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詠梅詩詞

詠梅詩詞

詠梅詩詞

1、《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2、《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3、《墨梅》

宋張嵲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4、《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5、《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壹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

6、《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梅花絕句》

宋陸遊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壹樹梅花壹放翁。

8、《雜詩君自故鄉來》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9、《楊柳枝詞九首其壹》

唐劉禹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10、《紅梅》

宋王十朋

11、《雪梅其二》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12、《題畫梅》

清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13、《嶺梅》

宋張道洽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

應酬都不暇,壹嶺是梅花。

14、《觀梅有感》

元劉因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15、《贈範曄詩》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

16、《訪妙玉乞紅梅》

清曹雪芹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17、《早梅》

唐張謂

壹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18、《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裏,昨夜壹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關於詠梅的詩句

1、樓上有人凝佇,似舊家曾識。雷應春《好事近梅片作團飛》

2、離魂難倩招清此,夢縞衣、解佩溪邊。吳文英《高陽臺落梅》

3、蟫葉黏霜,蠅苞綴凍,生香遠帶風峭。吳文英《天香蠟梅》

4、端正看、瓊樹三枝,總似蘭昌見。吳文英《解語花梅花》

5、怕天教何處,參差雙燕,還染殘朱剩粉。陸叡《瑞鶴仙梅》

6、翠柏紅梅圍小坐,歲筵未是全貧。李慈銘《臨江仙癸未除夕作》

7、相將見、脆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裏。周邦彥《花犯小石梅花》

8、回頭流水小橋東,煙掃畫樓出。雷應春《好事近梅片作團飛》

9、何遜揚州舊事,五更夢半醒,胡調吹徹。吳文英《暗香疏影夾鐘宮賦墨梅》

10、玉軟雲嬌,姑射肌膚潔。趙鼎《蝶戀花壹朵江梅春帶雪》

11、行人莫便消魂去,漢渚星橋尚有期。晏幾道《鷓鴣天梅蕊新妝桂葉眉》

12、兩種風流,壹家制作。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3、爭似湖山歲晚,靜梅香底同斟。吳文英《木蘭花慢送翁五峰遊江陵》

14、峭雲濕,凝酥深塢,乍洗梅清。吳文英《醜奴兒慢麓翁飛翼樓觀雪》

15、骨清香嫩,迥然天與奇絕。辛棄疾《念奴嬌梅》

16、古嬋娟,蒼鬟素靨,盈盈瞰流水。王沂孫《花犯苔梅》

17、雪絮雕章,梅粉華妝。賀鑄《畫眉郎雪絮雕章》

18、五湖水色掩西施。吳文英《浣溪沙題李中齋舟中梅屏》

19、二月東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殘。辛棄疾《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

20、玉痕銷,似梅花,更清瘦。吳文英《夜遊宮春語鶯迷翠柳》

21、贈我江南春色、壹枝梅。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22、茅店兒前,竹籬笆後,初見橫枝。趙長卿《柳梢青過何郎石見早梅》

23、嶺梅謝後重妝蕊,巖水鋪來卻結冰。杜荀鶴《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24、懶妝斜立淡春姿。吳文英《浣溪沙題李中齋舟中梅屏》

25、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26、羅浮夢、半蟾掛曉,麽鳳冷、山中人乍起。王沂孫《花犯苔梅》

27、傷別易,恨歡遲。晏幾道《鷓鴣天梅蕊新妝桂葉眉》

28、對菱花、與說相思,看誰瘦損。陸叡《瑞鶴仙梅》

29、西園清夜片塵無。張孝祥《臨江仙試問梅花何處好》

30、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

31、橫斜無分照溪光,珠網空凝遍。吳文英《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32、正梅花、萬裏雪深時,須相憶。辛棄疾《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33、卻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李邴《漢宮春梅》

34、古苔淚鎖霜千點,蒼華人***老。吳文英《花犯謝黃復庵除夜寄古梅枝》

35、半飄零,庭上黃昏,月冷闌幹。吳文英《高陽臺落梅》

36、冰骨清寒瘦壹枝。吳文英《浣溪沙題李中齋舟中梅屏》

37、庭梅開遍不歸來,直恁心情惡。汪懋麟《誤佳期閨怨》

38、有恨難傳,無腸可斷,立馬多時。趙長卿《柳梢青過何郎石見早梅》

39、但傷心,冷落黃昏,數聲畫角。辛棄疾《瑞鶴仙賦梅》

40、燒痕慘淡帶昏鴉,數盡寒梅未見花。陳孚《詠永州》

41、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

42、初試宮黃淡薄,偷分壽陽纖巧。吳文英《天香蠟梅》

43、西湖舊日,留連清夜,愛酒幾將花誤。吳文英《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

44、此心與、東君同意。吳文英《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45、欲報消息,無壹句、堪愈愁結。周邦彥《三部樂商調梅雪》

46、又晴霞、驚飛暮管。吳文英《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47、淡淡宮梅,也依然、點酥剪水。陸遊《月上海棠斜陽廢苑朱門閉》

