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杏林醫者的詩句

關於杏林醫者的詩句

1.請問古詩中形容醫者的無私情懷的詩句

1、講誠信, 愛崗敬業,精益求精, 救死扶傷醫德高。

2、“杏林春暖”、“譽滿杏林”這類的話語贊美像董奉壹樣的具有高尚醫風的蒼生大醫。

3、“橘井泉香”典故的也與醫有關。典故說的是西漢時湖南有位叫蘇耽的道人,身懷絕技,對母親極為孝順,後得道升仙。在成仙前,蘇耽囑咐母親,明年將有瘟疫流行,到時可用庭中井水與橘葉治療。。“橘井泉香”壹詞與上述“杏林春暖”、“懸壺濟世”壹樣,在中醫學界膾炙人口,醫家常常以“橘井”壹詞或橘、杏並用來為醫書取名,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

好象沒有什麽現成的詩句,編兩句:

懸壺濟世,精益求精橘井泉香。

杏林春暖,救死扶傷醫德高尚。

嘿嘿,要是需要橫批的話,“妙手回春”如何?

2.關於醫生的詩句

人贊回春手----醫傳蓋世功

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藥銀針除病魔

辛勞采得山中藥----克奮醫活世上人

誰曰華佗無再世----我雲扁鵲又重生

有緣善寫紅十字----立德常學白求恩

銀針憑妙手----白衣秉丹心

采得三山藥----煉成九轉丸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時春

欲向市中求妙藥----須知海內有奇方

無影快刀除隱患----有方奇術解沈屙

神州自有能醫手----東亞何曾見病夫

熱情迎來蹣跚友----高興送歸健步人

四季歌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遠誌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找澤蘭。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壹回雨露壹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壹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辛棄疾 滿庭芳

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沈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壹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北宋 洪皓 集藥名次韻

獨活他鄉已九秋,腸肝續斷更剛留;

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治盡白頭。

3.關於醫療的詩句

醫者仁心

胡秉言

懷揣白衣天使的理想

責任勇於肩扛

心似蓮花開放

只為救死扶傷

醫德醫術高尚

病人痛苦心裝

開拓創新團結向上

吃苦吃虧奉獻擔當

認真兢兢業業守崗

凝聚團隊力量

傳承千年風尚

把世界壹流爭創

行醫人誠信擔當

敬業勤奮愛心裝

為了患者身體健康

醫者仁心時刻不忘

4.描寫醫生的古詩詞

描寫醫生的古詩詞推薦壹首劉禹錫的《病中壹二禪客見問,因以謝之》,如下:

病中壹二禪客見問,因以謝之

唐代 劉禹錫

勞動諸賢者,同來問病夫。

添爐烹雀舌,灑水凈龍須。

身是芭蕉喻,行須筇竹扶。

醫王有妙藥,能乞壹丸無。

釋義:

不好意思還有勞動各位賢者來看我這個病人,我已經用凈水把坐席打掃幹凈並且煮好了茶。現在的身體跟芭蕉似的無力,走路都離不開拐杖了。妳們的醫王有妙藥,能幫我向他祈求壹丸嗎?

擴展資料

唐代人品茶不是用開水沖泡,而是在茶罐裏烹煎煮,唐人用餅茶,也用散茶。劉禹錫待客當然是上等茶,烹成之後,狀如“雀舌”。

釋迦牟尼佛即是法王,又是“醫王”,善治壹切眾生煩惱病。這幾位方外“禪客”的到來,劉禹錫喜不自禁,他們都是“醫王”的弟子,對於作者這個“病夫”,自然能向他們乞討壹丸治病之藥。

百度百科——病中壹二禪客見問,因以謝之

5.贊揚醫生的詞語、詩句

贊揚醫生的詞語有:杏林春滿、華佗在世、扁鵲在世、妙手回春、妙手仁心、救死扶傷、懸壺濟世、杏林聖手、德醫雙馨、濟世良醫、大醫精誠等贊揚醫生的詩句有:《同濟辭》弄墨佳珠文苑秀,回春妙手杏林珍。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大醫精誠》勿避險希、晝夜、寒暑、饑渴、疲勞,壹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

《頌李時珍》敬仰李公故地遊,感懷莫不淚雙流。昔時救古焉人體,今日振興豈國喉。

物質文明皆可索,精神美德固然求。 低頭拾貝書千卷,移足抖身醫我頭。

題半仙《仁者無敵之神醫謝雲》仁義禮信聖人行,者乎焉哉儒家經。無仕杏壇稱國手,敵疾黃齏消百病。

神奇宏論龍廷驚,醫術超群世人敬。謝卻功名身外物,雲間詩酒劍俠影。

《神醫扁鵲》懸壺濟世醫蒼生,妙手回春解疾疼。沿用至今四療法,望聞問切好傳承。

《頌李時珍》敬仰李公故地遊,感懷莫不淚雙流. 昔時救古焉人體,今日振興豈國喉. 物質文明皆可索,精神美德固然求. 低頭拾貝書千卷,移足抖身醫我頭.杏林春暖" "杏林春暖",常被用來贊譽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生。 相傳三國時,名醫董奉隱居廬山。

他為人看病從不收診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種植杏樹。幾年以後,被治愈者無數,而杏樹也有了十余萬株,蔚然成林。

