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巖頌 胡濟濤
方柱攀天開,東南震峨巍;
飛橋若飄帶,梵音物外來;
遙望五峰拱,先賢講學臺;
胡則千秋頌,陳亮壹世才。
別方巖
寓後峰頂寺,不覺度炎天。
山叟頗為約,林僧每出禪。
虛懷思往事,宴坐息諸緣。
照像龕燈暗,通宵磐韻傳。
冥心資寂寞,琢句極幽元。
拾菌寒雲下,烹茶翠竹前。
遠蔭臨嶽樹,清響答巖泉。
僻徑無來客,新秋足亂蟬。
林風生井浪,溪雨長苔錢。
自省隨浮世,終難住永年。
偏遊曾宛轉,欲去更留連。
明日東西路,依依獨黯然。
登方巖
扶筇登頂崦,飛鳥逐人投;
放眼千尋頂,置身百仞樓。
詩情誰與***,遊債老難酬;
但得山房靜,何妨五日留。
靈巖
靈巖之境最超卓,高隱翠微浸碧落。
迢迢壹徑倒青松,壁立危門敞虛閣。
敞虛閣,見寥廓,萬疊青山連海角。
山田疏密布棋文,行看遠近分鳧雀。
入虛堂,真邃寞,太古以來無所鑿。
上如屈曲老龍腰,下似空明巨鰲殼。
豁然平鋪如琢削,低不礙人高可摸。
洞徹中開隱籟傳,虛通遠映飛光鑠。
煙嵐前後如簾幕,洞戶東西迢鎖鑰。
明月宵涵兩玉壺,白雲曉度長銀索。
壺天春秋長不惡,瓊室夏涼冬燠若。
老僧雪夜不新爐,童子炎天尚狐貂。
夜靜風清冰露薄,天碧境寒河又爍。
泠泠風吹叱鬥牛,浩浩清聲生萬壑。
我欲飛王喬之鳧,呼丁令之鶴。
架羽仗之輕車,奏靈臺之妙樂。
披星機繪素以為衣,舉金莖沆瀣以為酌。
呼群仙以遨遊,休此巖而宴樂。
酒容漁父參,棋許樵夫著。
不知鳥之東飛,兔之西躍。
相將遠逐無窮濱,逍遙永脫塵緣縛。
2. 關於景寧的詩句山居 三首
碧岫壹彎水壹渠,荊扉竹屋好幽居。
松風謖謖送清響,明月小橋人釣魚。
吾愛吾廬傍翠微,松花歷亂柳花飛。
女郎約伴采茶去,壹路野風開薔薇。
首夏清和雨乍晴,山妝濃艷水流清。
脫巾閑坐林邊石,好鳥時聞三兩聲。
野寺
破屋荒涼三五椽,壹僧頭白話門前。
寺無積產生機拙,脫卻袈裟自種田。
丁醜除夕
六街人語正喧嘩,我為家貧債未賒。
閑與荊妻無壹事,手持湘管賦梅花。
過巖灘
漢室江山付水流,雲臺勝跡亦荒丘。
今朝俯仰巖灘上,獨覺清風萬古留。
嵊縣曉發
落落晨星淡淡風,披衣人坐筍輿中。
萬峰嵐翠征衫撲,千縷炊煙曉樹籠。
境僻有花尤雅艷,林深無雨亦溟蒙。
行行行到最高處,壹片朝霞捧日紅。
方巖
壹朵芙蓉矗碧空,巍巍廟貌坐胡公。
瓣香遠歷千山路,炬蠟涼飄八月風。
高髻村姬攜印牒,短衫浪子袖煙筒。
笑余此日巖邊過,也吃清齋野店中。
重過桃花嶺
借問桃花開未開,扶節嶺上少徘徊。
舊居停倚山樓笑,說道劉郎今又來。
過處州
括州山色郁蒼蒼,天造雄圖鎮壹方。
出峽水聲逢石吼,橫空山氣撲衣涼。
疏林繞郭秋容老,古堞依巖夕照黃。
斷碣殘碑留意讀,尚余秦漢好文章。
<i>;樓主按:尾聯實在妙不可言。</i>
書齋即事
白雲紅樹繞幽居,曉起推窗靜讀書。
竹徑晴烘冬日暖,梅林寒鎖晚花臒。
倦支欹枕聽山鳥,閑拾余餐飼沼魚。
掃卻俗塵都不管,翹然物外遂吾初。
寓括州遊南明山
消受黍醪蓿苜餐,閑行到此壹憑欄。
當窗飛瀑晴疑雨,滿院修篁暑亦寒。
樹抱冬心霜後見,草含生意靜中看。
晚來月出東山上,客路衣衫更覺單。
<i>;樓主按:尾聯天生好言語。</i>
過青田懷太鶴山人
黃鶴壹飛去,青山千古存。
先生留著作,有客訪兒孫。
學樸功名淡,風清撰述尊。
有情思就正,布鼓過雷門。
旅館題壁 二首
蕭蕭四壁且留題,此去同人莫謾詆。
壹片荒山無筆實,鳳凰憔悴不堪棲。
壹官匏罄七年余,檢點歸裝自笑予。
無鶴無琴何所有?壹船明月壹箱書。
自題小像 四首
天空地闊我纖塵,眴息流光六十春。
有誌未成身已老,自慚自憤自悲吟。
脫巾露頂懶修容,夷隘還兼惠不恭。
壹種疏狂窮厄態,世人誰與老夫同?
