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雨寄北》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定情詩》
年代: 魏晉 作者: 繁欽
我出東門遊,邂逅承清塵。
思君即幽房,侍寢執衣巾。
時無桑中契,迫此路側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悅我顏。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何以道殷勤?約指壹雙銀。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
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
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何以結愁悲?白絹雙中衣。
與我期何所?乃期東山隅。
日旰兮不來,谷風吹我襦。
遠望無所見,涕泣起踟躕。
與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陽。
日中兮不來,飄風吹我裳。
逍遙莫誰睹,望君愁我腸。
與我期何所?乃期西山側。
日夕兮不來,躑躅長嘆息。
遠望涼風至,俯仰正衣服。
與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來,淒風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愛身以何為,惜我華色時。
中情既款款,然後克密期。
褰衣躡茂草,謂君不我欺。
廁此醜陋質,徙倚無所之。
自傷失所欲,淚下如連絲。
3.《浪淘沙》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借問江潮與海水,
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
相思始覺海非深。
4.《蔔算子·我住長江頭》
年代: 宋 作者: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5.《秦女卷衣》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顧無紫宮寵,敢拂黃金床。
水至亦不去,熊來尚可當。微身奉日月,飄若螢之光。
願君采葑菲,無以下體妨。
2.有君字的愛情詩句1、與君長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軍絕。
2、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3、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4、只願君心似我心,不負相思意。
5、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6、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7、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8、君恨我生早,我恨君生晚.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9、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亦知。
10、夜夜常留半被,待君魂夢歸來。
11、君當如磐石, 妾當為蒲草。
12、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何許最關人?
13、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3.有君字的愛情詩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陶淵明《飲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雎》君生我未生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蔔算子·我住長江頭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上邪!我欲與君相知②,長命③無絕衰.山無陵④,江水為竭,冬雷震震⑤,夏雨雪⑥ ,天地合⑦ ,乃敢⑧與君絕。
4.誰能提供些帶“君”字的愛情古詩詞宋代李之儀的 這就四個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白,將進酒。又兩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千古流傳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還有紅豆,也是王維的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白居易的。——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最後,這裏有位達人的回答很全。可以去看看。就不貼了。
5.帶君字的愛情短句,不是詩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 做壹個幸福的人
餵馬, 劈柴, 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 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壹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 和每壹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壹個人
給每壹條河每壹座山取壹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為妳祝福
願妳有壹個燦爛的前程
願妳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妳在塵世獲得幸福
而我只願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6.帶君的四字愛情詩詞壹***六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此詩為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創作或當時流行的裏巷歌謠。1974-1978年間出土於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見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下冊,《全唐詩續拾》卷五十六,無名氏五言詩,第1642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