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農田建設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飄,幼樹葡萄快埋好,用冬閑積肥料,莊稼沒肥瞎胡鬧。 大雪:大雪臘雪兆豐年,多種經營創高產,時耙耘保好墑,多積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嚴寒數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極參加夜技校,增產豐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進入三九天,豐收致富慶元旦,季參加培訓班,不斷總結新經驗。
大寒:大寒雖冷農戶歡,富民政策誇不完,產承包繼續幹,歡歡喜喜過個年。 (五)節氣百子歌 說個子來道個子, 正月過年耍獅子。
二月驚蟄抱蠶子, 三月清明墳飄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陽吃粽子。
六月天熱買扇子, 七月立秋燒袱子。 八月過節麻餅子, 九月重陽撈糟子。
十月天寒穿襖子, 冬月數九烘籠子。 臘月年關四處去躲帳主子。
2.表示春夏秋冬的4個節氣的古詩各兩句壹、表示春天的詩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出自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
二、表示夏天的詩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出自唐代詩人高駢的《山亭夏日》
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江村》
三、表示秋天的詩句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望洞庭》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夕》
四、表示冬天的詩句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出自唐代詩人高適的《別董大》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出自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詠梅》
3.表示春夏秋冬的4個節氣的古詩各兩句(壹)詩中的春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二)詩中的夏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李商隱(晚晴))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三)詩中的秋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3、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四)詩中的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
(陶淵明《四時》)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遊《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董思恭《守歲》)。
4.想找壹些關於初冬時節的詩句贈劉景文
作者: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壹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
擎:舉,向上托。所以“擎雨蓋”是形容荷葉亭亭玉立,如傘般。
這首詩叫《贈劉景文》,這個“君”當然是指劉景文了。
寫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象。
“荷盡”、“菊殘”兩詞可以看出是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鬥寒的形象。後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壹面,而這壹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誌消沈、妄自菲薄。
爐向初冬火
懶鈍尤知命,幽棲漸得朋。門閑無謁客,室靜有禪僧。爐向初冬火,籠停半夜燈。憂勞緣智巧,自喜百無能。 。
出自:《與僧智如夜話》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正初冬盛期
舜德日輝光,正初冬盛期。東朝喜、誕生時。向彤闈、清凈均化有,自然和氣。長生久視,金殿熙熙。宴瑤池。褘衣俱侍、玳筵啟。花如錦、耀朝暉。太平際天子,天下養、***瞻誠意。南山虔祝,億萬同歲。 。
出自:《長壽仙促拍》 年代:宋 作者: 曹勛
漸過初冬時節好
極目丹楓迎霽曉。山明水凈新霜早。燕去鴻歸無事了。天渺渺。風吹平野低寒草。漸過初冬時節好。尋梅踏雪城南道。追憶舊遊人已老。歡更少。孤懷擬***誰傾倒。 。
出自:《漁家傲》 年代:宋 作者: 毛並
水國初冬和暖天
水國初冬和暖天,南榮方好背陽眠。題詩朝憶復暮憶,見月上弦還下弦。遙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識紅蓮。何人授我黃金百,買取蘇君負郭田。 。
出自:《別墅懷歸》 年代:唐 作者: 陸龜蒙
5.秋天和冬天的詩句、節氣、諺語、成語詩句《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醉重陽節。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裏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蘇幕遮》宋範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漁家傲》宋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秋波媚》宋陸遊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秋月》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壹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裏,白雲紅葉兩悠悠。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風引》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秋詞》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秋雨中贈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初秋》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淒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秋晚江上遣懷》唐杜牧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貧病遠行客,夢魂多在家。
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北風行》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壹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別董大》唐高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冬夕》唐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冬夜答客》唐鮑溶 冬日誠可愛,不如夜漏多。
幸君霜露裏,車馬犯寒過。 學耕不逢年,稂莠敗黍禾。
豈唯親賓散,鳥鼠移巢窠。 獨見青松心,淩霜庇柔蘿。
壯日賤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憶古丈夫,壹言重山河。
臨風彈楚劍,為子奏燕歌。 《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幹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負冬日》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壹念無。 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冬夜》唐白居易 家貧親愛散,身病交遊罷。眼前無壹人,獨。
