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心中的明燈的詩句

關於心中的明燈的詩句

1. 關於明燈的詩句

關於明燈的詩句 1. 孔明燈詩句

七律 孔明燈

月沈碧海望重樓,誰放明燈惹夢遊。

鶉火星稀螢點點,北辰途遠雁啾啾。

人間每寄千般願,天帝難平萬種愁。

借問飄搖風送處,今宵熱淚未東流?

孔明燈(詩)

當沈默的天際傳來幾許微光,

當跳動的火種打濕壹地的清涼。

是和煦的海風翻滾了幾個波浪,

還是平和的月色敲打出歲月的金黃?

當殘損的手掌托起命運的驚慌,

當閃爍的螢火照亮大地的蒼涼,

是遼闊的天宇高歌重生的希望,

還是昏暗的現實照進溫熱的陽光?

夜,的狂想。

是沈郁後焦急的奔放,

還是奔放時莫名的慌張?

想,壹段期望。

給現實壹個踉蹌,

給夢想找個地方。

2. 關於燈的勵誌詩

燈的現代詩歌壹:燈

夜幕中

它暗黃的光暈寂寞

歲月悠悠

唯有它依然如舊

盡微薄的余光

照亮這方天地

在夜晚。

關於燈的現代詩歌二:心靈的燈

作者:孫燦振

我願做壹名夜行者

為了看到黎明

默默地在黑夜裏行走

我願做壹名追尋者

為了壹個美麗的驚喜

匆匆地追著時間奔跑

我願做壹名跋涉者

為了到達目的地

獨自向遠方跋涉

心靈的燈在遠方

心靈的燈沒有點亮

夜行者會感到孤獨

追尋者會走向迷惘

跋涉者會變得軟弱

這盞燈在沈睡

沈睡得太多

沈睡得迷離

失落的心

孤獨*迷惘*惆悵

我要將她點燃

她便會放射出心靈的光芒

為我照亮前進的方向

她是壹盞明燈

在黑夜裏流光溢彩

有了她我要將光亮延續

有了她我要從容上路

踏過壹條條河流

翻越座座高山

我舉著這盞燈

走向不遠處的黎明

追尋身邊的驚喜

到達心中的目的地!

3. 急

孔明燈淵源 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即諸葛亮)所發明。

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陽平,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制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另壹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放飛孔明燈的視頻: .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1&vid=12413205&uid=1371185877 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

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征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大約於清朝道光年間,先民由大陸福建省惠安、安溪等縣傳入臺灣的臺北縣、平溪鄉、十分寮地區,即基隆河的上遊。

據十分寮地區父老前輩的口述表示,早年於前清年間十分地區鬧過土匪,由於地處山區,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過,待土匪走後,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間施放天燈做為信號,告知山上避難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種方式向村民報平安。由於當日由山上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農歷正月十五即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的元宵節,十分地區的村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且向鄰村的村民互報平安。

也因此十分地區的村民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孔明燈結構 孔明燈的結構可分為主體與支架2部份,主體大都以竹篦編成,次用棉紙或紙糊成燈罩,底部的支架則以竹削成的篦組成。

孔明燈可大可小,可圓形也可長方形。壹般的孔明燈是用竹片架成圓桶形,外面以薄白紙密密包圍而開口朝下。

欲點燈升空時,在底部的支架中間綁上壹塊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紙,放飛前將油點燃,燈內的火燃燒壹陣後產生熱空氣,孔明燈便膨脹,放手後整個燈會冉冉飛升空,如果天氣不錯,底部的煤油燒完後孔明燈會自動下降。自制孔明燈 工具和材料:A.拷貝紙 B.裁紙刀 C.剪刀 D.尖嘴鉗 E.棉線 F.工業酒精 G.502膠 H.電線 I.棉花 J.竹條; 註意事項:孔明燈必須要在無風的天氣和空曠的場地上放飛,否則不但不能飛上天,而且可能會引起火災。

放飛時,需要2-3人的***同協力,強烈要求有成年人陪同。另外,可以在孔明燈底部拴上線,這樣既可以重復放飛,又能控制起飛高度和範圍,避免引起火災。

步驟 A.用裁紙刀將竹條削到厚薄3毫米以內,然後,把竹條彎成壹個圈,用棉線或502膠固定。竹子有彈性,竹圈可能會不圓,可以用小火烤壹烤,使竹圈固定成圓形。

B.用尖嘴鉗把廢電線外面的絕緣層去掉就可以得到細銅絲。不過,銅絲不能太細,否則容易燒斷,可以用3根銅絲擰在壹起避免這個問題。

C.用薄紙剪成如圖所示規格的紙片.將第壹張紙片的壹邊與第二張的壹邊粘在壹起,再將第三張,第四張。

依次同樣粘上去,直到拼成壹個兩端漏空,直徑約60厘米的球狀物.再剪壹張圓形薄紙片,把上面圓空口糊住.待幹後,把氣球吹脹,找壹條薄而窄的竹條,彎成與下面洞口壹樣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內交叉兩根互相垂直的細鐵絲,並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紙邊上,糊成的氣球不能漏氣 D.把銅絲綁在竹圈兩端,再把做好的燈罩粘在竹圈上。在銅絲上綁上棉花,浸上酒精,點燃後就可以放飛了。

孔明燈不能太小,否則很難升上天。 放飛 選擇晴朗無風的夜晚,壹人拿住燈底的左右側,另壹人用酒精將脫脂棉浸透後點燃,直到雙手感到孔明燈有上升之勢,即慢慢放開雙手,孔明燈便徐徐飛起,上升高度可達1000m左右。

升空程序建議: 孔明燈之制作方法簡單,但升空時受到場地與天候之影響較狻大。風大時易將燈體吹斜而使燈體燒毀,下雨時易將燈體淋濕而無法放飛,因此最好走在無風的時候施放。

1.先將燈體撐開,並於四周與底部系上控制線。 2.填裝燃料。

3.點火後,將進氣口盡量壓低,以減少熱氣流失,但亦不可過低,以免氧氣不足而熄火。同時四周之控制線必須拉直。

4.加熱直至燈體內之熱氣溫度足夠後,四周控制線慢慢松開,以維持燈體穩定上升,而底部之控制線必須控制燈體上升之速度與高度。 5.球體升空後可以線控制其高度、方向,亦可任其自由飄浮,至此升空完成。

孔明燈起飛條件 孔明燈“會飛”原因是:燃料燃燒使周圍空氣溫度升高,密度減小上升,從而排出孔明燈中原有空氣,使自身重力變小,空氣對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來。 由浮沈條件可知,只有滿足: F浮>G總=G熱空氣+G燈 即:G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