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帶琦關於教育的詩句

帶琦關於教育的詩句

1.帶琦字的古詩

還琦公詩卷

作者:晁說之 朝代:宋

孤山教體外,賦詩湯休上。後來數參寥,接手得宗匠。東遊四明山,懷人增惻愴。何言還老琦,二公論輩行。但欠主盟人,汲古自清唱。明年已七十,句法何蕩漾。茲山近蓬萊,展卷到絕曠。島子敢賡酬,我正恨。

寄琦公住小溪

作者:晁說之 朝代:宋

窮塞歲暮懷,琦公實真侶。恨此長城風,不送小溪雨。夢斷七十強,心留五字苦。斯世何寂寥,無人稱支許。

山中見梅寄曾無疑

作者:戴復古 朝代:宋

香動寒山寂寞濱,直從空谷見佳人。樹頭樹底參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有此瑰琦在巖壑,其他草樹亦精神。移根上苑誰雲晚,桃李依然在後陳。

生朝對雪張子善有詞為壽

作者:戴復古 朝代:宋

焚香拜天貺,滿眼是瑰琦。臘月雪三尺,春風梅數枝。登樓忘老態,對酒展秋眉。爭唱陽春曲,山翁醉不知。

寄賦黃東發湖山精舍

壽章漕

作者:度正 朝代:宋

蒼蒼閩山高,悠悠閩水清。厥初萃瑰琦,而世生豪英。恭惟皇慶歷,當天開文明。風雲千載會,羅列皆名卿。當時郇國公,致身為阿衡。勛德著廟社,雲仍爛瑤瓊。迨茲中興來,接武扶炎精。先烈益以震,煌煌照。

讀放翁先生劍南詩草

作者:戴復古 朝代:宋

茶山衣缽放翁詩,南渡百年無此奇。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閑言語變瑰琦。三春花柳天裁剪,歷代興衰世轉移。李杜陳黃題不盡,先生模寫壹無遺。

南國有佳人

作者:鄧林 朝代:宋

南國有佳人,仙姿自蓬島。龍綃照明珰,鳳釵橫貴寶。新妝試鸞鏡,皎皎顏色好。芳年倏已笄,君子可偕老。奈何行媒弱,修言棄中道。洞房暗怊悵,琦璜結組縞。寧作鐘離春,勿學姑瑤草。

九日即事雪中見菊

作者:家鉉翁 朝代:宋

九月黃花正是時,誰催青女試瑰琦。冰天雪夜無人問,玉質金相我自知。

送僧歸保寧

作者:秦觀 朝代:宋

西湖環岸皆招提,樓閣晦明如臥披。保寧復在最佳處,水光四合無端倪。車塵不來馬足斷,時有海月相因依。上人弱齡已隸此,心目所證惟瑰琦。白玉芙蓉出清沼,天然不受緇塵擾。坐客壹語不入意,目如明星視飛鳥。

嘲解十首

作者:王邁 朝代:宋

狄青心不負朝廷,跋扈人疑漸有萌。 琦不押班嬰眾怒,浚私鑄印被臺評。鉅公未免憂清議,之子如何諱此名。若使滿朝無壹語,晚唐蕃鎮禍胎成。

再賦喜雪二首

作者:吳潛 朝代:宋

黑風翦水作瑰琦,散落人閑賤似泥。萬象直教還樸素,千岐何幸盡平夷。征人奔路昏投店,戍士乘城夜守陴。不識艱難惟黨二,銷金帳底飲羔兒。

仁宗皇帝濃風二字禦書贊

作者:嶽珂 朝代:宋

維聖肆筆根於天,神蹤合作皆自然。勁腴華實無以偏,春秋雖富力已全。天禧資善環琦園,只字落紙時爭傳。煌煌翰墨二百年,傳家曾是金鑾仙。渡江文獻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欲知付受須瞻前,印以忠孝錢家錢。

湖州覺海彌陀閣

作者:張景修 朝代:宋

仙潭覺海唐興善,像設瑰琦古至今。殿柱倒書雷部火,市橋橫渡木觀音。窗前竹影搖金翠,風外蓮香散水沈。況有彌陀新建閣,動人無限往生心。

2.帶有“琦”的詩有哪些

帶有“琦”的詩有:

1、宋·張元《詩壹首》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是奇。滿川龍虎舉,猶自說兵機。

2、宋·家鉉翁《九日即事雪中見菊》

九月黃花正是時,誰催青女試瑰琦。冰天雪夜無人問,玉質金相我自知。

3、宋·戴復古《生朝對雪張子善有詞為壽》

焚香拜天貺,滿眼是瑰琦。臘月雪三尺,春風梅數枝。登樓忘老態,對酒展秋眉。爭唱陽春曲,山翁醉不知。

4、宋·王邁《嘲解十首》

狄青心不負朝廷,跋扈人疑漸有萌。琦不押班嬰眾怒,浚私鑄印被臺評。鉅公未免憂清議,之子如何諱此名。若使滿朝無壹語,晚唐蕃鎮禍胎成。

5、宋·嶽珂《仁宗皇帝濃風二字禦書贊》

維聖肆筆根於天,神蹤合作皆自然。勁腴華實無以偏,春秋雖富力已全。天禧資善環琦園,只字落紙時爭傳。煌煌翰墨二百年,傳家曾是金鑾仙。渡江文獻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欲知付受須瞻前,印以忠孝錢家錢。

