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素以“善歌”著稱,壯鄉素有“歌海”盛譽。壯民善以山歌來表現生活,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壯族山歌歷史悠久,壯民從盤古開天地壹直唱到如今,幾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因而壯族山歌的表現形式淳樸、自然、真實,鄉土氣息格外濃厚,尤其是結構短小,韻味和諧,瑯瑯上口,易歌易記,流傳方便,使得壯族民間歌謠題材十分廣泛,內容非常豐富多彩,藝術表現形式形形色色,生動而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壯族著名歷史學家黃現璠所撰《談僮歌》壹文和所著《壯族通史》(合著)以及《壯族民間歌謠集》(註1)等論著中可知:壯族古代民間歌謠包括訴苦歌(長工苦歌、媳婦苦歌、單身苦歌、嘆苦歌、怨命歌等等)、情歌(散歌、套歌、探問歌、贊美歌、討歡歌、示愛歌、定情歌、交友歌、發誓歌、分別歌等等)、風俗歌(慶賀歌、祝禱歌、儀式歌、敬酒歌、迎賓歌、送客歌、搖籃曲、哭喪歌、哭嫁歌等等)、生產勞動歌(農事歌、農閑歌、時令歌、節氣歌、喜雨歌、苦旱歌等等)、盤歌(又稱問答歌、碰頭歌、猜謎歌、鬥智歌,以對唱形式表現)、歷史歌、時政歌、童謠、革命歌曲等等。
“壯族山歌……從體裁方面來分.主要的有壯話稱為‘話謅’、‘話雖’和‘雖條’三種,即‘詩謅’、‘唱歌’和‘詩曲’。此外尚有自由體的山歌,每首無定句,每句無定字,可長可短。詩謅又名‘詩太排’。它是陳述故事之長篇詩歌.有謅人物、謅事物和謅猜謎(壯語稱為‘謅鼓要’)等、如謅甘羅、謅乾隆皇.謅祝英白、謅蚊蟲。歌詞數十句或百句不等.句中五言七言九言都有。唱法是男子唱完之後,婦女同樣地重唱壹遍.若不會唱或唱錯了,就會被對方取笑。反之,婦女先唱亦然。山歌老手才能唱‘詩謅’,新手則不敢唱。故未唱時先問對方是否能唱,不是貿然就唱。唱的人若非聰明有敏才,則難以應付。如‘謅猜謎’,即“鼓要”,男方先唱兩句,說壹件事物。如唱“聲音嗡嗡地進攻,整個壹夜都攻不通”給女方猜,答復的人也唱兩句:說是‘蚊帳’,這就非有敏才不可。這種歌,今人能唱者已經很少。次為“唱歌”,詞句壹般是十句八句,較‘詩謅’少,句中限於七言.沒有五言九言。所唱的人物或事物,不註重陳述他們的身世,而註重於淡情說愛,如同是唱祝英臺,‘詩謅’說她去讀書的經過,“唱歌”則說她和梁山伯相愛的情況。所以青年男女最愛唱這種歌,流行非常廣泛。再為‘詩曲’,它與‘詩謅’和‘唱歌’不同,歌詞每首只限三句,句句七言,唱第二句聲音較短,第壹第三句聲音拉長,男子先唱三句,女子接唱三句,輪流地唱,與前兩種男子唱完壹條十多二十句後女子才接唱不同。詩曲較前兩種歌容易唱,某些地區初學唱的人,多唱它,流行比‘唱歌’更廣。壯歌又分無韻的和押韻的兩種體裁。有韻的壯歌又有單押腰韻的,有重復句的不重復句的,有腳韻互押的,也有腳韻和腰韻互押的,以及腳韻頭韻互押的,尤以後者較為奇特,為各種詩歌所少有。”(2)
壯族山歌中的詩謅,即長篇敘事詩歌,比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馬骨胡之歌》、《六丘和達七》、《莫壹大王》等,其中尤以《嘹歌》的表現形式較為特別。《嘹歌》不是以敘事方式講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領主的兼並戰亂作為背景,通過抒情的對唱表現壹對男女青年悲歡離合的感情。四句壹組,相互問答,拆開來是獨立的抒情詩,連綴起來又是壹首有頭有尾的故事詩。
壯鄉山歌開唱時,必須遵守約定俗成的禮儀規範,不能瞎唱亂唱。特別是時政歌、儀式歌和情歌,在什麽場合唱是有傳統規矩的。例如情歌,在野歌圩裏可以盡情地唱,而在家裏,在父母面前不能唱。風俗歌中,祭祀唱什麽,婚嫁唱什麽,喪禮唱什麽,皆不能顛倒亂唱。連迎接不同的客人同樣有不同的迎客歌。
壯族山歌由於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對山歌有不同的稱呼:歡、西、加、比、論等五種。在壯族地區,每壹個區或鄉都有好幾個調子,包括敘事用的平調、抒發歡快情緒的喜調等等。據粗略統計,各地不同調子加起來達1000種以上。這些山歌調雖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現不同的思想感情。山歌調的演唱方法,有獨唱、重唱、領唱、合唱等方式,無論是支聲式、和聲式或者復調式,都豐富多彩,別具壹格,其中以富寧皈朝山歌調、靖西馬隘及漢隆山歌調、田陽古眉山歌調、馬山山歌調、環江山歌調等尤為著名。山歌旋律與歌詞相結合,能在聽眾中產生強烈的感染力。