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雁門關的詩句 1. 描寫雁門關的詩句有哪些
1,將軍出紫塞,冒頓在烏貪。
笳喧雁門北,陣翼龍城南。雕弓夜宛轉,鐵騎曉參驔。
應須駐白日,為待戰方酣。——出自唐代:盧照鄰《戰城南》白話文釋義:將軍騎馬出了紫塞長城,去與駐紮在烏貪的冒頓作戰。
兩軍在雁門關的北面發起了戰爭,我軍與敵軍在城南布下了陣勢。戰爭壹夜未停,戰士們的雕弓發出的鳴聲抑揚動聽,鐵騎的奔跑聲到次日天亮還未斷絕。
戰士們晚上浴血奮戰,白天本應駐地休息,但他們並未停下來,只等作戰勝利再好好地睡上壹覺。2,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出自唐代:李賀《雁門太守行》白話文釋義: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雲翻卷,想要摧倒城墻;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壹片金光閃爍。秋色裏,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士鮮血凝成暗紫。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沈。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3,苦竹嶺頭秋月輝,苦竹南枝鷓鴣飛。嫁得燕山胡雁婿,欲銜我向雁門歸。
——出自唐代:李白《山鷓鴣詞》白話文釋義:苦竹嶺頭秋月皎潔,滿地青輝,苦竹朝南枝頭搖曳,鷓鴣飛翔。壹只小鷓鴣嫁給了北京的大雁,那大雁正準備銜著鷓鴣飛向雁門關的老家。
4,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將代馬獵秋田。
——出自唐代:崔顥《雁門胡人歌》白話文釋義:雁門郡東接古代燕國,郡內高山峻嶺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邊境附近。妳看,壹個胡人解開獵鷹腳上的繩索,讓它飛出去追捕鳥雀,自己則騎著當地產的駿馬馳騁在遼闊的秋原上,四處遊獵。
5,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遙見胡地獵,韝馬宿嚴霜。
——出自唐代:王昌齡《塞下曲·秋風夜渡河》白話文釋義:秋風在夜晚暗暗吹過邊塞的河流,吹過雁門的桑田,邊地壹片蕭瑟。遠遠地能夠看見胡地有人在打獵,雖說還不是秋天,邊塞卻已經十分寒冷,戰士們只能在嚴霜中風餐露宿。
2. 有關雁門關的詩詞句
1,《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清代 屈大均記燒燭、雁門高處。
積雪封城,凍雲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
譯文:還記得,當初妳我於冬日在雁門關中夜宿。那時候,大雪飛舞,厚厚的積雪將全城都給封住,天上是厚厚的陰雲,讓人辨不清方面,使人迷路。
在火爐中添上滿滿的煤炭,妳我穿著貂皮大衣圍著火爐在深夜裏談話。2,《古離別》南北朝 江淹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
黃雲蔽千裏,遊子何時還。譯文:心愛的人要到雁門關外很遠的地方去了,我們只有無奈地道別。
天上的黃雲遮蔽了千裏,地上的塵埃與黃雲相接,天空也暗了下來,到遠方去的遊子什麽時候才能回來啊。3,《從軍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雁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譯文: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壹片黯淡。
邊塞古城,雁門雄關,遠隔千裏,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誌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4,《涼州詞二首》唐代 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遊的萬仞高山之中,壹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裏,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壹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5,《雁門太守行》 唐代 李賀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譯文: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沈。
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3. 關於雁門關的詩句
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裏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壹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壹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送薛承矩秩滿北遊(劉長卿)匹馬向何處,北遊殊未還。
寒雲帶飛雪,日暮雁門關。壹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
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古風其六(李白)代馬不思越。
越禽不戀燕。情性有所習。
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
今戍龍庭前。驚沙亂海日。
飛雪迷胡天。蟣虱生虎鹖。
心魂逐旌旃。苦戰功不賞。
忠誠難可宣。誰憐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李白)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雲。
離居盈寒暑,對此長思君。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夢魂雖飛來,會面不可得。疇昔在嵩陽,同衾臥羲皇。
綠蘿笑簪紱,丹壑賤巖廊。晚途各分析,乘興任所適。
仆在雁門關,君為峨眉客。心懸萬裏外,影滯兩鄉隔。
長劍復歸來,相逢洛陽陌。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煩。
迷津覺路失,托勢隨風翻。以茲謝朝列,長嘯歸故園。
故園恣閑逸,求古散縹帙。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畢。
人生信多故,世事豈惟壹。念此憂如焚,悵然若有失。
聞君臥石門,宿昔契彌敦。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
高風起遐曠,幽人跡復存。松風清瑤瑟,溪月湛芳樽。
安居偶佳賞,丹心期此論。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屈大均)記燒燭、雁門高處。
積雪封城,凍雲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