劇憐鬢發早蒼蒼,頰裏眉間亦漸霜。
徒抱雄心猶未已,中庭獨立每旁徨。
身無長物手無柯,況際時艱可奈何?
且守儒家真面目,閑來抱膝興來歌。
甲寅除夕
手持壺觴餞歲除,日馳月驟不居諸。
壹筐蔬菜充珍饌,數點梅花開敝廬。
自顧身老甘冷淡,肯邀春氣再吹噓?
何年陡醒風塵夢,完我清光還太虛。
景寧雜詩
青山羅列若城環,不見城環只見山。
行到偶然山斷處,城門雖設未曾關。
山上多栽杉與松,綠蔭疊疊復重重。
遊人行向林間過,時覺山前雨意濃。
略見平沙便作田,壹鋤煙雨碧溪邊。
高疇無旱低無潦,萬口齊呼大有年。
縣官有署傍山坡,壹曲清溪門外拖。
政簡刑清民意樸,訟庭寂寂落花多。
山椒蔔地建簧宮,歌詠先王雅與風。
釋真仲丁昭大典,子衿齊集鼓逢逢。
為慮巖疆伏莽深,特教武弁鎮山城。
輿薪杯水成何用?僅有防兵十壹名。
鴉峰頂上景清奇,書院經營此最宜。
肄業士多三舍滿,得無增給誦弦資?
3. 廣大的同胞們,幫忙想個關於朋友過生日的藏頭詩,姓名,方巖方朔家貧未有車,
巖僧倚樹現真形。
生天本自生天業,
日西遙望自歸處。
快騎璁瓏刻玉羈,
樂遊原上清秋節。
左腳方行右臂攣,
井在巖頭亦統潮。
靈芝生兮慶雲見,
禽棲日落猶孤立。
不然快作燕市飲,
生時樂死皆由命。
楚鄉卑濕嘆殊方,
八十餘年住鏡巖。
黑須寄在白須生,
暫到蜀城應計日。
威福滿拳猶未快,
當年稱意須行樂。
4. 關於三山的詩句滿江紅
八十歸來,方巖下、幾竿修竹。柴門外,沙鋪軟路,水流清玉。栽接新來桃與李,安排舊日松和菊。過小橋、作個看山樓,千峰綠。
收筆硯,藏棋局。酒莫飲,經須讀。但平平放下,頓超凡俗。獨睡已無年少夢,閑吟不唱他家曲。算人生、萬事苦無多,相將足。
沁園春(敬次自真人韻)
湖海襟期,煙霞氣宇,天下星郎。有靈方時後,年年卻老,神鋒耳底,夜夜騰光。萬卷蟠胸,千鐘蘸甲,袞袞詞源三峽滂。功成處,見須彌日月,河嶽星霜。
興來引筆千行。看舉世何人是智囊。任縱橫萬變,難瞞道眼,優遊自樂,不識愁腸。鬧市業中,密林靜處,鼻觀常聞三界香。天書到,聽笙簫競奏,幢蓋班行。
5. 關於方巖的作文國慶節放假那幾天,我和媽媽去方巖遊玩。
在路上馬路邊上看到很多山。那裏的風景真美。
到了那裏,壹眼望去到處都是汽車,我想:“這裏壹定很有名,以所以才有這麽多的人來這裏來遊玩。”拿好東西就走去玩了。
我飛似的就跑了上去,把媽媽遠遠的甩在了後面。因為我太快了,所以媽媽叫住我說:‘鑫鑫,站住,等壹下。
’我就停下,坐在邊上等媽媽。媽媽上來了,我們就壹起上去了。
在路邊,有很多個賣零食和賣特產的攤。那邊有很多的廟和和尚。
我在那裏的攤上買了壹個彈弓名師點評:小作者給我們描述的是在國慶的假期和媽媽去方巖遊玩的經歷.小作者在方巖壹眼看到的是很多的汽車,就想到::“這裏壹定很有名,(以)所以才有這麽多的人來這裏來遊玩。”這壹處的心理描寫很有意思,讓小朋友的童心躍然紙上.不過,小作者在這篇作文中沒有重點的描寫,讓讀者對方巖的認識還不夠,沒有什麽深刻的印象.“在路上馬路邊上看到很多山。”
改成“壹路過去看到很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