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雪的典故 程門立雪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
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誌求學,刻苦鉆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遊酢壹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
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壹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壹驚,說道:“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壹尺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壹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壹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裏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
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壹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裏背壹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
壹閃壹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壹起,不就成為壹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壹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裏面,再紮住袋口,把它吊起來。
雖然不怎麽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壹把來當作燈用。
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
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壹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裏透進壹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
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裏要亮多了。
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壹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
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壹個大官。
2.關於雪的詩句故事 越多越好關於雪的詩句: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李白《清平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妝點萬家清景,普綻瓊花鮮麗”
“暮雪助消峭,玉塵散林塘”
“才喜門堆巷積,可惜迤邐消殘”
“江南雪,輕素減雲端”
“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裏萬裏月明”
“誰剪輕瓊作物華,春繞天涯,水繞天涯”
“投宿侵征騎,飛雪滿孤村”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
“秦城歲雲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貴有風雪興,富無饑寒憂。所營惟第宅,所務在追遊……”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春風千裏動,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裏雪。”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3.5個有關雪的詩句和2個有關雪的歷史典故有關雪的詩句: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有關雪的典故:
1.程門立雪。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至是,遊酢、楊時見程頤於洛(今洛陽),時蓋年四十矣。壹日見頤,頤偶瞑坐,遊酢(音zuò)與時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壹尺矣。”
2.囊螢映雪。原出處:晉孫康家貧,冬夜映雪光讀書;晉車胤家貧,夏夜練囊盛螢, 借螢火蟲的微光讀書。事見《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晉書·車胤傳》;後以“映雪囊螢”形容夜以繼日,苦學不倦。
4.求關於“雪”的詩詞,典故雪夜訪戴 形容‘乘興而行,興盡而返’的灑脫。
出自《世說新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詠左思《招隱詩》。
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 典故: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壹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雲。
頤既覺,則門外雪深壹尺矣。《宋史·楊時傳》 元日花雪: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2)元日,花雪降殿庭,時右衛將軍謝莊因事下殿,積雪滿衣冠,回殿奏陳,武帝以為祥瑞,於是公卿並作花雪詩。
花雪,即霰,亦即雪前先降下的雪珠,《詩經》中“有先集維霰”之句,《韓詩》解“霰”為“英”,英即花瓣。沈約據以解作“花雪”。
宋明帝《帝圖頌》“甘露降和,花雪表年”,梁簡文帝《謝東宮賜裘啟》“地卷朔風,庭留花雪”,均用此典。(典見《宋書·符瑞誌下》) 程門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 比喻尊師。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樓船夜雪瓜洲度,鐵馬秋風大散關.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沁園春·雪 毛澤東壹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
李白《清平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妝點萬家清景,普綻瓊花鮮麗” “暮雪助消峭,玉塵散林塘” “才喜門堆巷積,可惜迤邐消殘” “江南雪,輕素減雲端” “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裏萬裏月明” “誰剪輕瓊作物華,春繞天涯,水繞天涯” “投宿侵征騎,飛雪滿孤村”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杜甫 “秦城歲雲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
貴有風雪興,富無饑寒憂。所營惟第宅,所務 在追遊……”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春風千裏動,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裏雪。”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飄飄颯颯舞梨花,薄衣寒心亂如麻. > “雪壓冬雲白絮飛,萬花紛謝壹時稀” 秋風秋雨愁煞人 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壹剪梅 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 李白子夜吳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 秋詞 八月秋高風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問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人,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耐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曹雪芹 秋窗風雨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 岑 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摹,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 劉方平 飛雪帶春風,徘徊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偏在洛城東。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人題景詩雲: “雪中望羅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裏。” 菩薩蠻(李清照)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沈佩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
獨坐夜寒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 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雪梅》(二首)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李頎 蔡女昔造胡笳聲,壹彈壹十有八拍。
胡。
5.有關雪的故事古詩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8.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 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摹,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 劉方平 飛雪帶春風,徘徊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偏在洛城東。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人題景詩雲: “雪中望羅浮,玉峰峨峨起, 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裏。”
菩薩蠻(李清照)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沈佩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 獨坐夜寒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
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雪梅》(二首)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李頎 蔡女昔造胡笳聲,壹彈壹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 先拂商弦後角羽,四郊秋葉驚[扌戚][扌戚]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裏浮雲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孫部落家鄉遠,邏娑沙塵哀怨生。
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長安城連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作者:岑參 君不見,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壹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閣夜》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裏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壹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元稹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羅萬朵雲。 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歐陽修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我傾情卿君莫愁,愛雪獨自繞戲樓。
海闊天高落繁花,燕語春泥掛玉盤。壹抹殘陽繡東風,生若夏花誰自悠。
壹曲贊歌嘆廝守,世事浮雲情不休。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做塵,只有香如故。 我傾情卿君莫愁,愛雪獨自繞戲樓。
海闊天高落繁花,燕語春泥掛玉盤。壹抹殘陽繡東風,生若夏花誰自悠。
6.有關雪的詩句“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漫蹤江野,蝶舞飛揚壹片白。
寒波踏歌,浪舒瀟灑壹江止。
雪樹銀花,燃燒紅唇壹瓣怒。
江山多嬌,嵌綴冬月壹輪俏。
7.5個有關雪的詩句和2個有關雪的歷史典故有關雪的詩句: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8.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有關雪的典故:1.程門立雪。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
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至是,遊酢、楊時見程頤於洛(今洛陽),時蓋年四十矣。壹日見頤,頤偶瞑坐,遊酢(音zuò)與時侍立不去。
頤既覺,則門外雪深壹尺矣。”2.囊螢映雪。
原出處:晉孫康家貧,冬夜映雪光讀書;晉車胤家貧,夏夜練囊盛螢, 借螢火蟲的微光讀書。事見《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晉書·車胤傳》;後以“映雪囊螢”形容夜以繼日,苦學不倦。
8.描寫雪的詩句,並註明作者及出處1、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____高適《別董大二首》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____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3、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____韓愈《春雪》
4、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____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____杜甫《絕句》
6、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壹》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____張謂《早梅》
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____李白《行路難·其壹》
9、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____黃景仁《別老母》
10、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____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