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上雲 唐白居易 嶺上白雲朝未散,田中青麥旱將枯。
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 夏雲 唐曹松 勢能成嶽仞,頃刻長崔嵬。 暝鳥飛不到,野風吹得開。
壹天分萬態,立地看忘回。 欲結暑宵雨,先聞江上雷。
立春日曉望三素雲 唐陳師穆 晴曉初春日,高心望素雲。彩光浮玉輦,紫氣隱元君。
縹緲中天去,逍遙上界分。鸞驂攀不及,仙吹遠難聞。
禮候於斯睹,明循在解紛。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
賦得雲生棟梁間 唐陳希烈 壹片蒼梧意,氤氳生棟梁。下簾山足暗,開戶日添光。
偏使衣裘潤,能令枕簟涼。無心伴行雨,何必夢荊王。
東峰亭各賦壹物得嶺上雲 唐崔何 佇立增遠意,中峰見孤雲。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
漸向群木盡,殘飛更氤氳。 雲 唐崔塗 得路直為霖濟物,不然閑***鶴忘機。
無端卻向陽臺畔,長送襄王暮雨歸。 春雲 唐鄧倚 搖曳自西東,依林又逐風。
勢移青道裏,影泛綠波中。 夕霽方明日,朝陽復蔽空。
度關隨去馬,出塞引歸鴻。 色任寒暄變,光將遠近同。
為霖如見用,還得助成功。 詠雲 唐董思恭 帝鄉白雲起,飛蓋上天衢。
帶月綺羅映,從風枝葉敷。 參差過層閣,倏忽下蒼梧。
因風望既遠,安得久踟躕。 雲 唐杜甫 龍似瞿唐會,江依白帝深。
終年常起峽,每夜必通林。 收獲辭霜渚,分明在夕岑。
高齋非壹處,秀氣豁煩襟。 雲 唐杜牧 東西那有礙,出處豈虛心。
曉入洞庭闊,暮歸巫峽深。 渡江隨鳥影,擁樹隔猿吟。
莫隱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雲 唐杜牧 盡日看雲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
可憐光彩壹片玉,萬裏晴天何處來? 孤雲 唐貫休 將比鷺鷥還恐屈,始思殘雪不如多。 清風相引去更遠,皎潔孤高奈爾何。
雲 唐郭震 聚散虛空去復還,野人閑處倚筇看。 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
雲 唐韓琮 深惹離情靄落暉,如車如蓋早依依。 山頭觸石應常在,天際從龍自不歸。
莫向隙窗籠夜月,好來仙洞濕行衣。 春風淡蕩無心後,見說襄王夢亦稀。
白雲向空盡 唐焦郁 白雲升遠岫,搖曳入晴空。乘化隨舒卷,無心任始終。
欲銷仍帶日,將斷更因風。勢薄飛難定,天高色易窮。
影收元氣表,光滅太虛中。倘若從龍去,還施濟物功。
南池雜詠五首·溪雲 唐皎然 舒卷意何窮,縈流復帶空。有形不累物,無跡去隨風。
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 雲 唐來鵠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雲 唐李嶠 大梁白雲起,氛氳殊未歇。
錦文觸石來,蓋影淩天發。 煙煴萬年樹,掩映三秋月。
會入大風歌,從龍赴圓闕。 雲 唐李嶠 英英大梁國,郁郁秘書臺。
碧落從龍起,青山觸石來。 官名光邃古,蓋影耿輕埃。
飛感高歌發,威加四海回。 齊梁晴雲 唐李商隱 緩逐煙波起,如妒柳綿飄。
故臨飛閣度,欲入回陂銷。 縈歌憐畫扇,敞景弄柔條。
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殘宵。 詠雲 唐李商隱 捧月三更斷,藏星七夕明。
才聞飄迥路,旋見隔重城。 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
只應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山出雲 唐李紳 杳靄祥雲起,飄飏翠嶺新。
縈峰開石秀,吐葉間松春。 林靜翻空少,山明度嶺頻。
回崖時掩鶴,幽澗或隨人。 姑射朝凝雪,陽臺晚伴神。
