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埠繞綠水
新城擁五山
江闊融入海
日紅踏浪來
詩中的“舊埠”和“新城”說的是空間上的地理概念,而我以為跨越的是從舊到新的時間。南通有五千多年歷史,有青墩遺址為證,最近還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南通建城於公元 958年,有千年歷史,近代因為有張謇而壹度輝煌。不管是古人,還是近人,都依濠河築城建屋。進入當代,城區向四周拓展,南郊的五山也隸屬現代化的新區。因而正如季先生詩雲的,舊埠擴建成新城,“繞綠水”成了既往的歷史,而“擁五山”成了當今的現實。“壹山壹水”的五山和濠河又正是南通兩個最為出名的自然人文景點。兩句詩通過兩個動詞:壹個“繞”字、壹個“擁”字,經歷了時空,扼要、精辟地述說了南通的滄桑巨變。句短字少,然而頗具氣勢和底蘊。
濤濤江水在這裏匯流入海,“江闊融入海”,是南通江海交會的獨特地理位置的寫照。長江流淌到南通,其江面最寬,建設中的蘇通大橋將是世界上最長的斜拉橋。江海會通,也鑄造了南通人特有的融合的精神氣質。最後壹句“日紅踏浪來”,也正是這種精神氣質的時代寫照。王安石詩:“日出江花紅似火”,描繪了江面日出、朝霞滿天的盛景奇觀。南通在江蘇最東,每天,太陽的光芒江海兒女都是最早領略。日出而作、勤勉發奮的南通人民伴隨紅日初升,騰江越海,舞動在浪花飛濺的時代征程。
詩表心,詩言誌,詩寄情。季先生的這四句詩,是對南通時代旋律由衷的贊頌,是對家鄉日新月異變化滿腔熱情的抒懷,既有現實主義的深情描摩,又有浪漫主義的激越暢想。四句堪稱短詩,但意蘊深長,實乃壹首言簡意駭內涵豐滿的家鄉贊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