除了單聲部壯歌,還有雙聲部和三聲部壯歌。獨特風格的二聲部和三聲部山歌,各部之間圍繞著主旋律,時而平行,時面交叉,高低相襯,跌宕起伏,悅耳動聽。壯族多聲部山歌各地不同歌腔約有100多種。在廣西境內的壯族多聲部山歌,遍及廣西六個地區30多個縣,就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寧等幾個地區流傳最廣泛。壯族多聲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藝術形式上比較成熟和完美,它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所創造的精神文明的壹種形態,被視為壯族民間音樂史上突起的高峰。
壯族人人愛唱歌,傳說古壯人是以山歌來跟先祖布洛陀對話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凡有壯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間地頭、晚間勞作之余以及紅白喜事上,總能聽到悠揚的山歌,各種大小節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興。不同地方壯族原生態山歌曲調還不壹樣,如壹個區不同縣份就有不同山歌曲調,有高昂的嘹歌,有婉轉動聽的那坡山歌,馬山的三聲部山歌,大新的高腔山歌等等,多以對唱為主。不僅平時唱,家裏唱,而且還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或“歌節”。歌圩的日期主要在農歷三月初三,但在春節、四月八、中元節、中秋節以及婚嫁、滿月、新房落成等喜慶吉日形成歌圩似乎習以為常,偶爾甚至在趕集的路上會形成臨時的歌圩。歌圩有日歌圩和夜歌圩之分。日歌圩在野外,以青年人“倚歌擇配”為主要內容。夜歌圩在村子裏,主要吟唱傳授生產、生活知識和技能的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等。
壯族歌圩習俗源遠流長。傳說很早以前,壹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得很漂亮,又很會唱山歌,遠近的小夥子都想向她求婚,於是老歌手提出賽歌擇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以期望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從此,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歌圩。據說以寧明花山為代表的左江崖壁畫,展現的便是秦以前壯族先民駱越舉行盛大歌圩的場面。關於壯族歌圩習俗的漢文記載最早見於南朝,其中,不少資料來源於南寧壹帶的壯族鄉野。南朝梁代有記載,在晏城縣(今賓陽壹帶):“鄉落唱和成風。”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壯族“男子盛裝……聚會作歌。”周去非《嶺外代答》卷四《送老》中寫道:壯人“叠相歌和,含情淒惋,……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書中強調了“自撰”二字,這正是對歌的特征。卷十《飛駝》載:“上巳日 ( 農歷三月三 ) ,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駝。男女目成,則女受駝而男婚定。”直到今天,“三月三”仍是壯族最大的節日。明代鄺露《赤雅》等書記載“正月初壹、三月初三、秋歌中秋節”男女“采芳拾翠於山淑水湄”、“唱和竟日”。明朝天順進士劉大廈在南寧寫的《聞從者談土俗寫懷柬王憲僉》詩中也提到“男女歌謠成巹禮”等,皆描繪了壯族歌圩情景。明清之際,曾有不少詩歌、文章贊道壯族歌圩盛況:“木棉飛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聽誰慧舌制新詞。”《武緣縣圖經》記載:“答歌之日,武緣(今武鳴)仙湖,廖江二處有之,每年三月初壹日至初十日,沿江上下,數裏之內,士女如雲。”解放前編寫的《廣西邊防紀要》記載:“沿邊壹帶風俗,最含有人生意義的,則為歌圩。”例如武鳴的山歌圩長期盛行不衰,在陸斡、馬頭、小陸、包橋、靈馬、王橋、方合等地極為盛行。以農歷三月最為面廣、規模最大,九月次之,有部分在正月、七月、十月。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當地人民政府自1985年起,在縣城舉辦壯族“三月三”歌節,每年壹屆。歌節之日,靈水湖畔,武鳴河沿岸,明秀園、圩場上、公路旁、山坡上,人山人海,簡直“無處不飛歌”,壯鄉成了歌的海洋。