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陳寶琛的詩歌創作具有哪些特點

陳寶琛的詩歌創作具有哪些特點

特點有:向宋人學習,敘事寓理、以散為駢字工、事切、律細熔鑄古今、博采眾長,自成壹家。

前人評價:

1. 陳衍說“撫時感事,壹托於詩。奔斥少作,肆力於昌黎、荊公,出入於眉山、雙井”;

2.汪辟疆說 “體量出於臨川 ,實則兼有杜韓、蘇黃之勝,平生所作,思深味永,心平氣和,令人讀之,如飲醇醴”

3.林紓說“詩體近臨1,而清靖沈遠 ,挹之無窮,臨川未能過也”;

4. 陳三立說“所為詩終始不失溫柔敦厚之教,感物造端,蘊藉編邈,風度絕世"他們的說法都有壹定道理,其中以陳行所說最為準確。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福州閩縣螺洲(今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人。晚清大臣、學者,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

同治七年(1868年),考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歷任編修、翰林侍講。直言敢諫,連同張之洞、張佩綸、寶廷成為“樞廷四諫官”,出任江西學政,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中法戰爭後,推舉的唐炯、徐延旭辦事不力,坐罪降職。回鄉賦閑,發展家鄉教育事業。

宣統元年(1909年),調入京城,充任禮學館總裁、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正紅旗漢軍副都統,成為宣統帝溥儀的師傅,監修《德宗實錄》。工書法,學黃庭堅,又擅畫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