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是中國古代文學家陶淵明的作品之壹。以下是《飲酒》的全文、譯文、出處、創作背景、使用環境和作者簡介:
全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譯文:
我住在人煙稠密的地方,卻沒有車馬喧嘩。
妳問我怎樣才能做到這壹點呢?心靈遠離喧囂擾攘的塵世。
我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悠然見到南面的群山。
山上的空氣清新宜人,飛鳥相互飛舞歸來。
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意境,想要訴說卻已忘記了言語。
出處:
《飲酒》出自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詩》,是他歸隱田園時的感慨之作。
創作背景:
陶淵明是東晉時期的文學家和政治家,盡管他曾擔任過高官,但他對政治的失望和對自然的向往促使他選擇了隱居田園。《飲酒》是在他歸隱田園後,面對自然景色時的感悟和心境的表現。
使用環境:
《飲酒》是壹首表達田園生活和追求心靈自由的詩歌。它展示了作者遠離塵囂、舒適自在的生活態度,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這首詩通常用於表達個人對自然、自由和內心寧靜的向往。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南朝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和農業改革家。他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著名的田園詩人,被譽為"田園詩聖"。陶淵明在政治上曾歷經遼東鎮守、南陽府幕職等職位,但他對政治的不滿和對自然鄉村的喜愛促使他選擇了隱居田園。他的作品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響,以田園生活為題材,描述自然風物和人情世故,具有深刻的人文關懷和詩意。陶淵明的作品對後世田園詩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