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 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唐·韓愈《送劉師服》
2. 夏 谷雪猶在,陰巖晝不分。——唐·王貞白《廬山》
3. 夏 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唐·韋應物《夏花明》
4. 夏 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殘水入天河。——唐·王建《新晴》
5. 夏 衫短袖交斜紅,艷歌笑鬥新芙蓉,戲魚往聽蓮葉東。——唐·鮑溶《采蓮曲二首》
6. 夏 窗七葉連陰暗——唐·羅隱《句》
7. 夏 滿尋醫還出寺,晴來曬疏暫開門。——唐·周賀《贈神遘上人》
8.仲 夏 苦夜短,開軒納微涼。——唐·杜甫《夏夜嘆》
9.首 夏 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10.孟 夏 草木長,繞屋樹扶疏。——魏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其壹》
11.長 夏 村墟風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宋·張耒《夏日三首·其壹》
12.長 夏 山村詩興幽,趁淡多在碧泉頭。——明·唐寅《題畫廿四首其壹》
13.春 夏 壹番交篆早,綿衣脫了著單衣。——宋·俞桂《口占》
14.沅溪 夏 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唐·王昌齡《龍標野宴》
15.味苦 夏 蟲避,叢卑春鳥疑。——唐·杜甫《苦竹》
16.可惜 夏 天明月夜,土山前面障南風。——唐·張祜《平陰夏日作》
17.雕戈 夏 服箭,羽騎綠沈弓。——唐·李世民《出獵》
18.詔旂分 夏 物,專土錫唐弓。——唐·賀知章《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
19.壹朝春 夏 改,隔夜鳥花遷。——唐·李世民《初夏》
20.農夫方 夏 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21.殘雲收 夏 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22.余聞古 夏 後,象物知神奸。——唐·韓愈《謝自然詩》
23.竹生大 夏 溪,蒼蒼富奇質。——唐·王績《古意六首》
24.江鄉初 夏 暑猶輕,霽日園林有晚鶯。——宋·陸遊《初夏》
25.四月維 夏 ,六月徂暑。——《詩經·小雅·四月》
26.江南孟 夏 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唐·賈弇《孟夏》
27.桃膠迎 夏 香琥珀,自課越傭能種瓜。——唐·李賀《南園十三首》
28.端午臨中 夏 ,時清日復長。——唐·李隆基《端午》
29.綠樹陰濃 夏 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唐·高駢《山亭夏日》
30.別院深深 夏 篥清,石榴開遍透簾明。——宋·蘇舜欽《夏意》
31.雨餘清晚 夏 ,***坐北巖幽。——唐·杜審言《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五首》
32.簾卷薰風 夏 日長——元·善住《浣溪沙夏日》
33.樓下清溪 夏 亦寒,溪頭個個白鷗閑。——元·倪瓚《與伯雨登溪山勝概樓》
34.好山逢過 夏 ,無事住經秋。——《匡山寓居棲公》 唐·齊己
35.龜食庚庚 夏 啟光,龍顏日角映扶桑。——明·王寵《辛巳書事(四首)》
36.薄田今亦 夏 秋稔,竇窖飽滿雞豬肥。——宋·黃庶《送楊侍讀自長安之蜀》
37.浪遊春復 夏 ,秋更滯陪京。——明·吳上瓚《秋寒》
38.年年到朱 夏 ,葉葉是清風。——宋·陳亞《惜竹》
39.獨占芳菲當 夏 景,不將顏色托春風。——唐·白居易《紫薇花》
40.萬物洪纖俱 夏 長,九天寬大遍春生。——宋·徐元傑《宿部觀銓法苦蚊》
41.窗竹未抽今 夏 筍,庭梅曾試當年花。——唐·方幹《山中》
42.冬有靈湯溢, 夏 無炎暑侵。——唐·李中《廬山》
43.人生幾何春已 夏 ,不放香醪如蜜甜。——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44.屢欲相從奏鹹 夏 ,怕驚俚耳又休休。——宋·方蒙仲《兼山會食》
45.我來此遊息, 夏 景方赫曦。——唐·皮日休《太湖詩·銷夏灣》
46.先生句法從江 夏, 今代詞人孰比肩。——宋·趙蕃《次韻李袁州絕句七首其壹》
47.碧落豈容留綺 夏 ,紫微端要著卿雲。——宋·張镃《喜楊誠齋赴召》
48.壯陽當用事,大 夏 蒸炎歊。——宋·歐陽修《大熱二首其壹》
49.涼風遍廣坐,長 夏 失重熇。——宋·周必大《又次韻醵飲》
50.坐使青燈曉,還傷 夏 衣薄。——唐·韋應物《寺居獨夜,寄崔主簿》
51.芳菲歇去何須恨, 夏 木陰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52.此時慈惠洽,***樂 夏 渠豐。——宋·宋祁《代賦後苑賞花釣魚》
53.凜凜涼風升,始覺 夏 衾單。——魏晉·潘安《悼亡詩三首》
54.水積春塘晚,陰交 夏 木繁——唐·白居易《池上早夏》
55.深居俯夾城,春去 夏 猶清。——唐·李商隱的《晚晴》
56.力盡不知熱,但惜 夏 日長。——唐·白居易《觀刈麥》
57.深居俯夾城,春去 夏 猶清。——唐·李商隱《晚晴》
58.有藤婁絡之,春華 夏 陰敷。——唐·韓愈《示兒》
59.人皆苦炎熱,我愛 夏 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60.隴雲晴半雨,邊草 夏 先秋。——唐·賀知章《送人之軍》
61.芳菲歇去何須恨, 夏 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62.懷君晴川上,佇立 夏 雲滋。——唐·賈至《寓言二首》
63.五月符天數,五音調 夏 鈞。——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64.霧噴千巖濕,雷傾九 夏 寒。——唐·孫魴《廬山瀑布》
65.殘僧門徑靜於夜,新 夏 林塘暖自涼。——宋·陳著《四月八日攜子侄到上乘偶成》
66.隨山高下野人家,春 夏 林深不斷花。——明·王寵《白雀返棹李王二子送余過虞山下作四絕句》
67.麗景燭春余,清陰澄 夏 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68.處所多霜雪,胡風春 夏 起。——漢·蔡文姬《悲憤詩》
69.清江壹曲抱村流,長 夏 江村事事幽。——唐·杜甫《江村》
70.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 夏 木囀黃鸝。——唐·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71.命義俯仰間,誰復論冬 夏 。——《和張無垢胡淡庵二先生清江亭記》宋·劉黻
72.自度無能處世間,經冬經 夏 掩柴關。——宋·邵雍《和和承制見贈》
73.連雨不知春去,壹晴方覺 夏 深。——宋·範成大《喜晴》
74.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 夏 寒。——唐·王維《田園樂七首 其四》
75.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 夏 令新。——宋·陸遊《初夏絕句》
76.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 夏 多寒。——方幹《題報恩寺上方》
77.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 夏 夜霜。——唐·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
78.赤精符讖誠非妄,枉殺無辜 夏 賀良。——唐·周曇《前漢門·夏賀良》
79.開門滿院空秋色,新向廬峰過 夏 歸。——唐·杜牧《大夢上人自廬峰回》
80.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 有涼風冬有雪。(釋紹曇《頌古五十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