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湖的詩句大全集

關於湖的詩句大全集

1.形容湖泊的詩句

描寫湖泊的詩句

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壹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2、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

3、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孟浩然《臨洞庭湖贈章丞相》

4、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唐·劉禹錫《望洞庭》

6、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壹碧萬頃。--範仲淹《嶽陽樓記》

7、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8、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9、舟如空裏泛,人似鏡中行。()——釋惠標《詠水》

10、煙波不動影沈沈,碧色全無翠色深。--雍陶《題君山》

1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

12、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裏《小池》

13、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張寧

14、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嶽陽樓》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

16、南匯群崖水,北註何奔放。--韓愈《登嶽陽樓》

17、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18、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壹)》

19、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20、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描寫湖的詩句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

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

煙波不動影沈沈,碧色全無翠色深。 --雍陶《題君山》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嶽陽樓》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南匯群崖水,北註何奔放。 --韓愈《登嶽陽樓》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孟浩然《臨洞庭湖贈章丞相》

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壹碧萬頃。 --範仲淹《嶽陽樓記》。

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壹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3.描寫湖的詩句有那些

詠西湖詩句: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柳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東坡)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東坡) 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王瀛) 西湖風景六條橋,壹株楊柳壹株桃。

王瀛)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張寧)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 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裏,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

(潘閬) 平 湖 秋 月 (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裏, 壹色湖光萬頃秋。

和友人招遊西湖 [明] 鐘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壹年。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西湖柳枝詞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壹聲聲在畫橋西 院 風 荷 [清] 許承祖 綠蓋紅妝錦繡鄉, 虛亭面面納湖光。

白雲壹片忽釀雨, 瀉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遊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壹聲啼過蘇堤曉。 寄杭州友人 [明] 鐘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壹年。 夜泛西湖 [明]史鑒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疊春山接郡城。

記得扁舟載春酒,滿身花影聽啼鶯。 西湖柳枝詞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壹聲聲在畫橋西。 飲龍井 [清] 許承祖 百遍清遊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

停闌四面空明裏,壹面城頭三面山。 詠西湖的詩句作者: 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六和塔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佳作更具神韻和特色。

他寫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這首七絕,“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雲。壹代繁華如昨日,禦街燈火月紛紛。”

元代詩人薩都刺描寫杭州清河坊的詩句,杭州樓外樓菜館“西湖醋魚何時美,獨數杭州樓外樓”。有詩人留下詩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饈裏鮮,他日腰纏三萬貫,看舞越姬學醉仙。”

孟浩然有 《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 壹首詩:百裏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壹座凜生寒。

南宋楊萬裏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紅凈,不遣潮頭過富春”的詩句。宋代曾在富陽石頭山(今鸛山)設觀濤所;而元代楊維楨“風送江聲萬裏潮”正是在這壹帶的記載;清代陳子瀾 《 恩波橋詩 》 又有“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劉克莊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隨逐客到嚴州”;南宋謝翺又有“潮信到嚴灘”的詩句(這裏所指的嚴灘即嚴子陵釣臺壹帶的急流險灘);元代仇遠有“直上嚴灘勢始平”;而清代黃仲則更有“海潮連日大,直過子陵灘”的詩句。飛來峰,是靈隱地區的主要風景點。

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蘇東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古蛟龍潭”的詩句稱道龍井的山泉。

廣東籍革命老前輩葉劍英元帥的壹首詩句:“借得西湖水壹圈,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西湖”,宋代楊萬裏的那首“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樣動人的詩句,真可謂西湖詠荷詩中的千古絕唱了!古時的白樂天守杭時有:“繞郭荷花三十裏”之句。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稱之:“紅白蓮花開***塘,兩般顏色壹般香。

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見其對西湖的眷戀之情。

唐朝詩人張 á 的 《 孤山詩 》 ,由於詩中有“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等詩句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 正邪自古同冰炭;毀淮於今判偽真 ] ;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公元 825 年,大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滿後,離別杭州時在西湖邊寫下這樣的詩句。

宋朝詩人楊萬裏的詩句“三處西湖壹色秋,錢塘穎水與羅浮詩人蘇東坡常品茗吟詩於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苦蛟龍潭”的詩。

4.湖的詩句

伶人 戲為冥吏判 焦湖百裏,壹任作獺。

蔡押衙 題洞庭湖 可憐洞庭湖,恰到三冬無髭須。

丘丹 狀江南·季冬 江南季冬月,紅蟹大如。湖水龍為鏡,爐峰氣作煙。

李白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淥水曲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崔顥 雜曲歌辭·長幹曲四首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湧。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

崔國輔 雜曲歌辭·小長幹曲 月暗送湖風,相尋路不通。菱歌唱不輟,知在此塘中。

張仲素 雜曲歌辭·春江曲二首 乘曉南湖去,參差疊浪橫。前洲在何處,霧裏雁嚶嚶。

張翚 絕句 茫茫煙水上,日暮陰雲飛。孤坐正愁緒,湖南誰搗衣。

崔國輔 湖南曲(壹作古意) 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歸。湖裏鴛鴦鳥,雙雙他自飛。

