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詩句,而且語義不通,意思重復,只是現在壹些企業的動員口號。枕戈待旦字面意思是餵飽馬,磨快兵器,準備作戰。枕戈待旦是枕著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時間警惕敵人,準備作戰。全句大意是做好準備,時刻警惕,準備作戰,隨時殺敵。
秣馬厲兵
拼音:[mò mǎ lì bīng]
解釋:厲,磨的意思,("厲",古同"礪")。兵,兵器;秣:餵養;餵飽馬匹,磨快兵器。指準備作戰或比賽。也作"厲兵秣馬"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枕戈待旦
拼音:[zhěn gē dài dàn]
解釋:枕著武器躺著,等待天亮。形容殺敵心切,毫不松懈,時刻準備迎戰。
出處:《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誌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有關於“寒窗苦讀的詩句”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出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寓意沒有經過痛苦的千錘百煉,美好的幸福,美好的品質不會輕易地來到,所以說,在痛苦中磨練自己,生命之火花才會閃爍。
2,讀書不覺春已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出自出自唐代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意思是專心讀書,不知不覺中春天又快過完了,時間寶貴就像金子壹樣,應該珍惜。
3,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出自杜荀鶴的《題弟侄書堂》。意思是少年時的辛苦勤勉將終身受用,然而要學有所成還必須要有時間的保證。
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出自詩人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意思是讀書只有讀透書,博覽群書,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有如神助壹般。
擴展資料
中國的讀書人自古就有勤學苦讀的傳統。晉代的時候,車胤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光芒堅持不懈地苦讀,最終成為飽學之士,入朝為官。
同是晉朝的孫康借著冬天大雪映出的光亮如饑似渴讀書,最後他也入朝為官,成為壹個學富五車的壹代名士。但如果我們去探討這些文人學子苦讀的原因,很容易讓人想起《論語》中的壹句話“學而優則仕”。
“學而優則仕”是《論語》中子夏的名言,其實它前面還有壹句:“仕而優則學。”朱熹解釋說:“優,有余力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從政者如果尚有余力,就應該不斷地學習、充實和提高自己;讀書人如果有余暇時間,應該去做官,檢驗平時所學。子夏在這裏提出了政府官員要終身學習的主張,強調學習和時間要結合。
但實際上,在科舉制度形成以前,讀書做官的影響並不大。隨著科舉取士的到來,讀書做官的觀念才開始壹步步深入人心。
科舉時代,讀書、及第、做官成為廣大讀書人的追求,這個時候的啟蒙教育也都強調“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金榜題名、功名利祿的誘惑來規勸學童讀書。
百度百科-寒窗苦讀
3.關於良人的詩句1、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
天地合 , 乃敢與君絕!(漢樂府)
2、願得壹心人,白頭不相離。 (卓文君)
3、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
4、得成比目何辭死 ,願作鴛鴦不羨仙。 (盧照鄰)
5、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李白)
6、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李白)
7、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
8、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
9、往事已成空,還如壹夢中。 (李煜 )
10、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李煜)
4.有哪些關於“戰友情”的詩句1.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代: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3.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4.從軍行·其二
唐代: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5.從軍行
唐代: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5.關於引路人的詩句1. 風雨之中引路人,壹指定天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2.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 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3. 北虜壞亭障,聞屯千裏師。 —— 唐·杜牧《雪中書懷》
4. 天子號仁聖,任賢如事師。 —— 唐·杜牧《雪中書懷》
5. 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 —— 明·劉基《題太公釣渭圖》
6.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 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7.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唐·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8. 虛空無處所,仿佛似琉璃。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唐·劉商《酬問師》
9.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何處遙相見,心無壹事時。——唐·白居易《遠師》
10. 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匯集四方英雄,師出有名,天下任我縱橫。——佚名《天凈沙六首·管仲圖》
11. 德高鴻儒博學, 望重英雄豪傑。 天時地利人和, 用筆如魔,令人拍案叫絕。——佚名《天凈沙六首·老師匡煥學》
12.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3. 教子教女,辛勤半輩。滿頭白發,甘乳壹生。——佚名《師蠶》
14.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15.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雲, 日月星辰,相伴壹生追尋。——佚名《天凈沙六首·回瀾閣》
6.關於友朋的詩句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壹個也難求。——曹雪芹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鮑溶
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三國誌。蜀書。劉巴傳》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周易》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選。爭報恩》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張九齡
壹貴壹賤交情見。——駱賓王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周易》
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曹植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馮夢龍
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雁門集》
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 ——馮夢龍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易·系辭上》
嬰其嗚矣,求其友聲 。——《詩經·小雅》
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
刎頸之交。——《漢書.諸葛豐傳》
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