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春節重陽節的詩句

關於春節重陽節的詩句

1. 春節的詩句

關於春節的詩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王灣《次北固山下》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 —— 高適《除夜作》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關於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 杜牧《清明》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 韓翃《寒食 》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壹霎清明雨。 ——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2. 關於春節,重陽的詩句

《九月幾日以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描寫春節的古詩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王灣《次北固山下》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 —— 來鵠《除夜》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 皇甫冉《春思》

3. 關於春節,中秋節,重陽節的古詩

春節:

田家占氣候 ***說此年豐

千門萬戶瞳瞳日百 總把新桃換舊符

中秋節:

夜月度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天下三分明月夜知,二分無賴是揚州

重陽道節:

九月重陽節,開門見菊花

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重陽獨酌杯中版酒,抱病起登江山臺

遙知權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春節: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清明節:

1、幾多情,zd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2、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3、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回鎖朱樓。——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

中秋節:

1、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

重陽節:

1、獨答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大全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賞析:這首詩中,“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於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

“異客”則更強調了遊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壹句詩裏,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系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

這兩句構成全詩的壹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唐·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賞析: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

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3、《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賞析:頷聯為唐詩名句,夾敘夾議,寫出了詩人矛盾的心情。

“難逢”、“須插”的言外之意是應把握當前及時行樂,不要無益地痛惜流光,表現了壹種通達的生活態度。“菊花”是扣合重陽節的習俗。

4、《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賞析:用白描的手法寫雁過江上南飛,與客提壺上青山的壹副美景。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寫的淋漓盡致。

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裏,“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傳達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廣,不獨指雁影。“與客攜壺”是置酒會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樂事,“翠微”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

5、《滿江紅·喜遇重陽》清·宋江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

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 願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禦邊幅,號令明,軍威肅。 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

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賞析:群雄“開懷痛飲”之時,宋江顯然想得遠些。先強調弟兄情分再是為眾人的前程的憂慮和思考。

重陽節飲酒賞菊。宋江在這時候吟出“降詔”,“招安”自然為英雄們的悲劇打下了伏筆。

宋江將時光催人老的恐慌,輕松消解進了佳節帶來的神清氣爽,這是壹種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賞析:這首詩作於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首聯二句概言邊塞無事,重陽佳節,眾人按照傳統的慶祝方式,喝酒登高,壹派和熙歡樂之景。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頷聯二句意指封常清治軍雷厲風行,又能在和平時期時刻保持謹慎。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頸聯二句是詩人信手描寫節日裏戰士們的歡愉活動,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些笛聲、歌聲裏都蘊含著深深的思鄉之情。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尾聯二句是稱頌在封常清的英明領導下,邊境安寧,因而將士們能在重陽佳節高歌豪飲。

7、《九日龍山飲》唐·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賞析:在詠菊詩中,“龍山之會”、“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這個典故與自己的龍山之遊緊密結合在壹起抒發了內心的失意憤懣、曠達灑脫的復雜感情。

8、《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賞析:九月九日,勉強登高,卻無人送酒同歡,遙想故園的菊花,大概在戰場旁,寂寞地開放吧。

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入長安,仕於隋,後辭官南歸,這首詩寫於南歸途中。

從詩的第三句中“籬下菊”的用典可知,詩人在表達對故鄉的懷想和思舊之情的同時,流露出了歸隱田園的情懷。到了重陽,文人墨客,則常常詩思泉湧,情感難抑。

南陳詩人江總的《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賦韻》和唐代詩人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就是兩首著名的重陽佳作。9、《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賞析:詩歌開頭就承題,“九月九日望鄉臺”,點明了時間是重陽節,地點是玄武山,此處將玄武山比作望鄉臺,以此來表達鄉愁,思鄉之情倍增。

“他席他鄉送客杯”,點明了詩人當時是在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倍感淒涼。詩歌的前兩句就勾勒出了壹個易讓人傷感的環境,正逢重陽佳節,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濃郁的鄉愁,於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兩句對鴻雁看似無理之問:“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

5. 關於春節重陽節中秋節的詩句

關於春節的詩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關於重陽節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關於中秋節的詩句: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6. 關於春節、重陽節、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裏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壹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

(宋)楊萬裏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壹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