苦寒如許,難和爾、淒涼句。壹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
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並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雲中道上作(施肩吾)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昔時聞有雲中郡,今日無雲空見沙。
雁門關野望(許棠)高關閑獨望,望久轉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盡春。
河遙分斷野,樹亂起飛塵。時見東來騎,心知近別秦。
阮郎歸 獨木橋體(元好問)別郎容易見郎難。千山復萬山。
楊花簾幕晚風間。愁眉淡淡山。
光祿塞,雁門關。望夫元有山。
當時只合鎖雕鞍。山頭不放山。
4. 關於雁門關的詩句
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裏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壹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壹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送薛承矩秩滿北遊(劉長卿)
匹馬向何處,北遊殊未還。寒雲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壹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
古風其六(李白)
代馬不思越。
越禽不戀燕。
情性有所習。
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
今戍龍庭前。
驚沙亂海日。
飛雪迷胡天。
蟣虱生虎鹖。
心魂逐旌旃。
苦戰功不賞。
忠誠難可宣。
誰憐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
聞丹丘子於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李白)
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雲。離居盈寒暑,對此長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夢魂雖飛來,會面不可得。
疇昔在嵩陽,同衾臥羲皇。綠蘿笑簪紱,丹壑賤巖廊。
晚途各分析,乘興任所適。仆在雁門關,君為峨眉客。
心懸萬裏外,影滯兩鄉隔。長劍復歸來,相逢洛陽陌。
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煩。迷津覺路失,托勢隨風翻。
以茲謝朝列,長嘯歸故園。故園恣閑逸,求古散縹帙。
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畢。人生信多故,世事豈惟壹。
念此憂如焚,悵然若有失。聞君臥石門,宿昔契彌敦。
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高風起遐曠,幽人跡復存。
松風清瑤瑟,溪月湛芳樽。安居偶佳賞,丹心期此論。
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屈大均)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雲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淒涼句。壹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並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雲中道上作(施肩吾)
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昔時聞有雲中郡,今日無雲空見沙。
雁門關野望(許棠)
高關閑獨望,望久轉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盡春。
河遙分斷野,樹亂起飛塵。時見東來騎,心知近別秦。
阮郎歸 獨木橋體(元好問)
別郎容易見郎難。千山復萬山。楊花簾幕晚風間。愁眉淡淡山。光祿塞,雁門關。望夫元有山。當時只合鎖雕鞍。山頭不放山。
5. 描寫雁門關的詩句有哪些
1、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雲蔽千裏,遊子何時還。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不惜蕙草晚,所悲道裏寒。君在天壹涯,妾身長別離。願壹見顏色,不異瓊樹枝。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古離別》南北朝:江淹
2、高關閑獨望,望久轉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盡春。 河遙分斷野,樹亂起飛塵。時見東來騎,心知近別秦。——《雁門關野望》唐代:許棠
3、代馬不思越。越禽不戀燕。情性有所習。土風固其然。昔別雁門關。今戍龍庭前。驚沙亂海日。飛雪迷胡天。蟣虱生虎蟣。心魂逐旌旃。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古風五十九首》唐代:李白
4、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昔時聞有雲中郡,今日無雲空見沙。——《雲中道上作》唐代:施肩吾
5、匹馬向何處,北遊殊未還。寒雲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壹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送薛承矩秩滿北遊》唐代:劉長卿
6. 描寫雁門關的詩句
謁楊無敵祠[宋]蘇轍行祠寂寞寄關門,野草猶知避血痕。
壹敗可憐非戰罪,大剛嗟獨畏人言。馳驅本為中原用,常享能令異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隱,誅彤聊足慰忠魂。[註釋]蘇轍(1039-1112)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歷官秘書省校書郎、禦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
後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永州、嶽州、許州。自號潁濱遺老。
文學上很有成就,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為文以策論見長。
工詩,亦能詞,著有《欒城集》等百卷。死後謚文定。
李牧祠[宋]司馬光椎牛晌壯士,拔距養奇才。敵帳方驚避,秦金已暗來。
旌旗移幕府,荊剌蔓叢臺。部曲依稀在,猶能話郭開。
[註釋] 司馬光(1019-1086),字公實,號迂叟。原籍山西夏縣。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溫國公,謚文正。他主持編纂了《資治通鑒》。
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讓、剛正不阿。從小有“司馬光砸缸救人”的美傳,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