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2. 描寫聲音的詩句古詩中描寫音樂的三大名篇,堪稱經典,讀書的時曾做過將三者進行比較的作業。所以壹下子就想起了,樓主慢慢看,如果要鑒賞的話,自己去找。
李憑箜篌引
李 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練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眼倚佳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聽穎師彈琴
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
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
失勢壹落千丈強。
蹉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壹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琵琶行(節選)
白居易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嗚。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
3. 描寫歌聲動聽的詩句或文言文形容歌聲動聽的詞語至高評價就是繞梁三日。詞語的由來本就是篇文言文。
其次詩句的話第壹的當屬白居易的琵琶行,
附上兩篇由來
繞梁三日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壹裏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壹裏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沈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壹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少年爭纏頭,壹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求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紅妝淚闌幹。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歲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城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壹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4. 需要壹些描寫琴聲很美妙的好句,最好裏面有詩句.越多越好~白居易《琵琶行》、李賀《李憑箜篌引》和韓愈《聽穎師彈琴》是寫音樂的三篇詩歌傑作,分別描寫了琵琶箜篌和古琴三種樂器,前兩種樓上的已經說了,補充幾句寫古琴的:韓愈《聽穎師彈琴》: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壹落千丈強.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壹旁.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王維《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林深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劉長卿《彈琴》: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西廂記 聽琴》:天凈沙莫不是步搖得寶髻玲瓏?莫不是裙拖得環佩玎咚?莫不是鐵馬兒檐前驟風?莫不是金鉤雙控吉丁當敲響簾櫳?調笑令莫不是梵王宮夜撞鐘?莫不是疏瀟瀟曲檻中?莫不是牙尺剪刀聲相送?莫不是漏聲長滴響壺銅?潛身再聽在墻角東,原來是近西廂理連結絲桐.禿廝兒其聲壯,似鐵騎刀槍冗冗;其聲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聲高,似風清月朗鶴唳空;其聲低,似聽兒女語,小窗中,喁喁.。
5. 描寫歌聲動聽的詩句或文言文《老殘遊記》裏有壹篇,好像叫《絕唱》,描寫了壹位歌藝非同壹般的白妞:正在熱鬧哄哄的時節,只見那後臺裏,又出來了壹位姑娘,年紀約十八九歲,裝束與前壹個毫無分別,瓜子臉兒,白凈面皮,相貌不過中人以上之姿,只覺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著頭出來,立在半桌後面,把梨花簡了當了幾聲,煞是奇怪:只是兩片頑鐵,到她手裏,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將鼓捶子輕輕的點了兩下,方擡起頭來,向臺下壹盼。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裏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左右壹顧壹看,連那坐在遠遠墻角子裏的人,都覺得王小玉看見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就這壹眼,滿園子裏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壹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裏,像熨鬥熨過,無壹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壹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壹個尖兒,像壹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她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囀之後,又高壹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幹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做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做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壹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壹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裏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從此以後,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分鐘之久,仿佛有壹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壹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壹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壹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她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壹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壹聲,人弦俱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停了壹會,鬧聲稍定,只聽那臺下正座上,有壹個少年人,不到三十歲光景,是湖南口音,說道:“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空中設想,余音怎樣會得繞梁呢?又怎會三日不絕呢?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之妙。每次聽他說書之後,總有好幾天耳朵裏無非都是他的書,無論做什麽事,總不入神,反覺得‘三日不絕’,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還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徹些!”旁邊人都說道:“夢湘先生論得透辟極了!‘於我心有戚戚焉’!”
6. 描寫琴聲音的詩句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
嶽飛《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裏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李端《聽箏》
鳴箏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蕭綱《彈箏》
彈箏北窗下,夜響清音愁。
張高弦易斷,心傷曲不道。
蘇軾《甘露寺彈箏》
多景樓上彈神曲,欲斷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玉。
喚取吾家雙鳳槽,遣作三峽孤猿號。
與君合奏芳春調,啄木飛來霜樹杪。
7. 形容歌聲的詩句1、歌聲在繼續。副歌部分感情陡然上揚,大肆渲染,孫楠具有穿透力的嗓音如泣如訴。血濃於水,情重如山,中華民族的血脈真情,在地震廢墟上徐徐流淌——
2、那歌聲從河對岸飄來,像壹陣清風掠過我的心房;那歌聲從鄉村飄來,在城市的夜空蕩漾,顯得格外的不同凡響;那歌聲從記憶中飄來,在我的生命中回放,點綴我的生活,點燃我的希望。
3、那樂聲,有壹種金屬般的質感, 將鏗鏘相擊的刀劍之聲連成壹片奇異的音樂雪原。那是力量之美,是強者之音,那是兒女情長,也是英雄豪邁。那樂聲與聽者的心靈撞擊,發生了強烈的***鳴與互動,如同壹道翩躚於雪原中 的飛蝶,追隨著醉人的音樂翩翩起舞,融入了同壹幅雪景之中……
4、女兵的聲音中有壹種銀鈴般的清脆,同時又似乎蘊含著壹種“沙、沙”的傷感。便如同那木管樂隊中的短笛與薩克斯交替演奏壹般,始終與五十來號人的聲音若即若離,並與四周的月光,以及官兵們當時的心境達成了壹種完美的和諧。同時,又如甘露般隨著月光傾灑在剛種上的菜葉菜莖上,給壹壟壟的剛被賦予生命的小菜地平添了三分生氣。這些還不夠,用心聆聽,我似乎還聽到了歌聲中隱隱流露出壹種矛盾,有激勵、傷感、眷戀、遺憾,以及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