王維 輞川集·臨湖亭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王維 輞川集·欹湖 吹簫淩極浦,日暮送夫君。湖上壹回首,青山卷白雲。

王維 輞川集·北垞 北垞湖水北,雜樹映朱闌。逶迤南川水,明滅青林端。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文杏館 迢迢文杏館,躋攀日已屢。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宮槐陌 門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秋來山雨多,落葉無人掃。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南垞 孤舟信壹泊,南垞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渺漫。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欹湖 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艤舟壹長嘯,四面來清風。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北垞 南山北垞下,結宇臨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菇蒲。

崔顥 長幹曲四首(壹作江南曲)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湧。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

儲光羲 江南曲四首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李華 晚日湖上寄所思 與君為近別,不啻遠相思。落日平湖上,看山對此時。

孟浩然 北澗泛舟 北澗流恒滿,浮舟觸處通。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李白 淥水曲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李白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初謂鵲山近,寧知湖水遙。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

李白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湖闊數千裏,湖光搖碧山。湖西正有月,獨送李膺還。

李白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遙看鵲山轉,卻似送人來。

李白 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 船上齊橈樂,湖心泛月歸。白鷗閑不去,爭拂酒筵飛。

李白 越女詞五首(越中書所見也) 鏡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新妝蕩新波,光景兩奇絕。

5.有哪些贊美“湖泊”的詩句

1.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唐代:劉禹錫《望洞庭》

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凈湖面,湖面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

2.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壹條白沙堤。

3.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宋代: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忽然間狂風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雲,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4.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唐代:白居易《南湖早春》

烏雲散去,風雨初停,天氣剛剛放晴,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壹種溫暖明快之感。

5. 此意自佳君不會,壹杯當屬水仙王。——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壹》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並沒有完全領略到。如要感受人間天堂的神奇美麗,還是應酌酒和西湖的守護神“水仙王”壹同鑒賞。

6.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宋代:李清照《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微風輕拂著湖水,更覺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時候,紅花葉雕,芳香淡薄。水光山色與人親近,唉!我也說不清這無比的美好。

7.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唐代: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春風駘蕩,景色宜人,我來辭別往日最喜愛的湖上亭。微風中,亭邊柳條、藤蔓輕盈招展,仿佛是伸出無數多情的手臂牽扯我的衣襟,不讓我離去。

8.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宋代:張孝祥《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

問候這湖中的春水,岸上的春花,林間的春鳥,妳們太美了,這次的到來距前次已是三年了。東風順吹,我駕船駛過湖面,楊柳絲絲拂面,似對我的到來表示歡迎。

9.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唐代: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萬丈湍飛的瀑布從山間落下,望去像是從遙遠的天空降臨。

10. 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清代:查慎行《曉過鴛湖》

春天乘船在江面行駛,兩岸長滿綠草好像與整個堤岸相平。

6.帶有湖字的古詩

望洞庭

唐五代?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裏壹青螺。

題海圖屏風 元和己醜年作。

白居易

海水無風時, 波濤安悠悠。

鱗介無小大, 遂性各沈浮。

突兀海底鰲, 首冠三神丘。

鉤網不能制, 其來非壹秋。

或者不量力, 謂茲鰲可求。

贔屃牽不動, 綸絕沈其鉤。

壹鰲既頓頷, 諸鰲齊掉頭。

白濤與黑浪, 呼吸繞咽喉。

噴風激飛廉, 鼓波怒陽侯。

鯨鯢得其便, 張口欲吞舟。

萬裏無活鱗, 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漢水, 朝宗意亦休。

蒼然屏風上, 此畫良有由。

古詩名句分類集錦之描寫“樹”(或帶“樹”字)的句子

推薦寫“樹”的詩句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曹操《觀滄海》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題李凝幽居》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裏《小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蝶戀花》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第四橋邊,擬***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姜夔《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

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西安》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 《聞官軍。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李清照 《聲聲慢》

7.形容“湖泊”的詩句有哪些

1、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2、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4、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5、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6、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此湖。

7、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8、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9、東南第壹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

10、西湖創置自房公,心匠縱橫造化同。

1、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

釋義: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壹條白沙堤。

2、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釋義:卷地而來壹陣大風忽然間把雨吹散,風雨後望湖樓下波光粼粼水天壹片。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釋義: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麽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4、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楊萬裏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釋義:六月裏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壹樣。

5、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楊周的《蘇堤春曉》

釋義:每當春風吹拂,蘇堤上楊柳吐翠,艷桃灼灼,蘇堤猶如壹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晨曦初露時,湖波如鏡,橋影照水,鳥語啁啾,柳絲舒卷飄忽。

