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武的詩句 1.習武的詩句有哪些
1、《結客少年場行》
唐代:李白
少年學劍術,淩轢白猿公。
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吳鴻。
由來萬夫勇,挾此生雄風。
托交從劇孟,買醉入新豐。
笑盡壹杯酒,殺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
譯文 :荊軻在少年時劍術非凡,出劍之快可以砍殺山中靈敏的白猿,劍術之精足以射殺天上的鴻雁。荊軻生來就有萬夫難當之勇,佩上劍更是添了幾許英雄氣概。
結交的人有劇孟這樣的人物,壹同在新豐喝酒,不醉不罷休。荊軻的勇猛,在市井中殺人,可見其膽大,從容飲酒,可見其淡定,是很有定力的人。而且認為害怕易水寒冷是羞恥的,有氣貫長虹之勢。
2、《滿江紅·寫懷》
宋代:嶽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氣得頭發豎起,以至於將帽子頂起,登高倚欄桿,壹場瀟瀟細雨剛剛停歇。擡頭望眼四望遼闊壹片,仰天長聲嘯嘆,壹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壹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裏,經過多少風雲人生。
不要虛度年華,花白了少年黑發,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誌,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我要從頭再來,收復舊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闕。
3、《古從軍行》
唐代: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雲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譯文:白天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臺,黃昏時牽馬飲水靠近交河邊。昏暗的風沙傳來陣陣刁鬥聲,如同漢代公主琵琶充滿幽怨。曠野雲霧茫茫萬裏不見城郭,雨雪紛紛籠罩著無邊的沙漠。
鳴的胡雁夜夜從空中飛過,胡人士兵個個眼淚雙雙滴落。聽說玉門關已被擋住了歸路,戰士只有追隨將軍拼命奔波。年年戰死的屍骨埋葬於荒野,換來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漢家。
4、《俠客行》
唐代: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壹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譯文:趙國的俠客帽上隨便點綴著胡纓,吳鉤寶劍如霜雪壹樣明亮。銀鞍與白馬相互輝映,飛奔起來如颯颯流星。十步之內,穩殺壹人,千裏關隘,不可留行。完事以後,拂衣而去,不露壹點聲,深藏身名。有時空閑,步過信陵郡,來點酒飲,脫劍橫在膝前。
與朱亥壹起大塊吃肉,與侯嬴壹道大碗喝酒。三杯下肚,壹諾千金,義氣重於五嶽。酒後眼花耳熱,意氣勃勃勁生,氣吞虹霓。朱亥揮金槌殺大將竊兵符救趙,使邯鄲軍民大為震驚。
朱亥與侯嬴真千秋萬古二壯士,聲名煊赫大梁城。身為俠客縱死俠骨也留香,不愧為壹世英豪。誰能學揚雄那個儒生,終身在書閣上,頭發白了,還在書寫《太玄經》。
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代: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譯文:醉夢裏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當年的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隊演奏北疆歌曲。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馬壹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壹樣,震耳離弦。(我)壹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可憐已成了白發人!
2.那個習武的詩句
這些詩句是習武者的座右銘:
1、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
2、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3、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6、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7、寶劍鋒從磨礪起,梅花香自苦寒來。
8、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9、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10、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11、國破山河落照紅,聞雞起舞練神功。
12、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1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4、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15、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
16、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
17、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壹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18、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壹日曝十日寒。
19、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3.贊美習武的詩句
臥似壹張弓站似壹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 走路壹陣風,南拳和北腿少林武當功,太極八卦連環掌 中華有神功,棍掃壹大片 槍挑壹條線,身輕好似雲中燕 豪氣沖雲天,外練筋骨皮 內練壹口氣,剛柔並濟不低頭我們心中有天地,臥似壹張弓 站似壹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 走路壹陣風,南拳和北腿少林武當功,太極八卦連環掌 中華有神功。
遊俠篇 張華
翩翩四公子。濁世稱賢名。龍虎相交爭。七國並抗衡。食客三千余。門下多豪英。遊說朝夕至。辯士自縱橫。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太子還入荊。美哉遊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於是。好古師老彭。
壯士篇 張華
