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竹子的高風亮節的詩句 1.有關竹子高風亮節的詩句,帶有四十的詩句
淩雲勁竹真君子,空谷幽蘭絕美人。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壹蓑煙雨任平生。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 鄭燮《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 吳均《山中雜詩》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 卓文君《白頭吟》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 李賀《李憑箜篌引》
2.描寫“竹子高風亮節”的詩句有哪些
1. 虛懷千秋功過,笑傲嚴冬霜雪。壹生寧靜淡泊, 壹世高風亮節。
2. 壹節復壹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壹枝壹葉總關情。
5. 壹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6. 心實有所守,口終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陽山。 《訪陶公舊宅》白居易
7. 愛竹子猷參杖履,能詩侯喜同登。賡酬不盡古今情。清風生白塵,側月照疏星。《臨江仙·忽憶裴公臺上去》呂勝己
8. 眼看數竿今白頭,高標直節氣橫秋。果能似此孤竹子,何羨渭川千畝侯。《前恩陽尉周邦舉出予兄激仲所書其父竹軒記求》晁公溯
9. 青眼到朱扉,白屋成華胄。吾聞孤竹子,周室三緘口。《柴氏》華嶽
10. 頭角嶄嶄露,江南四月時。定應孤竹子,未脫老萊衣。《筍》 蔣華子
3.請教10句關於描寫竹子氣節、品格、特點的詩句
1.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欲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難還堅挺,任爾東南西北風
3.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壹輪紅日升,依舊與天齊
4.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5.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6.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有此三人
7.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8.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壹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9.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幽篁壹夜雪,疏影失青綠,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10.壹節復壹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4.表明自己的高風亮節的送別詩有什麽
別董大(唐·高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遊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壹片心。
芙蓉樓送辛漸(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
餞別王十壹南遊(唐 劉長卿)
裏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壹帆遠,落日五湖春。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送友人(唐 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蒼蒼。
誰言千裏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送靈澈上人(唐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青山獨遠歸。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唐 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裏壹孤舟。
江亭月夜送別二首(其二 )(唐 王勃)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 (唐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
送李端 (唐 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巴陵夜別王八員外 (唐 賈至)
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後到三湘。
世情已隨浮雲散,離恨空隨江水長。
送柴侍禦 (唐 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五岡,送君不沒有離傷。
青山壹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5.關於竹子的詩句
1、清代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翻譯:竹子抓住青山壹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巖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麽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2、宋代陸遊《東湖新竹》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翻譯:竹初種時,用棘條編成籬笆,小心謹慎保護好新竹,新竹長成,碧綠濃蔭,倒映在水之漣漪中。夏日的清風吹過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當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熱。
筍殼脫落時,聽到簌簌悉悉的聲音,竹子拔節時,初現疏疏落落的倩影。退歸閑暇的時候,我經常來這裏,來的時候仍然隨身帶著枕頭和竹席,好隨地安眠。
3、唐代呂太壹《詠院中叢竹》
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翻譯:窗外的叢竹挺撥直立,青翠中預示來年的春寒。竹子的堅貞為人欣賞,因為竹筍還未長成長竿。
4、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輕筠抱虛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哳鳴山禽。
諒無要津用,棲息有餘陰。
翻譯:高高的橋與幽幽的小路相連,它曲曲折折穿過稀疏的竹林。竹子從筍籜中迸發苦節,青皮環抱空虛的竹心。俯身看橋下細細的溪流,擡頭聽山間蕭蕭的竹韻。煙霧蒸騰中陽光西下,山裏的鳥兒在嘲哳亂鳴。料想苦竹不可能作為渡口的竹伐,正好給我們的休憩提供了綠蔭。
5、清代鄭燮《新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翻譯: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