3.有關教育的古詩句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 唐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譯文: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壹樣的蠟油才能滴幹。

2、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 唐代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譯文:落葉飄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風流儒雅堪當我的老師。

3、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 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譯文: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

4、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代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譯文: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5、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代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壹》

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壹面鏡子壹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裏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4.帶琦字的古詩

還琦公詩卷作者:晁說之 朝代:宋孤山教體外,賦詩湯休上。

後來數參寥,接手得宗匠。東遊四明山,懷人增惻愴。

何言還老琦,二公論輩行。但欠主盟人,汲古自清唱。

明年已七十,句法何蕩漾。茲山近蓬萊,展卷到絕曠。

島子敢賡酬,我正恨。寄琦公住小溪作者:晁說之 朝代:宋窮塞歲暮懷,琦公實真侶。

恨此長城風,不送小溪雨。夢斷七十強,心留五字苦。

斯世何寂寥,無人稱支許。山中見梅寄曾無疑作者:戴復古 朝代:宋香動寒山寂寞濱,直從空谷見佳人。

樹頭樹底參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有此瑰琦在巖壑,其他草樹亦精神。

移根上苑誰雲晚,桃李依然在後陳。生朝對雪張子善有詞為壽作者:戴復古 朝代:宋焚香拜天貺,滿眼是瑰琦。

臘月雪三尺,春風梅數枝。登樓忘老態,對酒展秋眉。

爭唱陽春曲,山翁醉不知。寄賦黃東發湖山精舍壽章漕作者:度正 朝代:宋蒼蒼閩山高,悠悠閩水清。

厥初萃瑰琦,而世生豪英。恭惟皇慶歷,當天開文明。

風雲千載會,羅列皆名卿。當時郇國公,致身為阿衡。

勛德著廟社,雲仍爛瑤瓊。迨茲中興來,接武扶炎精。

先烈益以震,煌煌照。讀放翁先生劍南詩草作者:戴復古 朝代:宋茶山衣缽放翁詩,南渡百年無此奇。

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閑言語變瑰琦。三春花柳天裁剪,歷代興衰世轉移。

李杜陳黃題不盡,先生模寫壹無遺。南國有佳人作者:鄧林 朝代:宋南國有佳人,仙姿自蓬島。

龍綃照明珰,鳳釵橫貴寶。新妝試鸞鏡,皎皎顏色好。

芳年倏已笄,君子可偕老。奈何行媒弱,修言棄中道。

洞房暗怊悵,琦璜結組縞。寧作鐘離春,勿學姑瑤草。

九日即事雪中見菊作者:家鉉翁 朝代:宋九月黃花正是時,誰催青女試瑰琦。冰天雪夜無人問,玉質金相我自知。

送僧歸保寧作者:秦觀 朝代:宋西湖環岸皆招提,樓閣晦明如臥披。保寧復在最佳處,水光四合無端倪。

車塵不來馬足斷,時有海月相因依。上人弱齡已隸此,心目所證惟瑰琦。

白玉芙蓉出清沼,天然不受緇塵擾。坐客壹語不入意,目如明星視飛鳥。

嘲解十首作者:王邁 朝代:宋狄青心不負朝廷,跋扈人疑漸有萌。 琦不押班嬰眾怒,浚私鑄印被臺評。

鉅公未免憂清議,之子如何諱此名。若使滿朝無壹語,晚唐蕃鎮禍胎成。

再賦喜雪二首作者:吳潛 朝代:宋黑風翦水作瑰琦,散落人閑賤似泥。萬象直教還樸素,千岐何幸盡平夷。

征人奔路昏投店,戍士乘城夜守陴。不識艱難惟黨二,銷金帳底飲羔兒。

仁宗皇帝濃風二字禦書贊作者:嶽珂 朝代:宋維聖肆筆根於天,神蹤合作皆自然。勁腴華實無以偏,春秋雖富力已全。

天禧資善環琦園,只字落紙時爭傳。煌煌翰墨二百年,傳家曾是金鑾仙。

渡江文獻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欲知付受須瞻前,印以忠孝錢家錢。

湖州覺海彌陀閣作者:張景修 朝代:宋仙潭覺海唐興善,像設瑰琦古至今。殿柱倒書雷部火,市橋橫渡木觀音。

窗前竹影搖金翠,風外蓮香散水沈。況有彌陀新建閣,動人無限往生心。

5.有關教育的詩句有哪些

1. 《師說》

唐代: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 《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壹事時。

3. 《林琴南敬師》

清代:佚名

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賫米壹石致之塾,師乃受。

4. 《贈孟浩然》

唐代: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5. 《問說》

清代:劉開

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並不見其有可恥也,後之君子反爭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後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