6.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各5首壹、關於描寫春天的詩句:《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裏白沙堤.《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關於描寫夏天的詩句:《夏夜嘆》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裏風,飄飖吹我裳.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壹洗濯,執熱互相望.竟夕擊刁鬥,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首夏》唐白居易孟夏百物滋,動植壹時好.麋鹿樂深林,蟲蛇喜豐草.翔禽愛密葉,遊鱗悅新藻.天和遺漏處,而我獨枯槁.壹身在天末,骨肉皆遠道.舊國無來人,寇戎塵浩浩.沈憂竟何益,只自勞懷抱.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潯陽多美酒,可使杯不燥.湓魚賤如泥,烹灸無昏早.朝飯山下寺,暮醉湖中島.何必歸故鄉,茲焉可終老.《夏時田園雜興》(其壹)宋範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小池》宋楊萬裏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裏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關於描寫秋天的詩句:《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關於描寫冬天的詩句:《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別董大》唐高適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詠梅》宋王安石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雪梅》宋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冬日田園雜興》宋範成大放船閑看雪山晴,風定奇寒晚更凝.坐聽壹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7.左河水描寫秋季6個節氣詩《立秋》(左河水)壹葉梧桐壹報秋,稻花田裏話豐收。
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 處暑》(左河水)壹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
日移南徑斜暉裏,割稻陌阡車馬馳。《 白露》(左河水)衰荷滾玉閃晶光,壹夜西風壹夜涼。
雁陣聲聲蚊寂靜,棗紅點點桂流香。《秋分(中秋)》 (左河水)暑退秋澄轉爽涼,日光夜色兩均長。
壹輪穿桂香空照,萬裏離人訴斷腸。《 寒露》(左河水)天高晝暖夜來涼,草木蕭疏梧落黃。
晝享菊香播小麥,夜嘗梨貝養脾腸。《 霜降》(左河水)時逢秋暮露成霜,幾份凝結幾份陽。
荷倒千池蕭瑟岸,棉白萬頃采收忙。
8.二十四節氣裏的秋天節氣有哪些詩歌壹、《夜喜賀蘭三見訪》唐·賈島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秖是君。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登高望遠的好時節,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午後的秋陽,壹個人坐在樹影稀疏山上。不如靜下心來享受秋天帶來的壹切美好,大自然四季的輪回,春風,夏雨,秋葉,冬雪。
二、《贈供奉僧次融》唐·姚合會解如來意,僧家獨有君。開經對天子,騎馬過聲聞。
本寺遠於日,新詩高似雲。熱時吟壹句,涼冷勝秋分。
天轉涼了,心也變得越來越靜,越來越清,人的情緒也總在這壹段時日內放平。除了秋日的溫度,有時壹句醍醐灌頂的話,也會讓人感到秋日帶給人的涼意與冷靜。
9.節氣的詩詞關於24節氣的古詩有很多,現每個節氣選錄壹首詩,如下:1、立春 唐 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壹題詩。2、雨水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3、驚蟄唐 韋應物《觀田家》微雨眾卉新,壹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4、春分南唐,北宋 徐鉉《春分日》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5、清明唐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6、谷雨元 王惲《木蘭花慢》問東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來絳艷,紅爛燈枝。劉郎為花情重,約柳邊、娃館醉吳姬。
羅襪淩波微步,玉盤承露低垂。春風百匝繡羅圍。
看到彩雲飛。甚著意追歡,留連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長亭畔,漫壹杯、藉草對斜暉。歸縱酴醿雪在,不堪姚魏離枝。
7、立夏南宋 陸遊《幽居初夏》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8、小滿北宋 歐陽修《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其二)》野棠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田家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
9、芒種南宋 陸遊《時雨》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10、夏至唐 劉禹錫《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11、小暑唐 韓翃《幸有心期當小暑》朝辭芳草萬歲街,暮宿春山壹泉塢。青青樹色傍行衣,乳燕流鶯相間飛。
12、大暑唐 白居易《消暑》何以消煩暑,端坐壹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有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10.描寫節氣的詩句有哪些1、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張栻《立春偶成》
譯:時近年終冰霜漸漸減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曉。
2、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蘇軾《減字木蘭花·立春》
譯:牽著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風無限,來自海上。於是請來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紅染得像肉色紅。
3、西風半夜驚羅扇。蛩聲入夢傳幽怨。碧藕試初涼。露痕啼粉香。——黃升《重疊金·壬寅立秋》
譯:西風蛩聲,入夢幽怨,秋已悄然而至。碧藕試涼,清冰凝簟,氣候已截然不同於夏夜。
4、綠陰鋪野換新光,薰風初晝長。小荷貼水點橫塘,蝶衣曬粉忙。——張大烈《阮郎歸·立夏》
譯:綠陰遍野,風暖晝長,橫塘新荷,花叢蝶忙,壹片初夏時節的景象宛然在目。
5、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劉言史《立秋》
譯:這壹天的早晨暑氣消去,秋風陣陣而起。天闊雲高夏色已收,樹木在風中作響,是秋天的聲音。
6、年去年來白發新,匆匆馬上又逢春。——於謙《立春日感懷》
譯:壹年年過去,白頭發不斷添新,戎馬匆匆裏,又壹個春天來臨。
7、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
譯:從美人登發上的裊裊春幡,看到春已歸來。
8、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旛判醉倒。——陸遊《木蘭花·立春日作》
譯:春盤春酒年年都是醇香醉人,壹到立春日,戴旛勝於頭上,痛飲壹番,喝到在斜陽下醉倒。
9、春田龜坼苗不滋,猶賴立春三日雪。——王士禎《春不雨》
譯:春天的田地幹裂,就像等著立春的那場雪壹樣。
10、閑立春塘煙淡淡,靜眠寒葦雨颼颼。——鄭谷《鷺鷥》
譯:春天裏,鷺鷥時而悠閑地站立在煙波迷蒙的池塘邊上,時而靜臥在冷雨颼颼的寒葦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