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江魚的詩句 1.有關魚的詩句
張誌和《漁歌子》 賞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註釋]
1、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鷺:壹種水鳥。
3、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葉編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簡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壹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裏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詩人張誌和,唐朝金華人。在朝廷做過小官,後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漁父生活來表現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壹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誌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
水調歌頭·遊泳(1956年6月)
才飲長江水,
又食武昌魚。
萬裏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壹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壹九五七年壹月號。
註釋
〔遊泳〕壹九五六年六月,作者曾由武昌遊泳橫渡長江,到達漢口。
〔長沙水〕作者自註:“民謠: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所謂無沙水,地在長沙城東,有壹個有名的‘白沙井’。”
〔武昌魚〕據《三國誌·吳書·陸凱傳》記載:吳主孫皓要把都城從建業(故城在今南京市南)遷到武昌,老百姓不願意,有童謠說:“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這裏化用。武昌魚,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鯿(biān編)魚,稱團頭鯿或團頭魴
2.關於捉魚的詩句
《放魚》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捉魚淺水中,投置最深處。
當暑脫煎熬,翛然泳而去。
豈無良庖者,可使供七箸。
物我皆畏苦,舍之寧啖茹。
《歸釣吟》
年代: 宋 作者: 華嶽
我生本是絲綸客,嘗抱絲綸釣王國。
膠庠雖識姚有虞,載車未遇周西析。
抱琴歸去古江邊,江頭風月猶依然。
江風刮岸岸如削,江月照人人未眠。
沙平浪靜江天闊,換酒捉魚魚撥刺。
有時醉碗和月吞,有時醉棹和煙撥。
或唱歌,或吹笛,
欸乃宮商人不識。歌聲喚徹煙水寒,
笛聲清透雲霄碧。不張帆,
任渠去,去到雲山深處住。
雲山深處有畫圖,添個雲山畫圖侶。
不撥棹,任渠流,
流入玻瓈影裹頭。玻璃影裹迸珠玉,
千斛萬斛誰能收。倦時眠,
醉時舞,漁家自有神仙府。
睡時蝴蝶夢莊周,舞處鷗鳶奏韶武。
自舉歸釣吟,清江漠漠煙沈沈。
雲藏萬壑暗水尾,風吹孤月搖天心。
翠微父,翠微父,
和我行歌進南浦。畫橋流水抹晴煙,
殘照暮霞收宿雨。水連天,
天似水,壹蓑活計誰能比。
楓葉飄霜鱸膾香,楊花雪河魨美。
也不學,姜太公,
百年將至方非熊。會須年少遇真主,
恢我諸夏車書同。也不學,
嚴子陵,雲臺不為殊勛。
中興只作釣臺侶,胸啡中百萬和無兵。
我網不似漢,漢網何太疏,
也曾漏卻吞舟魚。何當周密如樞機,
直欲纖悉皆無遺。我鉤不似呂,
呂鉤何太直,除卻文王有誰識。
爭如猛曲壹彎腰,牽取星珠並月璧。
魚膠寒齒折蒿剔,蟹螯刺指和籠烹。
屠龍飪鼎口不美,斷鯨斫炙腸聊撐。
3.關於魚的詩詞
唐人戴叔倫《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李白《贈崔侍郎》“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唐朝張誌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宋代王安石的《魚兒》“繞岸車鳴水欲開,魚兒相逐尚相歡。無人挈入滄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寬?”
宋朝範成大《鱸魚》“細搗橙姜有膾魚,西風吹上四鰓鱸。雪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
清人徐鵠庭《漢口竹枝詞》“不須考究食單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湯圓宵夜好,鯿魚肥美菜苔香。”
李群玉-唐新荷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鄭愔-唐蓮曲
錦楫沙棠艦,羅帶石榴裙。綠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魚鳥爭唼喋,花葉相芬氳。不覺芳洲暮,菱歌處處聞。
4.描寫魚兒的詩句
唐人戴叔倫《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李白《贈崔侍郎》“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唐朝張誌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宋代王安石的《魚兒》“繞岸車鳴水欲開,魚兒相逐尚相歡。
無人挈入滄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寬?”宋朝範成大《鱸魚》“細搗橙姜有膾魚,西風吹上四鰓鱸。雪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
清人徐鵠庭《漢口竹枝詞》“不須考究食單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湯圓宵夜好,鯿魚肥美菜苔香。”
李群玉-唐新荷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鄭愔-唐蓮曲錦楫沙棠艦,羅帶石榴裙。綠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魚鳥爭唼喋,花葉相芬氳。不覺芳洲暮,菱歌處處聞。
?《漢樂府?飲馬長城窟》:“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詩經?大雅?靈臺》詩雲:“王在靈臺,於軔魚躍。”?《左傳》:“春,公將如棠觀魚者……陳魚而觀之。”
?《漢書?地理誌下》:“巴蜀廣漢,秦並以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木疏食果實 之饒。民食稻魚,亡兇年憂。”
;又“楚有江漢川澤山林之饒……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果瓜遍及贏蛤,食常充足。”?《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唐]柳宗元:“潭中魚可數百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動,倏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樂。”
?《漁翁》[唐]柳宗元:“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燭。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壹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酬張少府》[唐]王維:“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漁歌子》[唐]張誌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唐]張誌和:“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
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晚唐]許渾:“紅葉晚蕭蕭,長亭酒壹瓢。
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踏莎行》[宋]秦觀:“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漁父》陸遊:“鏡湖俯仰兩青天。
萬頃玻璃壹葉船。拈棹舞,擁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漁父》陸遊:“晴山滴翠水挼藍,聚散漁舟兩復三。橫埭北,斷橋南,側起船篷便作帆。”
?《浣溪沙》[北宋]蘇東坡:"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壹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行路難》[唐]李白:“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白日邊”?《江村》[唐]杜甫:“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劃紙作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江雪》柳宗元[唐]:“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村即事》[唐]司空曙:“罷釣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壹夜風吹去,只在黃花淺水邊。”?《鵲橋仙》[南宋]陸遊:“壹竿風月,壹蓑煙雨,家在水釣臺四。
