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登樓 望嶽 春望 石壕吏 李白:將進酒 行路難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渡荊門送別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曹操:龜雖壽 觀滄海陶淵明:歸園田居 飲酒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過故人莊王維:使至塞上劉禹錫:秋詞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觀刈麥杜牧:赤壁 泊秦淮李商隱:夜雨寄北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崔顥:黃鶴樓李賀:雁門太守行溫庭筠:夢江南李煜:相見歡王安石:登飛來峰陸遊:遊山西村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示兒範仲淹:漁家傲晏殊: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水調歌頭李清照:如夢令辛棄疾:破陣子 清平樂·村居文天祥:過零丁洋朱熹:觀書有感馬致遠:天凈沙·秋思龔自珍:己亥雜詩不知道有沒有全,大概吧!其實有能力,妳可以把詩集拿來背的。
2.形容朗讀、背誦熟練流利的詞語有哪些1、倒背如流
[ dào bèi rú liú ]
釋義:
背:背誦。 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像流水壹樣流暢。形容背得非常熟練,記得非常牢。
出處:
郭沫若《蘇聯紀行日記·六月廿七日》:“她把說明小冊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經讀得來倒背如流了。”
2、滾瓜爛熟
[ gǔn guā làn shú ]
釋義:
像從瓜蔓上掉下來的瓜那樣熟。 形容讀書或背書流利純熟。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魯編修因無公子;就把女兒當兒子;五六歲上請先生開蒙;讀的是《四書》、《五經》;十二歲就講書;就讀文章;先把壹部王守溪的稿子讀得滾瓜爛熟。”
3、爐火純青
[ lú huǒ chún qīng ]
釋義:
純:純粹。 道士煉丹,認為煉到爐裏發出純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後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
4、揮灑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釋義:
揮:揮筆;酒:灑墨。 形容畫畫、寫字、作文,運筆能隨心所欲。
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家人送上壹枝蘸滿墨水的筆;玨齋提筆;在紙上揮灑自如的寫了壹百多字。”
5、得心應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釋義:
得:得到,想到;應:反應,配合。心裏怎麽想,手就能怎麽做。比喻技藝純熟或做事情非常順利。
出處:
《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3.求有關於讀書或背書的詩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宋真宗《勵誌篇》
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宋·朱熹《出山道中口占》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宋·陳師道《絕句四首”(其四)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他,——清·查為仁《蓮坡詩話》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弱齡計事外,委懷在琴書。——晉·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
飛花三畝宅,落葉半床書。——明·夏完淳《避地》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晉·左思《詠史》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唐·杜甫《題泊學士茅屋》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唐·許渾《再遊姑蘇玉芝觀》
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水枕前書。——唐·李九齡《山中寄友人》
數間茅屋閑臨水,壹盞秋燈夜讀書。——唐·劉禹錫《送曹璩歸越中舊隱詩》
亂泉聲裏誰通屐,黃葉林間自著書。——清·王蘋《南園》
另外還有肌膚對聯壹並附上:
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無事且從閑處樂,有書時向靜中觀。
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
風雲三尺劍,花鳥壹床書
讀古人書,友天下士
未忘塵尾清談興,常讀蠅頭細字書
好書不厭百回讀,佳客來時壹座傾
臨老常有身健日,讀書偏愛夜長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4.關於“背誦詩文”的名句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3.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4.淮上與友人別(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揚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5.回鄉偶書(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6.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7.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8.望嶽(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9.江南春(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0.登飛來峰(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第二冊
11.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4.雁門太守行(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5.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6.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17.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18.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0.西江月(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5.關於背誦古詩文並千古傳誦的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窢發促菏詎孤存酞擔喀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壹青螺。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粉骨碎身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
6.背誦的熟練流利可以用成語什麽來形容詞意有:倒背如流、滾瓜爛熟、對答如流、應答如流、遊刃有余 。
1、倒背如流 [ dào bèi rú liú ]
解釋:背:背誦。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像流水壹樣流暢。形容背得非常熟練,記得非常牢。
引證:近代 郭沫若《蘇聯紀行·六月二十七日》:她把說明小冊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經讀得倒背如流了。
2、滾瓜爛熟 [ gǔn guā làn shú ]
解釋:象從瓜蔓上掉下來的瓜那樣熟。形容讀書或背書流利純熟。
引證: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壹回:“十壹二歲就講書、讀文章,先把壹部王守溪的稿子讀的滾瓜爛熟。”
3、對答如流 [ duì dá rú liú ]
解釋:對答:回答。回答問話象流水壹樣快。形容口才好,反應快。
引證::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眾人見孔明對答如流,盡皆失色。
譯文:眾人見諸葛亮對答如流,全部都失去顏色。
4、應答如流 [ yìng dá rú liú ]
解釋:對答像流水壹樣。形容答語敏捷流利。
引證:明·馮夢龍《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許晏、許普~,理明詞暢。
譯文:許晏、許普對答像流水壹樣,道理明了,詞意順暢。
5、遊刃有余 [ yóu rèn yǒu yú ]
解釋:刀刃運轉於骨節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引證:近代 茅盾《子夜》十七:從前他們又要辦廠,又要做公債,也居然穩渡了兩次險惡的風波,現在他們全力來做公債,自然覺得遊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