悠悠九霄上,應坐玉京賓。 賦得含峰雲 唐李世民 翠樓含曉霧,蓮峰帶晚雲。
玉葉依巖聚,金枝觸石分。 橫天結陣影,逐吹起羅文。
非得陽臺下,空將惑楚君。 詠雲 唐李邕 彩雲驚歲晚,繚繞孤山頭。
散作五般色,凝為壹段愁。 影雖沈澗底,形在天際遊。
風動必飛去,不應長此留。
2. 描寫"雲"的古文名句有哪些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雲回恨不勝。
望望行漸遠,孤峰沒雲煙。
思子整羽翰,及時當雲浮。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3. 贊美藍天白雲的詩句1、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2、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4、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誌和《漁歌子》
6、春來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7、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8、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9、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盂珠》
10、時春陽和方起。《史記秦始皇本紀》
11、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南朝宋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1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3、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14、陽春白日風香晉。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15、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朱熹《春日》
16、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17、夜半 *** 催睡眠,看似嬌妻短信戀。盈月有望相思淚,晨曉覺醒憶纏綿。暮思
18、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
19、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
4. 描寫白雲的四字詞語飄浮不定
波譎雲詭 賓客如雲 蔽日幹雲
白雲蒼狗 撥雲見日 不知所雲 嘲風弄月
風雲變幻 浮雲蔽日 風雲變態 飛雲掣電 浮雲富貴
風雲際會 風雲突變 浮雲朝露 風雲之誌 高步雲衢
高唱入雲 高聳入雲 幹霄淩雲 幹雲蔽日 過眼煙雲
觀者如雲 黑雲壓城城欲摧 開雲見日
裂石穿雲 鏤月裁雲 淩雲之誌 密雲不雨 破壁飛去
平步青雲 判若雲泥 聳入雲霄 巫山雲雨
響徹雲霄 響遏行雲 行雲流水 閑雲野鶴 雲程發軔
壹鱗半爪 雲龍風虎 雲龍井蛙 壹鱗壹爪
雲泥殊路 雲泥之別 雲起龍驤 雲屯霧集 雲霧迷蒙
遊響停雲 雲消霧散 雲興霞蔚 煙消雲散
雲煙過眼 煙雲過眼 雲雨巫山 雲中白鶴 青雲直上
人雲亦雲 如坐雲霧 聳入雲霄 騰雲駕霧
彤雲密布 霧鬢雲鬟 巫山雲雨 響徹雲霄 響遏行雲
行雲流水 閑雲野鶴 雲程發軔 壹鱗壹爪 雲泥殊路
雲泥之別 雲起龍驤 雲屯霧集 雲霧迷蒙 遊響停雲
雲消霧散 雲興霞蔚 煙消雲散 雲煙過眼
煙雲過眼 雲雨巫山 雲中白鶴 遊響停雲 雲消霧散
雲興霞蔚 煙消雲散 詠月嘲風 雲煙過眼 煙雲過眼
雲雨巫山 雲中白鶴 雲蒸霞蔚 朝雲暮雨
子曰詩雲 壯誌淩雲