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道情》[清]鄭板橋:“老漁翁壹釣竿,靠山崖,傍水灣,扁舟往來無牽絆。”
?《漁父》[唐]岑參:“扁舟滄浪叟,心與滄清。”。
5.關於魚的詩句
1、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2、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3、水仙欲上鯉魚去,壹夜芙蓉紅淚多。4、金麟豈是池中物,壹如風雲便化龍。
5、方池如鑒碧溶溶,錦鯉遊揚逐浪中。 竚看三春煙水暖,好觀壹躍化神龍。
6、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雎盱。7、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8、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9、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10、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11、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12、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13、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14、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15、別浦鯉魚何日到,錦書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 也應隨分瘦,忍淚覓殘紅。
16、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17、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18、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19、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0、冬夜傷離在五溪,青魚雪落膾橙薺。
6.跟漁有關的詩句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
出沒風波裏。
三九嚴寒水結冰,
罷釣歸來蓑笠翁。
雖無鯉魚換新酒,
卻喜窗前樽不空
偶向蘆花深處行,
溪光山色晚來晴.
漁家開戶相迎接,
稚子爭窺犬吠聲.
漁父
蘇軾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壹時分付.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漁父醉,蓑衣舞,醉裏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後不知何處.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壹笑人間今古.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壹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漁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壹隊春.壹壺酒,壹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
壹棹春風壹葉舟,壹綸繭縷壹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好事近 漁父詞
朱敦儒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裏水天壹色,看孤鴻明滅.
和答弟誌和漁父歌
張松齡
樂是風波釣是閑,
草堂松徑已勝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風浪起且須還.
漁父
納蘭性德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翦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鵲橋仙
陸遊
壹竿風月,壹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漁 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消日出不見人,唉乃壹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7.關於“魚”的古詩詞有哪些
關於“魚”的古詩詞: 1.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宋代:辛棄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
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
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2. 摸魚兒·東臯寓居 宋代:晁補之 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東臯嘉雨新痕漲,沙觜鷺來鷗聚。
堪愛處最好是、壹川夜月光流渚。無人獨舞。
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 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
儒冠曾把身誤。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試覷。滿青鏡、星星鬢影今如許。
功名浪語。便似得班超,封侯萬裏,歸計恐遲暮。
3. 臧僖伯諫觀魚 先秦:左丘明 春,公將如棠觀魚者。臧僖伯諫曰:“凡物不足以講大事,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
君將納民於軌物者也。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
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亟行,所以敗也。
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歸而飲至,以數軍實。
昭文章,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習威儀也。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則君不射,古之制也。
若夫山林川澤之實,器用之資,皂隸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將略地焉。”
遂往,陳魚而觀之。僖伯稱疾不從。
書曰:“公矢魚與棠。”非禮也,且言遠地也。
4. 南有嘉魚 先秦:佚名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
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
翩翩者鵻,烝然來思。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思。
5. 魚麗 先秦:佚名 魚麗於罶,鲿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魚麗於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
魚麗於罶,鰋鯉。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維其嘉矣!物其旨矣,維其偕矣!物其有矣,維其時矣! 6. 魚藻 先秦:佚名 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
魚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
魚在在藻,依於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7. 魚遊春水·秦樓東風裏 宋代:佚名 秦樓東風裏,燕子還來尋舊壘。餘寒猶峭,紅日薄侵羅綺。
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輕窣黃金蕊。鶯囀上林,魚遊春水。
幾曲闌幹遍倚,又是壹番新桃李。佳人應怪歸遲,梅妝淚洗。
鳳簫聲絕沈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雲山萬重,寸心千裏。
8. 摸魚兒·午日雨眺 清代:納蘭性德 漲痕添、半篙柔綠,蒲梢荇葉無數。臺榭空蒙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
紅橋路,正壹派、畫船蕭鼓中流住。嘔啞柔櫓,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轉,沖破翠錢雨。
蒹葭渚,不減瀟湘深處。霏霏漠漠如霧,滴成壹片鮫人淚,也似汨羅投賦。
愁難譜,只彩線、香菇脈脈成千古。傷心莫語,記那日旗亭,水嬉散盡,中酒阻風去。
9. 浣溪沙·照日深紅暖見魚 宋代:蘇軾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喜不須呼。歸家說與采桑姑。
10. 枯魚過河泣 唐代:李白 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誰使爾為魚,徒勞訴天帝。
作書報鯨鯢,勿恃風濤勢。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
萬乘慎出入,柏人以為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