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來,《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也是埋在詩裏的壹顆牽動人心的種子。
雖然詩中有對楊貴妃紅顏禍水,李隆基荒淫誤國的描寫,但這只是這首敘事詩結構的需要,並不是詩人主要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情感。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才是詩人想要慨嘆的,是“長恨”之所在,是這首詩歌的靈魂。縱觀全詩,尤其是結尾處: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句句都是款款深情,表達了詩人對這段世人皆謗的愛情悲劇是寄予了充分同情的。詩人沒有把著眼點放在對李隆基的“漢皇重色思傾國”上,也沒有落腳於楊玉環的“回眸壹笑百媚生”上,而是把這段愛情悲劇無限放大,讓矢誌不渝的愛情成為詩歌的主宰,把感情從政之中提煉出來,突破了當時壹般文人就此題材的政治諷刺上,這也正是這首長恨歌之所以打動讀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