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中國第壹大河,在世界上位列第三,幹流全長六千三百多公裏,經青康藏高原、雲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區,註入東海,沿途匯集了七百多條支流,流域面積達壹百八十多萬平方公裏,約占中國土地總面積兩成。古時簡稱江,六朝以後才有大江和長江之稱。 長江源於青康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與唐古拉山脈間,在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西南側。這裏冰川廣布,冰雪融水就是長江的源頭。從江源到人海口,可分為三大段。四川宜賓以上為上遊;宜賓至湖北宜昌為中遊;宜昌以下為下遊。上遊段約長三千五百公裏,楚瑪爾河是長江的北源;木魯烏蘇河是長江的南源,流程較長,水量也較多,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其最長支流沱沱河應為長江的正源。自當曲河口到青海玉樹壹段稱通天河,長八百壹十三公裏,河道較寬,水流舒緩。自玉樹到宜賓稱為金沙江,古稱麗水,從北向南流,穿過橫斷山脈,到雲南石鼓附近折向東北入四川盆地,在宜賓與岷江匯合,全長二千三百公裏。自宜賓以下才稱長江。 中遊段約長壹千公裏,因流經四川盆地,故俗稱川江。從宜賓到重慶,河道頗曲折。自奉節白帝山到宜昌南津關壹段,江水穿過四川與湖北邊境山區的大峽谷地帶,自西至東有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統稱三峽,全長二百零四公裏,灘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稱為長江天險。 下遊段約長壹千八百五十公裏,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緩慢,江面寬闊,壹般都超過二公裏,最窄處也有六百五十公尺。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磯壹段,古稱荊江,素有「九曲回腸」之稱。由於流速緩慢,泥沙淤積多,每當汛期來臨,極易造成潰堤泛濫災害,自古有「萬裏長江,險在荊江」的說法。從宜昌到蕪湖壹段,兩岸湖泊極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陽湖最大。洞庭湖是長江的天然水庫。江水入江蘇後,因受山勢所阻,向東北繞過寧鎮山地。自鎮江以下,折向束南,進入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湖泊星羅棋布,水道交織似網,壹片水鄉澤國景象。江口竟寬達八十公裏,呈現江海相連的壯觀景色。 長江兩岸多名山大澤,風光秀麗,有許多遊覽勝地。由於流程長,流域廣,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遊有「天府之國」,下遊多「魚米之鄉」,物產豐富。中華民族的搖籃雖在黃河流域,但據史載,周武王滅殷後,領域南達長江流域,此後黃河、長江兩流域便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重心。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慶、宜昌、武昌、南京、上海等。上海更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兩岸有許多名勝古跡,是了解中國歷史的珍貴資料,還有不少神話傳說,是中國文學的寶貴遺產。 長江幹支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南方橫貫東西、縱連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動脈,航道總長八萬多公裏。萬噸級輪船可達南京,三千噸級可抵達漢口,壹千噸級可至重慶,五百噸級可通宜賓。
二、描寫長江的詩句
《晴江秋望》
朝代:唐 作者:崔季卿 體裁:七絕
八月長江萬裏晴,千帆壹道帶風輕。
盡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嶽陽城。
《越王樓歌》
朝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樂府
綿州州府何磊落,顯慶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樓,
碧瓦朱甍照城郭。樓下長江百丈清,山頭落日半輪明。
君王舊跡今人賞,轉見千秋萬古情。
《臨江仙》
朝代:明 作者:楊慎 體裁: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壹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朝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言絕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登高》
朝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言律詩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六幺令》
朝代:宋 作者:李綱 體裁:詞
長江千裏,煙淡水雲闊。 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
歌沈玉樹,古寺空有疏鐘發。 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
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月。 縱使歲寒途遠,此誌應難奪。
兵戈淩滅。 高樓誰設。
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 倚闌凝望,獨立漁翁滿江雪。
《水調歌頭》遊泳(1956.06)
年代:現當代 作者: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 又食武昌魚。 萬裏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壹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過長江》
朝代:唐 作者:黃滔 體裁:七絕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還應有主人。
若把長江比湘浦,離騷不合自靈均。
《念奴嬌·赤壁懷古》
朝代:宋 作者:蘇軾 體裁: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壹樽還酹江月。
《旅夜書懷》
朝代:唐作者:杜甫體裁:五言律詩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壹沙鷗!
《沁園春》
朝代:宋 作者:姚勉 體裁:詞
章武中興,淮蔡欲平,晉公已生。信天生英傑,正為國計,擎天著柱,要自支撐。萬裏長江,古稱天險,去歲裏風濤忽震驚。公談笑,把雲腥霓翳,壹日都清。歸來奠枕於京。有輝煥明堂前壹星。稱袞衣廊廟,楓宸眷寵,彩衣公府,萱砌春榮。著片公心,辨雙明眼,長與群賢扶太平。無它願,植萬年宗社,萬古功名。
《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朝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古
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賢人當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壹邊靜,長江萬裏清。應須救趙策,未肯棄侯嬴。
《望天門山》
朝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言絕句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早發白帝城》
朝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言絕句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餞別王十壹南遊
朝代:唐五代 作者:劉長卿 體裁:五言律詩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壹帆遠,落日五湖春。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蔔算子》
朝代:北宋 作者:李之儀 體裁:詞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思量意。
《流吧,長江的水》
作者:穆旦 1945年5月
流吧,長江的水,緩緩的流,
瑪格麗就住在岸沿的高樓,
她看著妳,當春天尚未消逝,
流吧,長江的水,我的歌喉。
多麽久了,壹季又壹季,
瑪格麗和我彼此的思念,
妳是懂得的,雖然永遠沈默,
流吧,長江的水,緩緩的流。
這草色青青,今日壹如往日,
還有鳥啼,霏雨,金黃的花香,
只是我們有過的已不能再有,
流吧,長江的水,我的煩憂。
瑪格麗還要從樓窗外望,
那時她的心裏已很不同,
那時我們的日子全已忘記,
流吧,長江的水,緩緩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