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以情動人,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詩人將心中對革命的依戀化形為母子間骨肉至親之愛,但它所包含的感情遠比骨肉情更為廣闊,更為崇高。
這是詩人解放以後創作的第壹首詩,作於1956年3月。雖是即興之作,卻有深厚的生活基礎。詩人16歲奔赴延安,在延安生活戰鬥了多年,與這塊土地和這裏的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10年後,詩人重返延安,心情格外激動,詩潮如滾滾延河水奔騰而來,他把延安比做母親,用這首動人的詩歌,表達了自己熱誠的赤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