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遠近:通常是兩聯壹句描寫近景,壹句描寫遠景。
2、動靜:壹句描寫動景,壹句描寫靜景,常與對比手法相結合,其名為動靜結合或以動襯靜等等。比如陸遊的《幽居初夏》“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3、聲色:也是襯托的壹種,可以說是以聲襯靜,即詩中有對聲音的描寫,比如《長安晚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壹聲人倚樓”。有時候和動靜可以結合起來看。
4、視角: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多種角度描寫景色。比如2011山東卷語文詩歌鑒賞儲光羲的《詠山泉》中“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是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描寫山泉的。
擴展資料:
寫景的古詩:
1、李清照(宋代) - 《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譯句: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壹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2、白居易(唐代) - 《錢塘湖春行》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譯句: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觀賞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3、辛棄疾(宋代) -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譯句: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
4、納蘭性德(清代) - 《長相思·山壹程》
山壹程,水壹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譯句: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麽沒有這麽煩亂的聲音呢?
5、李白(唐代) -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譯句: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