天地相震蕩。回薄不知窮。人物稟常格。有始必有終。年時俛仰過。功名宜速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乘我大宛馬。撫我繁弱弓。長劍橫九野。高冠拂玄穹。慷慨成素霓。嘯咤起清風。震響駭八荒。奮威曜用戎。濯鱗滄海畔。馳騁大漠中。獨步聖明世。四海稱英雄。
4.贊美武術的詩句
1、《破陣子 》——南宋 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解釋:半夜裏仗著酒勁挑燈觀摩自己的寶劍,心思已飛到了當年吹角連營的時候。
把牛肉分給部下享用美餐,讓樂器奏起雄壯的軍樂鼓舞士氣。
2、《白馬篇》——唐代 李白
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
解釋:妳酒後風采飛揚,三杯下肚,笑弄寶刀。
妳殺人如剪草,與劇孟壹同四海遨遊。
3、《結客少年場行》——唐代 李白
少年學劍術,淩轢白猿公。
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吳鴻。
由來萬夫勇,挾此生雄風。
托交從劇孟,買醉入新豐。
笑盡壹杯酒,殺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
解釋:荊軻在少年時劍術非凡,出劍之快可以砍殺山中靈敏的白猿,劍術之精足以射殺天上的鴻雁。
荊軻生來就有萬夫難當之勇,佩上劍更是添了幾許英雄氣概。
結交的人有劇孟這樣的人物,壹同在新豐喝酒,不醉不罷休。
荊軻的勇猛,在市井中殺人,可見其膽大,從容飲酒,可見其淡定,是很有定力的人。
而且認為害怕易水寒冷是羞恥的,有氣貫長虹之勢。
擴展資料
武術來源作用
個人自保
原始社會:強弱爭鬥,壹方動戈,繼而出現武。武,止戈為武,消停戰事而來。
武術,消停戰事的技術。中國武術、中國傳統武術,通過武化流傳,以“制止侵襲”為技術導向、引領修習者進入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傳統教化方式。是人類物質文明的導向和保障。
安國強民課程
國家、社群: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楚莊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壹。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訪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莊王之前。
楚國壹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楚莊王始、使楚國強大,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巨大作用,稱霸中原,威名遠揚。
關於武功
武功,在個人,是制止侵害,維護自身安全和權、益的功力;在國家,是戢兵保大而定功。
5.關於練武的詩句
白馬篇(白馬飾zhidao金羈) 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專忽如歸。
以下是對武術的描寫,傳統武俠小說裏都反復引用: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另,“昔有佳人公孫氏,壹舞劍器動四方”是描寫的劍舞, 不是武屬術。俠客行是寫的“俠客”,武術方面沒怎麽描寫。
6.與武術有關的詩句誰知道
南拳北腿,東槍西棍
劍為百兵之秀
以靜待動,後發制人
槍為百兵之王,又為白兵之賊
棍為百兵之首
打人千萬,不如壹紮
刀為白兵之帥
月棍,年刀,壹輩子槍,寶劍隨身藏
槍怕搖頭棍怕點
槍如遊龍,棍似旋風
百日袖箭千日鏢
不能因辭害其意,不能因名忌其拳
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看口
鞭舞壹堵墻,拳打壹片星
武術講八法,拳腳要踢打
劍走青,刀走黑
錘槊之勇不可敵
內外合壹,形神兼備
劍是君子佩,刀是俠盜使:
古人制藝,必立壹意
內練壹口氣,外練筋骨皮
花拳銹腿,好看無用
把勢,把勢,全憑架式.沒有架式,不算把勢
手似流星眼似電,身似遊龍腿似箭
架子天天盤,功夫日日增
遍訪師和友,所求是真傳
內練精氣神,外練手眼身
內六合,外六合,內外相合益處多
練勁不練力,勁力打拙力
拳講三術,技,醫,藝術
打拳不遛腿,必是冒失鬼
練武不活腰,終究藝不高
擡腿輕,落地松,踢起腿來壹陣風
練拳無樁步,房屋無立柱
練功先練樁,大鼎增力量
未學功夫,先學跌打
拳打千遍,身法自現
讀書要講,種地要耪,練拳要想
打拳不練功,到老壹場空
不怕千招會,就怕壹招精
練拳千招,壹熟為先.練勢多年,壹快為主
打拳容易走步難
步不活則拳亂,步不快則拳慢
動則法,靜則型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
先看壹步走,後看壹出手
打法各家各不同,靜如處女瞥如鴻
穩如泰山,靜如處女
壹步練錯百步歪
行禮文靜如處女,開拳壹動如脫兔.閃展敏捷若雄鷹,進擊迅猛象老虎
行家壹落眼,便知深和淺.行家壹出手,便知有沒有
心亂則意亂,意亂則拳亂
力如千斤壓頂,勁似利箭穿革
運動在身,用意在心
形美感目,意美感心
壹力降十會,壹力壓十技
打拳要長,發勁要短
意發神傳,心動形隨
死力不足貴,活勁最為高
頭頂青天,腳抓地;懷抱嬰兒,手托腮
根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
壹巧破千斤.四兩撥千斤
前手齊眉三尖對,鼻尖手尖與足尖
練武先求腿力
動如濤,靜如嶽,起如猿,落如鵲,立如雞,站如松,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重如鐵,緩如鷹,快如風
手是兩扇門,全憑腿踢人
有拳無腿難取勝,有腿無拳難占先
身心壹動腳手隨,手腳齊到方為全
手去腿不動,打人不能勝.腳踢手不出,打人必負輸
拳打三分不易,腳踢七分不難
七分看腳,三分看手
拳技以眼為尊,眼為心之苗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彈腿四只手,神鬼見了都發愁
眸子練得明,打人占上風
料敵在心,察機在目
7.李白有關於文武雙全的詩句哪些
1、“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
2、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俠客行》)
3、“十五觀奇書,作賦淩相如(《贈張相鎬》)。
4、“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與韓荊州書》)
5、“十步殺壹人,千裏不留行。”(《俠客行》)
《俠客行》原文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壹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8.關於太極的詩句
太極詩歌:
1. 撐開壹片天,劃出壹道雲。欲求陰陽理,入我太極門。
2. 學武先做人,忠厚為根本。中華太極門,正氣滿乾坤。
3. 多少辛苦夜,學練內家拳。不為浮名累,但為太極玄。
4. 太極歷史久,代代相承傳。海外多迷醉,國人應自憐。
5. 太極治百病,活絡筋骨通。防身能自衛,螺旋妙無窮。
6. 初學架端正,再求氣韻生。習文兼習武,功到自然成。
7. 虎為百獸王,百米四五秒。入園無憂患,羊來四處逃。
8. 圈養壽命短,山野生命長。勸君多運動,太極宜健康。
9. 摔碎中藥罐,練拳成宗師。病弱先通絡,何須問名醫!
10.莫怨讀書少,書少亦能拳。生活盡法理,人憶楊露禪。
11.春雨含溫潤,秋風呈幹裂。吐絲何其緩,閃電何其疾!
12.學拳莫急功,三年壹小成。大多四五月,學者杳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