6、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此湖。 —— 白居易的《春題湖上》

釋義:我不能離開杭州到別處去,有壹半原因是留戀西湖。

7、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 白居易的《杭州回舫》

釋義:自從告別了錢塘水之後,很少喝酒和吟詩,我要把這種情意在小船歸去的時候讓西湖的風和月知道。

8、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 趙孟頫的《嶽鄂王墓》

釋義: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詩,面對這樣的精致無從吟起。

9、東南第壹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 —— 陳德武的《水龍吟·東南第壹名州》

釋義:作為東南第壹明州,西湖自古以來有很多貌美的女子。

10、西湖創置自房公,心匠縱橫造化同。 —— 嚴公弼的《題漢州西湖》

釋義:西湖辦置自家的公辦房,心匠橫豎打造出不壹樣的變化。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www.gushiwen.org/

8.杜甫關於湖的詩句

.陪王漢州留杜綿州泛房公西湖 (杜甫)

舊相恩追後,春池賞不稀。闕庭分未到,舟楫有光輝。豉化蒓絲熟,刀鳴鲙縷飛。使君雙皂蓋,灘淺正相依。

過南嶽入洞庭湖 (杜甫)

洪波忽爭道,岸轉異江湖。鄂渚分雲樹,衡山引舳艫。翠牙穿裛槳,碧節上寒蒲。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無。壤童犁雨雪,漁屋架泥塗。欹側風帆滿,微冥水驛孤。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蒼梧。帝子留遺恨,曹公屈壯圖。聖朝光禦極,殘孽駐艱虞。才淑隨廝養,名賢隱鍛爐。邵平元入漢,張翰後歸吳。莫怪啼痕數,危檣逐夜烏。

宿青草湖 (杜甫)

洞庭猶在目,青草續為名。宿槳依農事,郵簽報水程。寒冰爭倚薄,雲月遞微明。湖雁雙雙起,人來故北征。

9.描寫湖的詩句有那些

詠西湖詩句: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柳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東坡)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東坡) 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王瀛) 西湖風景六條橋,壹株楊柳壹株桃。

王瀛)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張寧)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 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裏,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

(潘閬) 平湖秋月 (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裏, 壹色湖光萬頃秋。

和友人招遊西湖 [明] 鐘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壹年。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西湖柳枝詞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壹聲聲在畫橋西 院風荷 [清] 許承祖 綠蓋紅妝錦繡鄉, 虛亭面面納湖光。

白雲壹片忽釀雨, 瀉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遊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壹聲啼過蘇堤曉。 寄杭州友人 [明] 鐘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壹年。 夜泛西湖 [明]史鑒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疊春山接郡城。

記得扁舟載春酒,滿身花影聽啼鶯。 西湖柳枝詞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壹聲聲在畫橋西。 飲龍井 [清] 許承祖 百遍清遊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

停闌四面空明裏,壹面城頭三面山。 詠西湖的詩句作者: 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六和塔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佳作更具神韻和特色。

他寫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這首七絕,“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雲。壹代繁華如昨日,禦街燈火月紛紛。”

元代詩人薩都刺描寫杭州清河坊的詩句,杭州樓外樓菜館“西湖醋魚何時美,獨數杭州樓外樓”。有詩人留下詩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饈裏鮮,他日腰纏三萬貫,看舞越姬學醉仙。”

孟浩然有 《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 壹首詩:百裏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壹座凜生寒。

南宋楊萬裏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紅凈,不遣潮頭過富春”的詩句。宋代曾在富陽石頭山(今鸛山)設觀濤所;而元代楊維楨“風送江聲萬裏潮”正是在這壹帶的記載;清代陳子瀾 《 恩波橋詩 》 又有“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劉克莊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隨逐客到嚴州”;南宋謝翺又有“潮信到嚴灘”的詩句(這裏所指的嚴灘即嚴子陵釣臺壹帶的急流險灘);元代仇遠有“直上嚴灘勢始平”;而清代黃仲則更有“海潮連日大,直過子陵灘”的詩句。飛來峰,是靈隱地區的主要風景點。

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蘇東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古蛟龍潭”的詩句稱道龍井的山泉。

廣東籍革命老前輩葉劍英元帥的壹首詩句:“借得西湖水壹圈,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西湖”,宋代楊萬裏的那首“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樣動人的詩句,真可謂西湖詠荷詩中的千古絕唱了!古時的白樂天守杭時有:“繞郭荷花三十裏”之句。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稱之:“紅白蓮花開***塘,兩般顏色壹般香。

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見其對西湖的眷戀之情。

唐朝詩人張 á的《 孤山詩 》 ,由於詩中有“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等詩句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 正邪自古同冰炭;毀淮於今判偽真 ] ;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公元 825 年,大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滿後,離別杭州時在西湖邊寫下這樣的詩句。

宋朝詩人楊萬裏的詩句“三處西湖壹色秋,錢塘穎水與羅浮詩人蘇東坡常品茗吟詩於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苦蛟龍潭”的詩句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