48、客子短篷無據,倚長風掛席。雷應春《好事近梅片作團飛》

49、華表月明歸夜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吳文英《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50、隴頭行客空情切。趙鼎《蝶戀花壹朵江梅春帶雪》

51、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飛墜。周邦彥《花犯小石梅花》

52、梅似雪,柳如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53、都只為、情深意切。周邦彥《三部樂商調梅雪》

54、步蒼苔、尋幽別塢,問梅開未。吳文英《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55、照影淩波微步怯。趙鼎《蝶戀花壹朵江梅春帶雪》

56、長道縣和元彥修梅詞。趙鼎《蝶戀花壹朵江梅春帶雪》

57、手挼梅蕊尋香徑。晏幾道《玉樓春瓊酥酒面風吹醒》

58、數點酥鈿,淩曉東風□吹裂。吳文英《暗香疏影夾鐘宮賦墨梅》

59、星稀河影轉,霜重月華孤。張孝祥《臨江仙試問梅花何處好》

60、近聞道、官閣多梅,趁暗香未遠,凍蕊初發。周邦彥《三部樂商調梅雪》

61、吳臺直下,緗梅無限,未放野橋香度。吳文英《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

62、縱使畫工奇妙也縮手,我愛清香故把新詩嘲。明本《九字梅花詠》

63、最愁人,啼鳥清明,葉底青圓。吳文英《高陽臺落梅》

64、坐張天覺黨,自戶部員外郎謫監長道之白石鎮。趙鼎《蝶戀花壹朵江梅春帶雪》

65、駕飛虬、羅浮路遠。吳文英《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66、暖吹調香,冷芳侵夢,壹晌消凝。朱晞顏《壹萼紅盆梅》

67、正古花搖落,寒蛩滿地,參梅吹老,玉龍橫竹。吳文英《壹寸金秋感》

68、殘燈背壁三更鼓。袁去華《東坡引隴頭梅半吐》

69、轉思量、鎮長墮睫。周邦彥《三部樂商調梅雪》

70、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李邴《漢宮春梅》

71、玉人初上木蘭時。吳文英《浣溪沙題李中齋舟中梅屏》

72、酹入梅根,萬點啼痕暗樹。吳文英《掃花遊西湖寒食》

73、香散梅梢,凍消池面,壹番春信。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74、吹香自許仙人下,照影還容高士來。晏敦復《題梵隱院方丈梅》

75、詞賦風流,不盡愁千結。趙鼎《蝶戀花壹朵江梅春帶雪》

毛澤東 蔔算子·詠梅

《蔔算子詠梅》

作者:毛澤東

原文:

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註釋:

1、蔔算子:詞牌名,駱賓王詩用數名,人稱蔔算子。山谷詞似扶著,賣蔔算,取賣蔔算命的意思。

2、風雨送春歸: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翻譯:

風雨把春天送歸這裏,

飛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來到。

已經是冰封雪凍最寒冷的時候,

懸崖邊上還盛開著俏麗的梅花。

梅花雖然俏麗,但並不炫耀自己,

只是為了向人們報告春天到來的消息。

等到百花盛開的時候,她將會感到無比欣慰。

賞析:

該詞是毛澤東讀陸遊同題詞,反其意而作。寫於1961年12月,最早發表於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詩詞》。梅花,在中國文人的筆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於審美情趣的差別、吟詠時心緒不壹,他們筆下梅花的風姿與味道卻各異其趣。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宋代林和靖,這位賞梅愛梅的大隱士就有不斷吟唱梅花的詩篇。以妻梅子鶴的感情寄寓於梅花之中,可謂愛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這裏所據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的《蔔算子詠梅》的確與陸遊所寫大相徑庭。陸遊寫梅花的寂寞高潔,孤芳自賞,引來群花的羨慕與嫉妒。而主席這首詩卻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中國寫梅之詩不計其數,大意境與大調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確以壹代大詩人的風範,出手不凡,壹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壹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令人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毛澤東這首詞前有引語: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創作契機。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詞的起句就以健筆淩雲之勢,表現出了與陸遊明顯的不同的胸襟與氣魄。風雨、飛雪點出了四季的變化,時間的更替,春歸、春到著眼於事物的運動,既給全篇造成了壹種時間的流動感,又為下邊寫雪中之梅作了飽歷滄桑的準備,詞句挺拔,氣勢昂揚。