每當杏熟的時候,董奉便貼出告示,凡是到此買杏者,不收銀錢,得用稻谷來換杏。然後董奉又將收到的稻谷,悉數用於救濟窮苦百姓。

鄉民們敬佩董奉的人品和醫德,便寫了"杏林春暖"的條幅掛在他家門口。從這以後,"杏林春暖"壹詞逐漸流傳開來,沿用至今。

“懸壺濟世” 《後漢書·方術列傳》上記載著壹個奇異的傳說: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壹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壹賣藥的老翁,懸掛著壹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

賣了壹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鉆入了葫蘆之中。 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閑之輩。

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老翁知他來意,領他壹同鉆入葫蘆中。

他睜眼壹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後來,費長房隨老翁十余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壹根竹杖,騎上如飛。

返回故裏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余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這僅是壹則神話傳說,但卻為行醫者罩上壹層“神秘外衣”。後來,民間的郎中為了紀念這個傳奇式的醫師,就在藥鋪門口掛壹個藥葫蘆作為行醫的標誌。

如今,雖然中醫大夫“懸壺”已很少見到,但“懸壺”這壹說法保留了下來。

6.與杏林有關的詩句

1.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2. 杏子雨晴天氣寒,追尋桃李畏花殘。

3. 征途壹任如天遠,不過歸時杏子黃。

4. 壓架藤花重,團枝杏子稠。

5. 漢流尚帶桃花水,雲氣初披杏子山。

6. 漫言白社雕殘甚,掩掩榴花杏子肥。

7. 重來卻怪舊遊稀,綠滿郊原杏子肥。

8. 杏子裁衫薄,梅花點額圓。

9. 手拈青杏子,不忍打鴛鴦。

10. 壹春湖上看花枝,看到青青杏子肥。

11. 楊花輕墮檐外影,杏子重壓闌邊枝。

12. 竹粉吹香杏子丹,試新紗帽紵衣寬。

13.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14. 過了青梅杏子紅,擔頭和雨賣怱怱。

15. 梅子青青杏子紅,繞城荷葉已掀風。

16. 杏子帶須紅半抱,藥苗退甲綠新長。

17. 晴綻東墻杏子紅,露溥南內牡丹承。

18. 意行到南園,杏子半紅碧。

19. 鴉頭髻樣望如墜,杏子衫新紅欲然。

20. 葉底青青杏子垂,枝頭薄薄柳綿飛。

21. 昨日梨花白,今朝杏子青。

7.贊美醫生的古詩詞有哪些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壹方濟之,德逾於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譯文:人的生命非常重,無價可比擬,壹己之力救人,壹定要有道德。

2、古人醫在心,心正藥自真。今人醫在手,手濫藥不神。我願天地爐,多銜扁鵲身。遍行君臣藥,先從凍餒均。 ——《醫人》唐代:蘇拯

譯文:古人的醫術在於心,內心正直藥自然就真。現在人的醫術在於手,技術不好藥還沒有效果。我願意化身為天地爐,多壹些扁鵲這樣的醫生。四處尋找好的藥材,先從治好過分的寒冷與饑餓做起。

3、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先秦《黃帝內經》

譯文:不是學醫的料子不能教,不是真的知識不能傳授,這就是醫德。

4、九重天子寰中貴,五等諸侯門外尊。爭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屬乾坤。——《贈李德成(德成善醫)》唐代:呂巖(呂洞賓)

譯文:高坐在九重宮殿上的天子,和那些諸侯們,都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人了,但又怎比得上那個身穿布衣,能夠日日坦然喝酒,不求名利的平民呢?因為他已經放棄了人間的執著,得到了大自在,他的命和運,都不受這個人世間所限制了。

5、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 ——晉·楊泉《物理論》

譯文:凡是醫生,不是有仁德的人不可以托付,不是十分聰明不明白道理的,不能信任,不是十分廉潔淳樸的,不能夠相信。

6、藥物辨真偽,方書通古今。有時能起虢,壹劑直千金。——《吾鄉陳萬卿儒者能醫見宜春趙守盛稱其醫藥之》宋代:戴復古

譯文:辨別藥物的真假,專門記載方劑的書籍就可以知曉古今。有時候醫術高明,能起死回生,壹劑藥方值千金。

7、不可過取重索,但當聽其所酬。如病家赤貧,壹毫不取,尤見其仁且廉也。 ——明·李梃《醫學入門》

譯文:去救人不能夠過多的索取報酬,人家有多少給多少,如果病人家裏貧寒額不收取報酬,這是有仁愛的醫者。

8.推薦幾首關於“醫德”的古詩詞

1、人有奇疾弗能名,郁如病草無勾萌。——元代楊維楨《醫師行,贈袁煉師》

釋義:人得了壹種不知道叫什麽名字的怪病,郁郁寡歡如果生病的小草般沒有朝氣。

2、人命至重,有貴千金,壹方濟之,德逾於此。——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釋義:人的生命非常重,無價可比擬,壹己之力救人,壹定要有道德。

3、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蒙。——唐代劉禹錫《贈眼醫婆羅門僧》

釋義:師傅有金篦的醫術,怎麽會知道兩眼發蒙看不清的情形。

4、欲救人而學醫則可,欲謀利而學醫則不可。——清·費伯雄《醫方論》

釋義:想要救人,學醫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為了謀取利益而選擇學醫,那就不必學了。

5、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黃帝內經》

釋義:優秀的醫生可以救治整個國家,壹般的醫生可以救治人,而庸醫卻只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