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
翻譯: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翻譯:壹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麽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3、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
翻譯: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麽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4、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
翻譯: 極端真誠而不能使別人感動,這是未曾有過的事。
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翻譯: 誠信是自然的規律,追求誠信是做人的規律。極端真誠而不能使別人感動,這是未
曾有過的事;不真誠,是不能感動別人的。
6、養心莫善於誠;(荀子)
翻譯: 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沒有什麽比誠心誠意更重要的了。
7、巧詐不如拙誠;(韓非子)
翻譯: 奸巧詭詐,不如笨拙誠實
8、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後心正;(《大學》)
翻譯: “想端正自己的思想, 就必須表現出虔敬般真誠, 虔敬真誠就會成為正人君子。”
拼音:shí jīn bú mèi
釋義: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
指不占小便宜的道德和社會風尚。
近義詞: 路不拾遺
反義詞:貪得無厭、財迷心竅
2.關於“拾金不昧,弘揚正能量”的句子有哪些1. 拾金不昧像是壹片樹葉,許多樹葉匯集在壹起,那就是壹片樹林。
2. 拾金不昧像是壹個零件,許多零件組合在壹起,那就是壹部機器。
3. 拾金不昧像是壹滴滴水,許多滴水融合在壹起,那就是壹片海洋。
5. 拾金不昧、捐款助學的行為雖然看似普通,但壹點壹滴無不彰顯出社會誠信友善的良好社會氛圍。妳做壹點,我做壹點,點滴匯聚成河,我們的社會就會越來越美好,這座城市的幸福指數也將越來越高。
6. 身邊好人凝聚社會正能量,凡人善舉引領社會新風尚。
7. 在服務社會中實現自身價值,以實際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8. 拾金不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壹個人高尚道德情操的體現。
9. 拾金不昧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是被全社會的人們所公認的,無論社會時代怎樣變化,拾金不昧的行為都應該要繼承和發揚下去。也是壹個人良好道德和崇高風尚的具體體現。也是當今打造和諧社會中美好樂章的壹個音符。
10. 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環境下,拾金不昧的行為,充分體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忠厚樸實的精神風貌。
11. 拾金不昧的行為廣大人民群眾樹立了榜樣,贏得了社會點贊。
12. 拾金不昧是壹種值得表揚的品質,對於拾金不昧的保潔人員,我們應該給予高度的表揚。
13. “拾金不昧”其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壹種傳統美德,同時也反映壹個人,壹個單位和壹個地方的道德水平和思想素質。
14. 對於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我們要大力去表揚、大力去宣傳。使我們社會走向壹個新氣象、新風尚、新環境。
15. “我在馬路邊撿到壹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裏面……”當我們許多人打小起就哼唱這首童謠時,就知道撿了東西要歸還的道理。千百年來,把拾金不昧作為壹項傳統美德,就是這樣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傳承。
3.關於拾金不昧的名言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老子)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
●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養心莫善於誠(荀子)
●巧詐不如拙誠(韓非子)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後心正。(《大學》)
●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漢?韓嬰《韓詩外傳》)
●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宋?楊時《河南程氏粹言?論學篇》)
4.贊揚拾金不昧人的成語贊揚拾金不昧人的成語是路不拾遺。
拼音:lù bù shí yí
聲母:l、b、sh、y。
韻母:u、b、i、i。
聲調:去聲、去聲、陽平、去聲、
釋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釋義:舊時形容達官富豪謀取他人財物的手段,現指用各種方法謀取財物
譯文:百姓富了,人們恒壹,路不拾遣,國家就沒有訴訟了。
擴展資料
路不拾遺的反義詞:
1、見財起意
釋義:見人錢財,動起歹念。
示例:他壹時見財起意,犯了法。
2、巧取豪奪
釋義:舊時形容達官富豪謀取他人財物的手段,現指用各種方法謀取財物
示例:舊官僚對人民巧取豪奪,想盡辦法來填滿自己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