接下來已是懸崖百丈冰壹句,描繪出寒冬中梅花嚴酷的生存環境。但就在逼人的環境和險惡的氛圍中,竟然猶有花枝俏。懸崖表明環境是如此險峻,百丈冰顯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這冰凝百丈、絕壁懸崖上俏麗地開放著,壹個俏字,不僅描畫出梅花的艷麗形態,更兀現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傑的精神氣質。作者筆下的梅花充滿著自豪感,堅冰不能損其骨,飛雪不能掩其俏,險境不能摧其誌,這和陸遊筆下寂寞開無主、黃昏獨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結合毛澤東這首詞的寫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刻畫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那時正值中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原蘇聯領導人有挑起中蘇論戰,對中國施加政治上的、經濟上的、軍事上的壓力,內憂外困,***和國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已是懸崖百丈冰正是那時政治環境的象征。作為中國***產黨的領袖毛澤東,寫這首詞本是托梅寄誌,表明中國***產黨人的決心,在險惡的環境下決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戰,直到取得最後勝利。雖然已是懸崖百丈冰,但猶有花枝俏中國***產黨就是傲霜鬥雪的梅花。就是那俏麗的花枝。

年復壹年,風雨送春歸去,但漫天大雪又將春天迎了回來。哪怕縣崖峭壁上結下百丈冰棱,面對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壹支獨秀,傲然挺拔。詩人當然也依古訓,以詩言誌,也借梅寄誌。就在這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嚴峻當口(即:當時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鬥爭),詩人以隆冬裏盛開的梅花勉勵自己,勸慰他人,應向梅花學習,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勇敢地迎接挑戰,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詩人這個俏字用得極好,梅花從未出現這的形象就在這壹個字上出現了。這是喜悅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勝利者的形象,當然這不僅是詩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詩人自己以及中國***產黨人的形象。這個俏包含了多少層深刻的含義啊,積極進取、永不屈服。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為報春的使者,進壹步熱情禮贊。英國詩人雪萊在《西風頌》中唱到:嚴冬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遙遠嗎?嚴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報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這種無私無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為豐滿。

最後,作者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作結,將詞的境界推向更高壹層。春天來臨了,人間充滿了柔和溫暖的氣息,懸崖上終於山花爛漫,壹片絢麗。梅花以自己的赤誠迎來了燦爛的春天。原來壹枝獨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沒有絲毫的妒意,卻很欣慰安詳地隱於爛漫的春色之中。叢中笑三字,以傳神之筆寫出了梅花與山花***享春光的喜悅,特別是笑字,寫出了梅花的神韻既謙遜脫俗、又豁達大度的精神風采,極大升華了詞的藝術境界。在陸遊的原詞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與眾花是對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現了他孤芳自賞、離群索居的情緒。該詞的結尾,突出梅花叢中笑的風度,從自喻的角度看,內含是他的人格誌趣的外化物;再進壹步引申,則表現了***產黨人鬥爭在前,享受在後的崇高美德和奉獻精神。

這首詠梅詞,結構精致和諧,在塑造梅花形象時,上片重點寫背景,以背景反襯對象,使梅花具有錚錚鐵骨和挑戰精神;下片則濃墨重彩寫對象,突出梅花甘願隱於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開朗至剛無欲的品格。壹個俏字,成為過渡的橋梁,使詞的境界渾然天成。

陸遊 蔔算子·詠梅

《蔔算子詠梅》

作者:陸遊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註釋:

1、蔔(bǔ)算子詠梅:選自吳氏雙照樓影宋本《渭南詞》卷二。蔔算子是詞牌名。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缺月掛疏桐》等。萬樹《詞律》卷三《蔔算子》:毛氏雲:駱義鳥(駱賓王)詩用數名,人謂為蔔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詞,似扶著賣蔔算,蓋取義以今賣蔔算命之人也。

2、驛(y)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驛:驛站,供驛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專用建築。

3、斷橋:殘破的橋。壹說斷通籪,籪橋乃是古時在為攔河捕魚蟹而設籪之處所建之橋。

4、寂寞:孤單冷清。

5、無主:自生自滅,無人照管和玩賞。

6、更:副詞,又,再。著(zhu):同著,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7、無意:不想,沒有心思。自己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鬥艷。

8、苦:盡力,竭力。

9、爭春:與百花爭奇鬥艷。此指爭權。

10、壹任:全任,完全聽憑;壹:副詞,全,完全,沒有例外。任:動詞,任憑。

11、群芳:群花、百花。百花,這裏借指詩人政敵──茍且偷安的主和派。

12、妒(d):嫉妒。

13、零落:雕謝,隕落。

14、碾(niǎn):軋爛,壓碎。

15、作塵:化作灰土。

16、香如故:香氣依舊存在。

翻譯:

驛站外斷橋旁。

梅花寂寞地開放、孤孤單單。

無人來欣賞。黃昏裏獨處已夠愁苦。

又遭到風吹雨打而飄落四方。

它花開在百花之首。

卻無心同百花爭享春光,

只任憑百花去總妒。

即使花片飄落被碾作塵泥,

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間。

賞析:

這是首托物言誌的詠梅詞,作者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與勁節。上片寫梅花際遇。首句寫生於荒郊,壹似遭人白眼,次句寫寂寞,孤獨冷落,備受摧殘。下片寫梅花品格。不爭榮名,不計恩怨,骨化形銷,持節不變。淩風雨而開放,留芳香於人間。陸遊心目中梅品,正是壹己人品之象征,乃詩人理想人格之外化。在宋代的詠梅詞中,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