5. 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答案:1.B;2.A;3.A;解析:(1) 應為名詞活用為動詞,“砍柴” (2) ①句只是說明白雲先生被授予官職,和“清高”無關;④⑥兩句都說明白雲先生有才能 (3) “因為父親卓著的戰功”,朝廷是因為他父親的忠誠才任命他為千戶長 (4) (1)甲申年,農民起義軍攻陷京城,張怡與其將領相遇,他毫不屈服,被拘禁了起來。
將領肆意拷問他,他的同黨中有人認為張怡有義氣而放走了他。 (2)每年按時向白雲先生請安問候,走進他的房間,發現書架上有上百卷書,都是他所撰寫的闡發儒家經典及論述歷史事件的論著。
(3)白雲先生的著作,我心裏十分向往,擔心其失傳已經好久了。幸虧他的家人獻了出來,但我始終沒看過壹眼。
參考譯文 張怡,字瑤星,原名鹿徵,江蘇江寧縣人。父親張可大,明末任登、萊二府總兵官。
適逢毛文龍部下反叛,誘擒了巡撫孫元化,張可大殉難而死。事情奏聞朝廷,張怡以諸生身份被授予錦衣衛千戶的官職。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軍隊攻占北京,張怡遇到李自成的將領,不降,被鎖銬起來將要肆意毒打,他們的同黨中有人贊賞張怡的節義而放他逃走了。很久之後,張怡才回到故鄉。
他的妻子在這以前就死了,他獨身寄居在攝山的佛寺裏。從不到城市中去,鄉裏之人都稱他白雲先生。
當時,湖南、湖北及江浙壹帶有名望的前朝遺民,大多追求聲望,以詩文互爭高低。只有蘇州的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在窮鄉僻野中耕作為生,即使是賢德的士大夫造訪也不得見他們壹面,然而他們還是有筆墨文章流傳於人世。
白雲先生則親自挑水打柴,嘴裏從不談論詩書,學者詩人們也無從向他討教。四方來往的官員紳士,天天有的到此山遊玩的,卻不知道山中有他這樣壹位人物。
我已故的父親和處士余佩,逢年過節都要到山中看望他。走進他的屋中,看到書架上擱著百幾十卷書,都是他撰著的對經籍的闡述和史事評論。
請求抄寫副本,他不答應,說:“我只是借寫作來度過我的余生而已。我已經買了兩個大甕,死後下葬時要把這些著作壹起埋葬。”
他去世時八十八歲了,平生的親朋老友,早就買了好木材,為他做好了內棺和外棺。他的病將垂危之時,聽到此事落淚說:“過去我的先父死於被叛賊攻打的孤城之中,身邊沒有壹個親人料理喪事,雖然後來改葬了,但貼身的內棺卻無法更換了,我能忍心用這種好棺材嗎?”回頭看著他的侄孫,催著趕緊換棺材,並且親自定下蓋身屍布的規格,才閉目而逝。
當時我的先父正好回到安徽桐城,返回時已經提前下葬了。有人說:先生著的書已埋入墓穴了。
也有人說:經籍解說之類的書有副本,還保存在他家中。 乾隆三年,皇帝下令修訂《三禮》,搜求散失民間的著作。
白雲先生的某侄孫親自把書送到府城,知府命學校教官召集生員抄寫,過了很久也沒完成。 先生的著作,我心中十分向往,並且擔心其失傳已經很長時間了。
幸虧他的家人親自獻了出來,而我又始終未能親眼見壹見。故而壹並記載在文章中,以期使他的同鄉晚輩們有所感觸,妥善保存並能加以宣傳,別讓它們埋沒失傳了。
6. 白雲山嶽皆文章的古文翻譯白雲山嶽皆文章,黃花松柏乃吾師
(原文)
觀朱霞,悟其明麗;觀白雲,悟其卷舒;觀山嶽,悟得靈奇;觀河海,悟其浩瀚,則俯仰間皆文章也。對綠竹得其虛心;對黃花得其晚節;對松柏得其本性;對芝蘭得其幽芳,則遊覽處皆師友也。
(譯文)觀賞美麗燦爛的彩霞,可以領悟到它光芒四射的艷麗;觀賞天空漂浮的白雲,可以領悟它舒卷自如爛漫多姿的妙態;觀賞高山雄峰,可以領悟到它靈秀挺拔的氣概;觀賞壹望無垠的大海,可以領悟到它博大寬廣的胸懷,在這些天地山河中,都可以體會到美妙的景致,到處都是好文章。面對翠綠的竹子,可以品味到它的虛心有節;面對飄香的菊花,可以品味到它的高風亮節;面對蒼松翠柏,可以品味到它傲然不屈的性格;面對蘭花香草,可以品味到它幽然醉人的芳香。從這裏可以看出,在遊覽觀賞中,時時處處都有供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