至今,國外已有日本、泰國、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學者和民間歌手踴躍前來參加歌節活動。橫縣圩逢同樣盛況空前。橫縣是廣西歷史上西甌駱越人、烏滸人、俚人、僚人、壯人的集居地。歷代有“興歌”、“好歌”之俗,壯人稱為“圩逢”,當地漢人稱之為歌圩。據不完全統計,橫州境內有圩逢38個點,分布在境內各歌圩鎮。橫縣人田間勞作,家庭對語,出口是歌,喜、怒、笑、罵皆是歌。橫縣歌圩,大都是利用寺廟進行(即廟會)。其中最為盛名是農歷四月十四日烏蠻山下的伏波廟歌節,有來自當地各鄉鎮和南寧、邕寧、賓陽、武鳴、欽州、靈山、合浦、浦北、貴港等縣(市)三四萬人參加,甚至遠及港澳也有專程回來參加廟會歌節活動的同胞。民間歌瑤在橫縣比較流行,分布在全縣22個鄉鎮。歌瑤來自百姓或出自歌手,只要有興趣,他們隨時隨地可以唱,這些歌瑤可分為:勞動歌、堂歌、兒歌、尼度歌、船歌、喪歌、情歌。據史料記載,田陽敢壯山歌圩形成於隋唐之前,是廣西最古老、最大的歌圩。每年農歷三月初七到初九,都有十余萬人自發來到敢壯山,唱山歌、紀念壯族始祖布洛陀。(右上圖為田陽三月三布洛陀歌圩上當地壯人與外國人對唱情歌場景--圖片摘自平果供電新聞網圖片中心)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三月三歌節”定為“廣西民族藝術節”。1999年,在民族藝術節上演變發展而成的“廣西國際民歌節”更名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定於每年的11月舉行,由南寧市人民政府主辦,至今已辦了8屆。
壯族歌圩活動內容豐富,除了行歌互答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搶花炮、打扁擔、唱師公戲、壯戲、采茶戲等精彩的民族活動。邕寧縣還盛行壹種還球歌圩,即由壹村莊向另壹村莊送去彩球,相約對方還球,至期舉行山歌比賽,如還球壹方唱不贏,彩球就還不過來,只好待來年再賽。此事宋代有記載。歌圩流傳到近代,增加了買賣生意等經濟活動,以及打籃球、賽跑等體育項目。
壯族歌圩的社會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歷史上壹直以青年男女通過公開聚唱來選擇婚配為主。每到歌圩日,青年男女們便盛裝艷服,三五成群地來到歌圩場,通過歌唱顯示才能,披露心聲,交流思想,找尋自己的意中人。歌圩上,對唱是主要的活動方式。對唱是壹對壹對進行的,當壹對男女青年對唱的時候,雙方的朋友都圍在身旁相助,甚至還有歌師在旁出謀劃策。對唱的程序是非常復雜而嚴格的。壹般來說,從初交到初步確定戀愛關系,要經過下列對唱階段:引歌、初會歌、大話歌、初問歌、盤歌、贊美歌、追求歌、初戀歌、結交歌、定情歌、贈禮歌、囑別歌等等。各個環節相對獨立,又環環相扣,緊密相聯。每個環節的歌都很長,很豐富,好的歌手可以唱幾天幾夜。因此,廣闊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被詩人稱為“鋪滿琴鍵的土地”。歷史上,還湧現出不少像劉三姐、黃三弟這樣被稱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壯族山歌概而言之,具有幾個方面的藝術形式美和特點:表現在:
1.壯歌具有令人回味無窮、嘆為觀止的比喻、比興美。壯族人的性格特點之壹,是在表達自己思想感情時比較委婉、含蓄,與西方人那種赤裸裸的表達有明顯的不同,這或許是比喻比興手法在壯歌中得以普遍運用的原因。
2.壯歌具有壹揮而就、出口成章的特點。古人雖以“二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得來壹個字,擰斷幾根須”等句以及“推敲”的典故來說明詩歌創作的艱辛,但同樣有曹植七步作成名詩的“快手”敏才。所以壯族歌手們普遍具有出口成章、對答如流,對唱幾天幾夜而不重復的令人叫絕唱功同樣不足不奇。快思敏捷上更是曹植“七步成詩”的速度望塵莫及。壯人的嘴巴幾乎就是山歌的源泉!
3.壯歌具有整齊嚴謹、瑯瑯上口的辭藻美和押韻美。正如名史家黃現璠明確指出:“壯族詩歌最擅長於譬喻和生動的描寫,能給予唱者和聽者極大的感動。故清代閔敘說:‘壯人生於深山……其歌,字皆土音,韻則天籟,譯而通其意,殆亦工於詞者。’”(《粵西筆述》引《粵西偶記》)(3)
註1:《壯族民間歌謠資料》,廣西科委會壯族文學史編輯室,1959年7月編印。
註2:引自黃現璠撰:《談僮歌》,載《廣西日報》1957年2月10日)
註3:引自黃現璠撰:《談僮歌》,載《廣西日報》1957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