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歷可數的意思是壹個個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1、拼音:lì lì kě shǔ。
2、釋義:歷歷:清楚,分明的樣子;壹個個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形容眼前所見到的眾多事物非常真切分明。
3、出處:《舊五代史·明宗紀十》:“濮州進重修河堤圖,沿河地名,歷歷可數。”
4、近義詞:屈指可數、壹清二楚。
5、反義詞:漆黑壹團、昏天黑地。
6、示例:清·蒲松齡《聊齋誌異·仙人島》:“則用細草制為樓閣,大如櫞,小如橘,約二十余座,每座梁棟榱題,歷歷可數。”
7、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歷歷可數造句:
1、有史以來,把現實生活中所見的事物抽象化的趨向在各種文化藝術中歷歷可數。
2、天上什麽時候被雲層遮蓋住了,只剩下歷歷可數的幾顆星星,倍顯清冷孤單。
3、百花閣大堂,墻壁上畫滿了壹百種花樣,看得汪小凡眼花繚亂,他平時也對花類涉及很少,能夠認出來的花種也是歷歷可數。
4、低頭看手掌,不但十指清晰可見,紋路宛然,甚至就連毛孔上的汗毛也都能壹根壹根歷歷可數。
5、元駒沈沈地睡著,這樣的距離,柔和地垂在臉上的睫毛歷歷可數,緩慢的呼吸聲也清晰可聞,甚至皮膚能感受到他呼氣時空氣的拂動。